吴东升
摘 要: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教育行业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从整体上提升社会人才的能力水平。人才教育不仅限于传统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校学习阶段,参加工作之后的职工人员也有能力提升的需求,这就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教育同时也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发展教育的延伸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提升我国人才水平,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多元化 语文教学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60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教育水平不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工作。因此,制定相应的教改计划,更新成教办学理念,明确成教学生的培养方向,以便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目前教师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从多元化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特征、教育中的语文教学问题以及语文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一、多元化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特征
与传统教育不同的,多元化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为参加工作、步入社会的成年人,通过再学习与教育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满足企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拓宽自己的職业发展道路,实现更好的生活。由于多元化的教育的对象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因此在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方面都需要一套独特的指导体系。与传统教育相比,多元化教育的对象呈现出大龄化的特征,因此其教学应该更偏向于实践能力教学,满足其工作提升的具体需求。大多数参与学习的对象都已经参加工作,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其加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他们更加看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这也是多元化教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其次,由于学习者趋向于大龄化,因此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日常化的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此外,一些学生的社会经验更加丰富,能够给教师更多专业教学方面的建议,弥补教师的不足,进而构建真正的师生互动关系与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当前多元化教育中的语文教学问题
从当前我国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积极性不足的问题,由于多元化教育中不存在升学压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弱,学习动力不足,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再加上学生的年龄差比较大,因此课堂上的集体合作学习氛围不足,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节奏。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兴趣调整教学策略与方针,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构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满足学习者的要求。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多元化教育内容更偏向于实践性与专业性,这也是学习者对教育的需求,但如此就会忽视了语文学科建设的意义,导致多元化教育学校的语文课程安排较少,语文教师专业能力较弱,相关教学设施与资源匮乏,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的忽视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最终影响整个多元化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多元化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我国当前的多元化语文教育以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主,并不重视学生语文素养与文化修养的提升,直接丢弃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与生动性,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再加上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教学对象的大龄化特征,语文教学中仍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这样就会起到反作用,导致学生出现排斥的心理,制约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发展。学习者通常具有强烈的学习目的性,其希望能够得到快速提升的效果,并且能够将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快速应用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达到一定的提升效果。但是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更加偏向于理论性,并且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直接看到相关影响,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耐心,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三、多元化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策略
1.强化职业语文教学
通过上文分析能够了解,多元化教育的对象更重视实用性与专业性,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职业语文教学,重视学生阅读、写作、表达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过程中体现出与学生职业以及专业适配的原则,向其所需的职业能力所倾斜,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职业语文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处理日常事务、参与交际应酬的能力,协助学生在事业上取得进步。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口语表达以及交际能力的偏差情况,组织学生在课前开展演讲活动,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应该加强应用文训练,提升学生的文字书写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应用文能够被应用于工作事务处理、关系沟通与联系、商务业务洽谈等环节中,该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工作素养。教师应该适当拓展应用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帮助其提升工作能力。
2.创建语文合作课堂
由于学习者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基础较好,经过教师稍微点拨就能够融会贯通,领会核心思想,达到教学预设的目标,但是有的学生却在学习中遭遇巨大的困境,反复讲解之后依旧不能够掌握知识内容。对此,如果只靠教师自身是很难平衡课堂教学情况落实分层教学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优秀学生这样的资源,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创建高效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双方的进步发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统筹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与地点,采取创新性的评价模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实现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语文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去,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锻炼语文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3.开展语文启发教学
针对学生大龄化且学习热情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该引起重视,深入了解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延伸提问的难度与广度,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善于引导,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优化自己提问的方式,创新提问语言,采取引人深思的语言形式进行提问,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多元化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由于其目的性较强,学生的专业要求较高,导致学校不够重视语文教学内容,学生也缺乏学习积累的耐心,这样就影响语文教学的发展。对此,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意识到语文教学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化职业语文教学、创建语文合作课堂以及开展语文启发教学等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艳《试析高职语文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2015年。
[2] 刘春雨《浅析成教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
[3] 朱锦昌《高校语文教学方法浅析》,《亚太教育》2011年。
[4] 黄保安《浅析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中国教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