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葡萄的葡萄病毒属病毒研究进展*

2021-08-29 02:20刘晓萌李小燕孙平平李正男
中国果树 2021年8期
关键词:侵染结构域一致性

刘晓萌,李小燕,张 斌,张 磊,孙平平,李正男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呼和浩特010018)(2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葡萄(Vitis viniferaL.)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目前,葡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除鲜食外,葡萄还可用来酿酒和加工成葡萄干。近年来,由葡萄病毒属病毒引起的树体生长衰退、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在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其中发展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就是葡萄皱木复合症[1]。对这类病毒的防治已成为葡萄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葡萄病毒属属于芜菁黄花叶病毒目乙型线形病毒科。截至目前,侵染葡萄的葡萄病毒属病毒共发现12种,分别是葡萄病毒A(GVA)、葡萄病毒B(GVB)、葡萄病毒D(GVD)、葡萄病毒E(GVE)、葡萄病毒F(GVF)、葡萄病毒G(GVG)、葡萄病毒H(GVH)、葡萄病毒I(GVI)、葡萄病毒J(GVJ)、葡萄病毒K(GVK)、葡萄病毒L(GVL)和葡萄病毒M(GVM)。之前暂定为葡萄病毒属的葡萄病毒C 现被发现不属于葡萄病毒属[2]。

葡萄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弯曲的杆状或线条状,长约800 nm,直径12 nm,螺旋对称结构。基因组为单分体,线形正义单链RNA 分子,长7.4~7.6 kb,5′端为帽子结构,3′端有poly(A)尾巴。基因组编码5个开放阅读框(ORF)。葡萄病毒属病毒可通过机械接种传播,其中嫁接和繁殖材料是病毒传播最普遍的途径,个别葡萄病毒属病毒也可由粉蚧传播,详见表1。综述了近20 年来侵染葡萄的葡萄病毒属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子进化现状、致病机制等研究进展情况,并且从NCBI 的GenBank 数据库下载了12种葡萄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共53 条(表1),使用MEGA 6.0 软件,采用NJ 法,自展值设置为1 000,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基于全长基因组序列对12种葡萄病毒属病毒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加深了对葡萄病毒属病毒种群结构与进化策略的理解,以期为设计合理的葡萄病毒病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3]。

表1 侵染葡萄的葡萄病毒属病毒详细信息

1 侵染葡萄的葡萄病毒属病毒

1.1 葡萄病毒A(GVA)

GVA 最初于1980 年在意大利被发现[4-5],目前该病毒在世界各地葡萄种植区均有发生,是最为常见的葡萄病毒之一,已在中国、意大利、南非、约旦、捷克共和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危害,但不同地理区域的发病率差异很大。Boscia 等[6]研究表明,阿尔巴尼亚和马耳他的GVA 感染率最高,而马格里布最低,意大利葡萄品种平均侵染率约为30%。葡萄皱木复合症是在葡萄上严重发生的一类病害,主要引起茎沟、茎痘以及砧木或幼芽木质部扭曲,严重的造成藤早期死亡。根据嫁接到指示植物上的症状,可以将葡萄皱木复合症分为4 类,分别是LN33 茎沟病(LNSG)、沙地葡萄茎痘病(RSP)、克勃茎沟病(KSG)及栓皮病(CB),研究证明,GVA 是克勃茎沟病病原[2,7]。

GVA 自然寄主范围狭窄,木本寄主目前只有葡萄,草本寄主主要是一些烟草,如本氏烟、克利夫兰烟、西方烟、麦格隆熄丰烟及凯维科拉烟。GVA可以通过几种粉蚧传播,可以传播GVA 的粉蚧主要有拟长尾粉蚧(Pseudococcus longispinus)、拟葡萄粉蚧(Pseudococcus affinis)、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榕臀纹粉蚧(planococcus ficus)和旧北星粉蚧(Heliococcus bohemicus),还有新棉蚧(Neopulvinaria innumertabitis)及水木坚蚧(Parthenolecanium corni)的幼虫[2]。同时GVA 是传播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GLRaV-1)和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的辅助因子。GVA 基因组正义单链RNA 分子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7 349 nt[8-10],编码5个ORF,其中ORF1 编码RNA 聚合酶(RdRp),ORF2 编码1个19 kDa 但功能未知的蛋白产物,ORF3 编码的是运动蛋白(MP),ORF4编码了外壳蛋白(CP),ORF5 编码1个10 kDa 核酸结合蛋白(NABP)[11-12]。NCBI 的GenBank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15 条GVA 的全长基因组序列,通过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可以将15个分离物分为2 大组。第1 组包括13 条,分别来自南非、意大利、以色列、法国和克罗地亚,另外1 组包括2 条,分别来自南非和加拿大(图1)。

图1 12种侵染葡萄的葡萄病毒属病毒全长基因组序列系统发育树

GVA 具有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更高的突变率,也就是基因的异质性。Zhou 等[13]研究发现并确定了GVA 病毒的ORF5 为该病毒的致病因子,其致病性是ORF5 编码的P10 蛋白直接作用的结果,同时P10 还是一个弱的基因沉默抑制子。Haviv 等[14]研究表明,P10 的第8个氨基酸残基,分别是丙氨酸(Ala)和苏氨酸(Thr),会影响P10 的基因沉默抑制能力。

1.2 葡萄病毒B(GVB)

GVB 与葡萄皱木复合症同样有密切联系,在1997 年的第十二届国际葡萄病毒类病毒研究大会上将GVB 定为栓皮病的病原[15]。该病毒的草本寄主分别是本氏烟、西方烟和凯维科拉烟。GVB 的传播介体是粉蚧,分别是拟葡萄粉蚧和榕臀纹粉蚧。基因组为单分子线性RNA,长约7.6 kb。Hu 等[16]、李正男等[17]获得的GVB 中国分离物基因组分别长7 599、7 600 nt,Goszczynski[18]获得的GVB 全基因组序列总长为7 599~7 601 nt。GVB 基因组包括5个开放阅读框,ORF1 编码RdRp;ORF2 编码1个功能未知蛋白;ORF3 编码MP;ORF4 编码的是CP;ORF5 编码NABP,GVB 与GVA 的ORF5 产物功能类似,也有RNA 沉默抑制活性[18]。从NCBI 的GenBank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9 条GVB 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分为2 大组,第1 组共有2 条,分别来自中国、巴西,第2 组来自南非、加拿大、意大利和克罗地亚(图1)。

研究表明[16,19],GVB 基因组同样具有广泛异质性。除ORF4 以外的所有开放阅读框的氨基酸序列都含有高度分化的区域,并且还发现ORF4 与ORF5之间还存在1个特别的基因区间,这可能是ORF5的启动子。前人研究[20-21]表明,GVB 与GVA 被分为纤毛病毒属(Trichovirus),最终发现与纤毛病毒属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马铃薯病毒T(PVT)在分子、生物学上存在差异,所以将GVA、GVB 重新归类为葡萄病毒属。

1.3 葡萄病毒D(GVD)

GVD 在土耳其首次报道[22]。目前在突尼斯共和国、巴西等国家也有该病毒发生的报道。感染了GVD 的葡萄表现为木栓状皱纹症状,但该病毒在皱木复合症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对于GVD 相关研究至今还较少[23-24]。该病毒基因组全长为7 479 nt,包括5个ORF,ORF1 编码RdRp,ORF2 编码假定蛋白,ORF3 编码MP,这3个ORF 序列在NCBI中找到,目前在其他文献中没有ORF1、ORF2、ORF3的基因序列的信息;ORF4 编码CP;ORF5 编码NABP。Fajardo 等[25]假设GVD 的ORF5 也有基因沉默抑制功能,但在后续并没有验证这一假设。根据NCBI GenBank 数据库报道,目前只有1 条GVD 的全基因组序列,来自克罗地亚(图1)。

1.4 葡萄病毒E(GVE)

GVE 在日本首次被发现[19,26],在阿根廷和中国也有报道[27-28],南非首次报道了GVE 的完整基因组序列[19],发现GVE 的基因组结构与GVA 相似[20]。在华盛顿‘赤霞珠’葡萄样本中获得的GVE,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7 568 nt[20,29],与其他侵染葡萄的葡萄病毒属成员相同,GVE 基因组共编码5个ORF。其中,ORF1 编码与病毒复制相关的蛋白,包括甲基转移酶(MTR)、解旋酶(HEL)和RdRp。在GVE 基因组序列中,解旋酶区域均包含1个2OG-Fe(Ⅱ)氧合酶结构域(AlKB),有研究表明,AlKB参与甲基化修复,对抗寄主的防御机制。根据NCBI GenBank 数据库报道,有5 条GVE 全基因组序列,分为2 大组,其中第1 组有2 条,分别来自南非和美国,第2 组来自日本、克罗地亚和中国(图1)。目前,GVE 是唯一被发现AlKB 位于解旋酶区域内部的植物病毒[24,30]。

1.5 葡萄病毒F(GVF)

伊朗第1 次报道了GVF[31],GVF 的全基因组序列长为7 539 nt,ORF1 编码RdRp,ORF2、ORF3、ORF4、ORF5分别编码假定蛋白、MP、CP和NABP[32],Fan 等[28]发现GVF 也与皱木复合症相关。目前关于GVF 的研究较少。根据NCBI GenBank 数据库的报道,共有3 条全基因组序列,第1 组的1 条来自南非,第2 组的2 条均来自美国(图1)。

1.6 葡萄病毒G(GVG)

GVG 在新西兰被发现,该病毒的基因组全长为7 496 nt,包含5个ORF,ORF1 编码的多聚蛋白包括4个识别域,分别为MTR、HEL、AlKB 及RdRp;ORF2 编码1个未知功能的蛋白;ORF3 编码病毒运动蛋白质结构域;ORF4 编码1个与ORF3 稍重叠的蛋白,且该蛋白具有识别毛状外壳蛋白结构域的功能;ORF5 是其中最短的1个ORF,编码病毒核酸结构域[33]。从 NCBI 的 GenBank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6 条GVG 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共分为2 大组,第1 组包括2 条,均来自克罗地亚,第2 组全部来自新西兰(图1)。通过GenBank 数据库基因库比对,该病毒与GVE、太匮龙舌兰叶病毒(ATLV)亲缘关系最近。

1.7 葡萄病毒H(GVH)

GVH 是在葡萄牙的1个无病症葡萄上发现的,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7 446 nt,编码5个ORF,基因组包含5′和3′非编码区,分别长97、85 nt,包含1个编码约20 kDa 大小功能未知的ORF2,而且与GenBank 数据库中任何蛋白都不相关;ORF1 编码195.1 kDa 的病毒复制酶,ORF1 与其相对应的秘鲁胡萝卜B 病毒(AVB)序列相似性是最高的,其次是GVB;ORF4 编码CP,与ORF4 亲缘关系最近的是GVD,其次是GVK;ORF3 编码1个29.2 kDa 的MP,经过序列比对,与GVA3 的CP 最相近;ORF5编码1个12.2 kDa 大小的NABP,具有基因沉默抑制能力,与薄荷病毒2(MV-2)的NABP 一致性最高[34]。根据NCBI 中GenBank 数据库报道,共有3条GVH 的全基因组序列,分为2 大组,其中1 条来自加拿大,2 条都是来自葡萄牙(图1)。

1.8 葡萄病毒I(GVI)

GVI 是在新西兰的‘霞多丽’葡萄球菌样本中鉴定出的。GVI 基因组全长为7 507 nt,与该病毒亲缘关系最近的是GVE,2种病毒在ORF1 和ORF4的比较中,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GVI包括5个ORF,ORF1 编码多聚蛋白,包括MTR、HEL、AlKB 及RdRp 4个结构域;ORF2 编码1个与ORF1 稍重叠的假定蛋白;ORF3 编码1个包含病毒运动蛋白结构域的蛋白质;ORF4 与ORF3 重叠,并且编码1个包含毛状结构域的蛋白,该蛋白与ATLV 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其次是与GVE,最后是GVG;ORF5 编码1个NABP,而该蛋白与GVE 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由NCBI 的GenBank 数据库可知,有3 条GVI 全基因组序列,分为2 组,第1 组有2 条,来自新西兰,第2 组来自希腊(图1)。

研究表明,该病毒的复制酶基因结构显示了AlKB 的位置改变,虽然氧合酶蛋白广泛存在于细胞有机体内,但只在感染多年生寄主的病毒中发现,它们的作用可能是防止甲基化损伤[30]。

1.9 葡萄病毒J(GVJ)

GVJ 是在土库曼斯坦的一个白葡萄品种‘Kizil Sapak’上检测出来的。该病毒全基因组长度为7 390 nt,同样包含5个ORF 以及5′和3′非编码区,ORF1编码大小为194.6 kDa 的蛋白质,与GVA 的ORF1氨基酸序列有最高一致性,其中包括以下结构域:MTR、AlKB、HEL 以及RdRp;ORF2 编码1个功能未知的蛋白结构;ORF3 编码MP,并与GVA 的CP 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表现出最高;ORF4 编码大小为21.7 kDa 的CP,与GVD 的CP 显示出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是最高的;最后,ORF5 编码的NABP,与病毒中存在RNA 结合蛋白相似[35]。根据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病毒与GVD 具有最近亲缘关系,其次是GVK。根据NCBI 的GenBank 数据库报道,共有2 条GVJ 全基因组序列,均来自土库曼斯坦(图1)。

1.10 葡萄病毒K(GVK)

GVK 是一种新发现的正义单链RNA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长为7 476 nt,包含5′和3′非翻译区,分别长80、77 nt。该病毒同样包括5个ORF,ORF1编码RdRp;ORF2 编码1个功能未知的蛋白质;ORF3 编码的是MP;ORF4 编码CP;ORF5 编码NABP。通过BLASTp(protein BLAST)搜索发现,GVK 的ORF1 与GVA 同源,ORF3 和ORF4 与GVA和GVD 的序列相似,ORF5 的序列与GVD 相似[36]。有研究表明,GVK 是GVD 的变种[33]。根据NCBI的GenBank 数据库报道,目前只有1 条来自克罗地亚的GVK 全基因组序列(图1)。

1.11 葡萄病毒L(GVL)

GVL 的全基因组序列长为7 607 nt,同样包括5个典型的ORF。通过对不同国家[37]不同品种的葡萄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所鉴定的病毒分布较为广泛且种类繁多。但GVL 的生物学特性仍然不清楚。ORF1编码RdRp,与GVE 的复制酶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ORF2 与ORF1 重叠并编码1个功能未知的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质,并且是检测出的病毒中差异最大的蛋白质,所以该作者猜测这种重叠可能是终止-启动的信号,该病毒的ORF2 与GVE 的ORF2 编码的假设蛋白有44%的相似性;ORF3 编码MP,具有病毒运动蛋白结构域;ORF4 与ORF3 部分重叠,编码CP,是具有一个毛状病毒外壳蛋白的结构域,该病毒的CP 与GVE 的CP 具有78.4%的相似性;ORF5编码NABP[38]。目前NCBI 的GenBank 数据库报道,有4 条GVL 全基因组序列,共分为2 组,第1 组有2 条,分别来自中国和克罗地亚,第2 组有2 条都是来自美国(图1)。

1.12 葡萄病毒M(GVM)

GVM 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杂交品种‘白布娃’中发现的,是一种新型病毒,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长为7 387 nt,包括5个ORF,ORF1 编码RdRp,与GVH 的复制相关蛋白有最高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ORF2 编码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与GVH 的ORF2 分别有55%核苷酸序列一致性、65.6%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ORF3 编码MP,与GVH 的MP 分别有70.2%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和69.7%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ORF4 编码CP,与GVH 的CP 具有最高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ORF5 编码的是NABP,与GVH 的NABP 也具有最高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39]。综上所述得出与其最近的亲缘关系是GVH。根据NCBI 报道,目前只有1 条来自美国的GVM 的全基因组序列(图1)。

2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对12种侵染葡萄的葡萄属病毒进行了综述,这是我国首次对该类病毒从生物学特性、分子特征和致病机制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且基于全长基因组序列对上述12种病毒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明确了12种病毒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后续开展该类病毒的分子变异、流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数据。

目前为止,大量研究证明,GVA、GVB、GVD、GVE、GVF 与皱木复合病的发生相关,但是这些研究仅限于生物学的嫁接试验,基于侵染性克隆单毒源的接种证明还未见报道。上述病毒中目前只有GVA 和GVB 侵染性克隆成功构建[2],其他病毒均未见有成功构建侵染性克隆的报道,极大地限制了这些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开展上述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是进行病毒致病机制研究的关键。

到目前为止,GVA、GVB、GVE 可通过粉蚧传播,因此防控这类病毒病防虫是关键,同时,对于果树病毒病的防控,使用脱毒苗木是最好的防控办法,因此,建议在葡萄生产中尽量使用脱毒苗木[40]。本文提供的基因组信息,也为从分子水平开展病毒检测提供了基础数据,因此,未来对于侵染葡萄的葡萄病毒防控主要将从高灵敏的检测方法、使用脱毒苗木以及加强种植后田间粉蚧防控着手,同时建议加强其他传毒介体的调查。

猜你喜欢
侵染结构域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蛋白质结构域划分方法及在线服务综述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重组绿豆BBI(6-33)结构域的抗肿瘤作用分析
组蛋白甲基化酶Set2片段调控SET结构域催化活性的探讨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