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上迎来了新的挑战,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同学们学习的主要科目,所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本人论述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有效性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提升 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32
语文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在小学时期需要打好基础,培养好学习习惯,锻炼好学习思路,这样才能在接下來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做好知识储备工作。基于当下的语文教学情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改进。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的道理我们都懂,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上的关键性作用。语文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总体上是稍显枯燥的,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会降低。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里面人物较多,并且每个人物的个性都非常鲜明,为了让我们班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我就挑选了几位同学分别饰演赵王、蔺相如、廉颇以及秦王。几位同学上台表演的过程中,我会播放应景的背景音乐,来煽动课堂气氛。台下的同学们一下子就被他们的表演吸引住了,同学们用心地欣赏着讲台上的一举一动,在音乐的渲染下,仿佛大家都置身于战国年代。把创设情境与教学相结合,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同学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课堂体验
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丰富了教学手段,一改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上全方位地调动同学们的感官系统,使得他们的课堂体验更加丰满。
例如,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有些同学平时对天体、星宿等宇宙物质并不感兴趣,那么脑海里就没有基本的概念,纯粹用教材文字来进行教学难以让同学们理解。我从网上找了宇宙相关的资料以及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同学们看。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学得怎么样,归根究底还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反馈于生活。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我每个月会组织同学们开展一次课外写作的实践活动。我会带领同学们走在校园里,告诉他们:“语文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细节,我们平时要懂得留心生活中的片段,用我们的文字把它捕捉并且记录下来。现在,你们可以好好地看看我们的校园,在脑海里记下观察到的事或者物。”同学们观察地都非常仔细认真,观察过程也充满乐趣。课后,从呈上来的作业来看,实践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语文这门学科是同学们需要重点学习的科目,学好语文对同学们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以及习性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且要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来完善语文教学。同时,我们语文教师在工作之余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教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英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初探》,《学周刊》2021年第17期。
[2] 岳小倩《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学周刊》202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