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出版环境下有声读物的培育价值研究

2021-08-30 02:25夏晓晨
出版广角 2021年9期
关键词:演播读物优质

【关  键  词】融合出版;有声读物;培育价值

【作者单位】夏晓晨,中国传媒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与影响机制研究” (AEA6005)。

【中国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9.009

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升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接受事物的方式。在多元化的阅读环境中,文字阅读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有声市场的培育前景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和经济效益为有声读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声读物的培育价值及培育方向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一、有声读物的培育前景

目前,纸质书的发展进入缓进期,而有声阅读的用户规模正不断扩大。2020年,根据艾媒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82.1亿元,声音经济的悄然崛起给有声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融合出版的全产业链发展趋势中,多家出版机构逐渐深入有声读物的创作过程,包括内容选择、二次加工、公众平台策划与运营、终端开发及宣传等环节。当前,有声阅读不只是纸质阅读的有声化,而是内容生产的新的底层支撑[1]。

有声市场的扩大给数字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接力出版社在原有的纸质图书的基础上推出了500余种有声书,用户覆盖白领、大学生、少年儿童等群体;中国出版集团整合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丰富资源,仅在喜马拉雅推出的有声书就超过了300种[2]。以有声作品《平凡的世界》为例,这部由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从1986年出版至今,总销售量达2000万册,名列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发行量之首。但值得关注的是,由杨晨、张震演播的《平凡的世界》在2019年9月一经播出,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播放量高达2.1亿次,是纸质版图书发行量的10倍。通过分析听众留言发现,有些听众虽然曾经阅读过这部作品,但通过收听有声书后,进一步丰富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而没阅读过这部作品的听众也会产生阅读纸版图书的想法。此外,有研究表明,听书能够对儿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听力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3];而对于青少年群体价值观体系的搭建也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有声读物所带来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甚至经济价值都是显著的。同时,有声书的大量出版符合我国“十四五”规划中融合出版的发展趋势,并将在智能化、精品化、全民化、规模化、标准化五个方面实现关键突破和实质性飞跃[4]。

虽然精耕细作的有声读物需要投入一定的制作成本、时间成本以及演播者的培育成本,但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开始愿意为优质产品付费。优质的有声读物能够唤起读者阅读经典书籍的兴趣,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更新读者的知识地图,拓宽读者的认知边界,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此情形下,有声读物市场亟须出品更多优质的有声作品,满足读者的收听需求。

二、有声读物的培育价值

优秀的文本作品、创作者、演播者、制作团队等是成就优质有声作品的必要因素,一部优质的有声读物是示范性、思想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集成体,对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培育读者价值观、树立业内有声作品典范以及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核心价值:示范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优质有声读物的核心价值是作品示范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就示范性而言,一方面体现在良性产业链发展的示范性上。自“2020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启动以来,有声读物产业迎来付费潮,促使出版业进一步细分,融合出版快速提升,有声读物广泛傳播的趋势与影响力极大地提高了各出版机构的参与热情,优质的内容资源备受业内人士的重视,成为更多优质有声读物创作的根基,这一闭环式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有声读物的“标杆效应”。另一方面体现在优质作品本身的示范性上。中国有声阅读行业示范性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成效主要取决于文字制作与音频制作的相互促进。上游的文字制作与中游的PGC、UGC、PUGC生产团队是优质有声读物诞生的核心源头。其中,PGC团队拥有精良的音频制作设备和专业的演播人员,其创作的有声产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在选题上更青睐于经典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爱国旋律等题材,但制作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UGC团队的制作设备、录制环境和演播人员的专业程度大多低于专业性的音频制作机构,但其优势在于内容的题材广泛,制作周期快。当前,更多的音频制作团队兼具PGC和UGC的优势属性而衍生为“PUGC”团队,题材多样、内容多元,在制作方式和呈现形式上有诸多创新之举,体现了融合出版中有声读物出版的较高水准,更大限度地发挥了其示范性效果。

就思想性而言,2020年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了加大阅读内容引领、加强优质内容供给、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等内容,在此期间制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声作品《中华人文精神读物》,兼具科学性和知识性的有声作品《节气家书》,融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有声作品《当爱因斯坦遇到达芬·奇》等,充分体现了有声读物示范价值的思想性。以青少年儿童收听群为例,少儿出版应高扬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把打造优质出版物的流程精细化[5]。可见,思想性是砌高青少年儿童数字出版门槛的基石,少儿有声读物的目标是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识,科学的题材划定、严谨的制作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导向要求创作者在创作有声读物前要将思想的融通性精准地渗透到读者的生活学习中。有声产业中的思想性是有声读物培育价值中的核心体现,内容与思想的融通正是融合出版实现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初衷。

2.前瞻价值: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有声读物培育的前瞻价值是建立在核心价值基础上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升级,声音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有声读物产业的异军突起重塑了数字出版的生态和业态,更为用户群体带来了便捷的阅读体验,降低了认知成本,拓宽了知识流动路径。有声读物社会认知度的大幅度增长也促进了智能技术的开发,提升了技术研究的热度,拔得融合出版头筹。《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改善数字出版内容的服务方式,提升公众数字阅读消费的满意度。技术革新赋能阅读体验,以拥有先进的智能语音和AI核心技术的科大讯飞公司为例,其声音复刻功能的优势尤其体现在青少年儿童的家长群体中,通过复刻声音家长可以实现“声音陪伴”,通过声音复刻陪伴孩子。未来,语音交互系统、智能声音复刻等更多的科技赋能不仅使人们享受到融合出版的技术红利,数字化高科技的有声阅读平台也将成为有声读物实现前瞻价值的重要环节。

就艺术性而言,有声读物的领航出版是前瞻性与智慧性的集成,是艺术性与高格调的呈现。因此,有声读物培育价值的重点集中在其制作团队和出版团队的艺术审美评判能力上,表现为团队核心人物在资源整合和分发过程中对声音美学的理解力以及对艺术的表现力。要想具有较高的创作作品的审美意识和鉴别能力,需要格外强调艺术的全局意识,创作出的作品要符合大众审美。以文学类有声读物为例,文学语言的生成是“意”的酝酿、“象”的构思、“言”的书写的过程,有声语言的生成是“情、气、声”的创作过程。因此,在有声读物制作过程中要将文字语言与有声语言的艺术性融合在一起,将艺术语言的逻辑性与语音艺术、造型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统一。艺术源于生活,源于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具有较高的培育价值。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论趣味的标准》中提到:“训练审美感极端有利,我们在评论任何重要作品之前应该永不例外地把它一读再读,仔细地、全神贯注地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观察。”[6]从作品总体概念的初步形成到作品整体实质的深刻把握,思维程序的整个轨迹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在更高的层次上向作品整体回归[7],这既标志着艺术批评思维程序的完成,也标志着有声作品的艺术价值获得传播的可能性。因此,在对有声读物多角度的思考和多層面的审美分析过程中,应以达到对艺术作品的统一理解为目的。

三、有声读物的培育方向

在鱼龙混杂的有声市场中,一些演播者及智能AI对原版书籍的理解力、表现力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听众的判断,拉低了原版作品的文学价值及美学价值,这也是有声市场作品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相关单位应进一步维持好有声市场的秩序,打造具有听众认可度、市场辨识度的有声书品牌,加大对有声阅读平台及演播者的培育力度,抓住有声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汇聚优势资源,实现人才标准化、有声书品牌化、智能交互阅读平台一体化,营造良好的有声读物的文化氛围

1.有声书品牌化

信息产业高速迭代,用户需求量的激增与行业内的竞争导致部分劣质有声作品出现。只有树立优质的有声书品牌,直面数字出版新业态,强化和巩固核心有声产品的优势价值,牢牢把握上层内容资源,解决优质内容匮乏等问题,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优质有声书的品牌化,要以满足不同读者类型的阅读需求为基础,提升融合出版理念[8]。因此,建立在有声作品品牌化基础上的有声书价值的转化,将为数字有声作品带来更多资源,使有声读物走近读者的生活、传播人文价值,获得市场收益。

2.数字人才培育标准化

当前,有声市场的头部效应日益突出。这意味着有声市场中有声读物的“赛道”变得狭窄而崎岖,腰部和尾部产品将面临入不敷出的处境。当前,头部效应需要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演播者,AI智能语音尚处于难以实现头部作品的大包大揽时期,专业的演播人员是优质有声读物的根基。此外,大量经典儿童作品或虚构类作品需要在录制、后期等创作形式上创新,专业的数字人才培育是录制团队深入创新的保障,培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因此,有声读物制作团队应依托高校、专业机构建立专业培育体系,成立专业行业协会,搭建演播者大数据平台,实现网络信息公开化,树立相关行业标准,给演播从业人员颁发从业资格证书,对有声书作品进行专业认证,培育具有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创作出高质量的有声读物,进一步带动有声阅读产业的发展。在积累数字出版业演播经验的同时培养数字化创新人才,实现技术突破、创作突破、业务突破,抓住融合出版的主动权,提升数字出版的行业价值。

3.智能交互阅读平台一体化

在智能交互阅读平台一体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声市场要全面推进全民阅读的多媒体、多平台融合;另一方面,要解决用户场景化阅读需求复杂的问题。智能交互阅读平台一体化既可加快推进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升级,又可推动出版业态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进而实现以计算科学、人机交互和混合现实为支撑的智能交互有声阅读,并逐步嵌入用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智能交互有声阅读平台解决了当前多APP、多分散路径寻求优质有声作品的烦琐操作,一站式解决了优质资源的整合分发。交互阅读新生态的建立以深度学习和情感识别为基础,集中解决了用户对优质作品难寻、听书场景单一等问题。融合出版趋势下,智能语音赋能数字化出版业,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与此同时,较强的移动性、交互性、伴随性、拟人性、服务性以及沉浸式发展方向,将更好地建设与整合现存有声资源类别,实现多系统、多平台的互通互联,并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进一步覆盖所有类别需求的人群,并与纸质书、影视剧等领域形成互补效应,从而有效提高有声读物的产业价值。

未来,读者与听众的偏好将进一步融合,有声读物将实现数字化转型,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全民数字化阅读体验。此外,重组全联时代知识传播的新样态和新秩序,实现多元化场景的智能交互式一体平台建设。人才、内容与技术的三轮价值驱动将共同走向有声读物新浪潮的培育方向。在有声读物培育价值的探寻过程中,除了追求技术性和艺术性,有声读物的培育价值不能忽视进步史观和循环史观,要将历史价值、民族价值、时代价值作为培育价值体系中始终不变的追求,在融合出版环境下实现有声读物培育的价值含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声读物对各阶层、各年龄群体的精神文化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莹,郭巧敏. 智能交互有声阅读价值内涵、内容体系及优化路径探析[J]. 中国编辑,2021(2):40-44.

[2] 冯白. 有声书产业的发展困境和破局[J]. 出版广角,2020(24):40-42.

[3] 陈博雅. 听书对小学生阅读推广效果的影响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4] 秦艳华,王元欣. “十三五”时期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发展成就及未来趋势[J]. 出版广角,2021(1):24-27.

[5] 赵强. 少儿出版,把节奏慢下来如何?[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6-18.

[6] 大卫·休谟. 论趣味的标准,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五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 赵宪章,王汶成. 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 童之磊. 打造精品有声书 传播中国好榜样故事[N]. 国际出版周报,2020-12-28.

猜你喜欢
演播读物优质
声入人心
——剖析有声小说演播技巧
探析小说演播如何更好地“化为人物”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浅谈小说演播中的角色塑造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