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春花,陈月洁,林诗敏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近年来,高效率和快节奏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基本标签,为了释放压力和放松身心,旅游成为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茶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观光价值、养生价值和体验价值,迎合了当代大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成为茶文化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从文化学角度看,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的茶文化现象,是现代农业、传统文化和旅游业相交叉结合的新型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的本质意义在于追寻、享受和消费茶文化。[1]韶关地处广东北大门,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土壤肥沃,山高雾漫,昼夜温差大及漫射紫外光强,有利于茶树生长。乐昌、仁化和曲江等地早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就有茶叶种植。韶关市旅游资源丰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众多,为其茶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文化旅游开发对于延长茶产业链、促进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韶关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旅游将成为韶关市旅游产业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关于我国茶文化的研究逐渐兴盛,20 世纪90 年代真正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茶文化研究。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自唐代陆羽著《茶经》之后,关于我国茶学的研究逐渐兴起,据万国鼎先生在《茶书总目提要》中记载,从唐代至清末,我国历史上刊印过的茶书共有98 种。建国以来,各类茶文化书籍、论文不断涌现,茶文化逐渐发展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茶文化概念作为学科研究基础被热烈讨论。如刘勤晋提出,以茶为主题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为广义茶文化。人们在生产和使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思想观念的文化形态总称为狭义的茶文化。[1]
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学者们对此方面的研究时间不长,目前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主要是讨论茶文化旅游的定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开发茶文化旅游的意义和作用等。徐铁成认为,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行深入开发与综合利用,使游客得到茶叶物质与茶文化精神双重享受的文化旅行。[2]冯卫英认为,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种类多样、分布不均、人文历史资源众多、内涵丰富、吸引力大、开发程度不一等特点。[3]周霞提出,发展茶文化旅游,为旅行者带来与茶有关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对实现茶业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积极作用。[4]综合国内学者的意见,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为基础,挖掘茶文化旅游资源,并依托旅游目的地其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是集乡村旅游、观光旅游、节庆旅游、养生旅游等多种类型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形式。
茶文化旅游实践研究多为地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茶文化旅游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及解决方法、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夏明通过分析温州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其存在游客认知度低、扶持力度弱、文化元素不足、开发品味不到位、季节影响较大等问题,并从政府、企业、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提出其发展策略。[5]陈伟珍提出,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有文化创意发展模式、文化主题模式、故事主题模式、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以及现代商务度假与养生康体模式,并提出构建潮汕功夫茶文化公园模式。[6]朱海燕等提出,安化黑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要以文化景点为基本,开发观光游览为主的初级旅游产品。结合民俗风情,开发以体验为主的动态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具有传承作用的艺术旅游产品。[7]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以旅游资源为客体,旅游设施为物质基础,具有茶文化承载力的旅游活动或旅游商品。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常在地区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中被简单提及,但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
1.韶州茶及茶园。韶关古称韶州,是岭南茶的发源地,其中仁化、乐昌、曲江等地区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明清以来,韶州就是重要的茶叶产区,且品质优良,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曲江曹溪茶都曾被列入朝廷贡品,远销海内外。韶关境内多处高山上均发现有百年以上野生古茶树,其中曲江区的原始古茶树群规模最大,在罗坑、樟市、沙溪等镇的高山中,至少生长有数千株三百年树龄以上的野生古茶树,不少树龄高达千年。罗坑古树红茶也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茶叶中含有不定量的苯甲醛,使得冲泡出来的茶具有罕见的木甜杏仁香。沿溪山白毛尖、仁化白毛茶和曲江罗坑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韶关产茶区分布广泛,全市除武江区和浈江区外,其余八个县区均有茶叶种植和加工,以乐昌沿溪山茶园、曲江雪花岩观光茶园、仁化丹霞天雄、新丰大丰观光休闲农场、始兴车八岭生态茶园、乳源瑶山王茶仙谷等规模较大。韶关茶园大多旅游开发条件较好,或充满地域风情,或毗邻知名景区,或建在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生态风景区。
2.曲江柴烧茶具。柴烧陶艺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的陶瓷烧制方法,借助木柴为燃料,将陶瓷烧制成型。[8]与现代气窑和电窑相比,传统柴窑烧制技艺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韶关曲江区白土镇因盛产陶土而闻名,其下乡村许氏家族自南宋末由江西迁居至此开基,至今一直延续着柴窑烧制陶瓷的传统工艺。柴窑多用于制作茶具,柴烧茶具是韶关茶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载体。烧窑是柴烧创作中最艰辛也最具魅力的过程,在烧制过程中,陶艺师需要连续两天两夜投柴,而空气进流量、投入木柴的干湿度及数量、投柴的技巧、天气状况等都影响着成品的风貌,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落灰及火痕效果,因而每一件柴烧作品都是举世无双的。同时,柴烧茶具有其他烧制工艺作品不可比拟的温润、质朴、古拙的自然美感。2018 年10 月,曲江柴烧陶艺入选韶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1 韶关茶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表
3.古道茶亭。韶关地处五岭山脉南部,自古以来就是连通岭南和中原的水陆交通枢纽。穿行于粤北山水间的古道,历经持续的商贸往来、迁徙移民和文化交流,成为粤北文化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9]其中,西京古道、乌迳古道、梅关古道等历史悠久,南来北往的盐商、粮商、茶商等络绎不绝,沿途驿站、商铺林立,茶坊酒肆鳞次栉比,古道茶亭风格各异,有民居式的、有牌坊式的。南雄珠玑、仁化城口、乐昌老坪石等古镇无不因茶而兴,所遗存的客家茶文化、乳源瑶族茶文化、禅茶文化遗迹都值得深入挖掘。
1.饮茶习俗。韶关有70%是客家人,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茶。[10]韶关客家人的饮茶方法大体有三种,分别是客家擂茶、大壶茶和小杯功夫茶,其中擂茶是最传统、最具特色的饮茶方法,也是最能体现客家人热情好客的饮茶形式。韶关客家擂茶类型以擂茶粥最为盛行,常见于乐昌、乳源、曲江等地,是当地人待客会友、逢年过节、婚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俗。
2.节庆活动。节庆活动是展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是区域旅游的魅力所在。随着韶关旅游节庆活动的精彩纷呈,韶关各产茶地区也开始举办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助推地方全域旅游发展。
3.西石岩寺。西石岩寺是中国七十二福地之一,坐落于乐昌市麒麟山脚下。西石岩洞窟文化始于南朝,洞内留下了各朝文人墨客的摩崖题壁,其中唐代茶圣陆羽所题的“枢室”石刻最为珍贵,据说是全国罕有的陆羽遗迹。据记载,公元789 年,陆羽因饮得品位极佳的白毛茶而专程到乐昌来考察,兴之所至在西石岩洞壁上题刻了“枢室”二字,碑文行楷,苍劲挺拔,笔势雄健洒脱,是广东现存屈指可数的唐代摩崖石刻之一。
1.诗词歌赋。韶关产茶历史悠久,唐宋以来就留下了不少反映韶关茶文化的诗词歌赋,是茶文化史上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宋代韶州人余靖在《和伯恭自造新茶》中写下“郡庭无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笋茶”,描绘的是自家园圃种茶的情景。在《游水南寺》中写道“双刹耸浮云,层轩绝世尘。松溪千盖雨,茶圃一旗春”,描绘了南华寺僧人开辟的茶园。宋代朱翌被贬到韶州时曾写有“香聚椒盘萦彩字,春生茶碗结琼花”“客从暖浮茶乳白,夜堂春动烛花红”“人定忽闻钟不嗄,饮香休问水流西”等茶诗。[11]明代陈献章在《蒋韶州世钦挽诗》中写下“往事形骸外,如今一梦休。曹溪分我茗,犹说蒋韶州”,诗中写的是曲江曹溪生产的茶。明仁化县知县夏汝在《游锦岩》中写有“犬吠石扉迎接客,僧烹春茗起新烟”,诗中“僧烹春茗”提到的就是仁化锦石岩寺僧人种的茶。[12]
2.粤北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的地方戏种之一,是粤北茶文化、戏曲文化和民俗文化高度融合的精神产物。早期粤北采茶戏的传唱内容取材于客家人的茶事活动,如《十二月采茶歌》《夫妻采茶》等,后来内容逐渐丰富,多表现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如歌颂婚姻自由的《磨豆腐》等。[13]为了迎合当地居民的喜好,粤北采茶戏还将韶关当地的民俗活动和民间歌舞融入其中,如“茶花灯”“舞春牛”“舞纸马”等,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民间传说。韶关因产茶历史悠久,各地都流传着茶文化传说,丰富了茶文化旅游资源。如曲江区罗坑镇猴采茶的传说,还有翁源“贵夫山”与“贵夫茶”的传说等,都值得深入调研和挖掘。
韶关目前基于茶产业发展基础,开展了以休闲观光为主的低层次茶文化旅游,发展规模较小,其主要形式是生态茶园观光和茶文化旅游节,形成了简单的旅游活动和旅游路线。韶关茶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茶园内的旅游活动主要以茶园观光、采茶、制茶、泡茶、观看茶艺表演等初级形式开展。少部分茶园、茶厂与学校、实训基地、研究所等合作进行实践考察活动。但度假型茶庄园、特色茶艺馆、星级茶艺术馆等寥寥无几,茶文化氛围不明显,没有对旅游者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游客多来自当地居民和周边地区。没有积极地将韶关茶文化与本土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充满粤北风情的茶文化旅游,也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开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养生保健、户外探险等多元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整体而言,茶文化旅游在韶关整个旅游业的地位并不突出,与其日益繁荣的茶产业不相称。
韶关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层次较低,仍停留在游茶园、看茶艺、体验采茶炒茶等初级阶段,高层次体验性不足,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韶关地方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项目的茶文化特色元素不足。粤北采茶戏、地方茶俗、茶诗词、茶具、茶食,甚至茶树、茶山等都是很好的文化元素,然而这些元素的旅游价值及文化特色却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没有融入旅游项目的设计中。2017 年国庆期间,韶关市举办了首届茶文化博览会,邀请了韶关各县区的茶企进行茶叶展示,展览过程中有茶艺表演、炒茶体验、现场品茗、陶艺小课堂等活动,总体来说规模较小,游客参与性不强。
韶关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氛围不足,缺乏茶楼、茶馆、茶博物馆、茶展览馆等文化建筑,而现有的茶庄缺乏特色,本地茶文化元素展示不明显。茶文化节、茶博会、各种茶叶比赛等茶事活动的举办不够积极,规模小且文化含量不足,没有形成宣传韶关茶文化的统一推动力。没有茶书、茶报刊、茶纪录片等引领茶叶消费,普及茶知识。在景区、酒店、饭馆等地未形成推广韶关茶叶品牌的窗口。缺乏精致而又能展现本地茶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韶关茶叶品牌多而杂乱,大部分品牌缺乏文化内涵,茶企自身文化建设不到位。整体而言,韶关市茶文化旅游产业链较短,产业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互促互进的优良态势。
韶关市茶文化旅游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迫切需要政府的积极引领与支持。目前,韶关市政府对发展茶文化旅游的重视度远远不够,专项投入较少,也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茶行业协会影响力小。从宏观调控角度,韶关市政府应该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第一,充分意识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潜力和开发价值,成立茶产业发展机构,制定“茶旅融合发展”旅游规划,积极挖掘韶关茶文化历史底蕴。第二,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优质茶文化旅游项目,改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优化茶园生态旅游系统。第三,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茶文化旅游市场,在韶关合适区域兴建茶文化主题餐厅、民宿、特色茶馆等旅游设施。第四,加大政府财力投入,引进高质量的旅游开发团队,整合韶关本地茶文化元素,打造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化开发。第五,政府要牵头举办规模较大的韶关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博览会、茶艺大赛、斗茶大会等活动,进而提高本土茶叶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为实现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设计旅游产品时,必须坚持将茶文化与韶关特色禅宗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充分利用韶关地方资源优势和旅游产业基础优势,开发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在旅游路线设计方面,不同地区的茶园可以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进行主题化设计。从旅游项目开发方面,结合不同茶文化旅游主题设计,推出有针对性的特色旅游项目。如禅茶文化旅游区,可设计突显禅意的茶文化主题客房、养生茶泉、茶疗养生馆、养生茶膳等项目。在客家人聚居的韶关产茶区,建议建造客家特色茶馆和茶文化民宿,定期上演粤北采茶戏等传统曲艺,开发其他茶俗文化表演,并提供擂茶粥、茶艾粄、酿豆腐等客家传统美食,让游客品茶香、享美食的同时,体验韶关客家人独特的文化魅力。
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应以游客的高参与体验性为准则。在茶园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方面,修建特色茶亭、观景台、文化长廊等建筑,供游客游憩观光,增设与园区景色搭配的路标、路灯、垃圾桶、休息桌椅、雕塑等,增强茶园的主题性,让游客深入韶关茶文化旅游区后流连忘返,在享受茶园自然美景的同时,体验韶关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心甘情愿地进入消费角色。在旅游活动设计上,除了基础的体验采茶、制茶、品鉴茶以及茶艺外,可开发韶关各地传统茶俗和创意茶食,如擂茶粥、茶点、茶菜等,提供体验场所,供游客学习制作或自创茶食。曲江柴烧陶艺可安排专业陶艺师进行授课,教游客拉胚、彩绘、雕刻等技艺,让游客制作属于自己的茶具。在旅游商品设计方面,建议以当地茶文化及民俗风情为元素,结合艺术家们的采风作品,开发特色茶食、精致茶具、茶雕刻品、茶诗书画、扇子书签、艺术饰物等茶文化旅游商品,注重在外包装设计上多下功夫,创新茶文化的旅游表达方式,力求既精美又能体现韶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