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长期固定避难绿地的研究

2021-08-29 13:43
现代园艺 2021年17期
关键词:责任区乌鲁木齐市防灾

章 晶

(新疆林业学校,新疆乌鲁木齐 830026)

乌鲁木齐市是受潜在地震威胁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其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为6.5 级,地震预测烈度可达Ⅷ度。城市防灾避难绿地主要是针对城市发生地震灾害时,能为避难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的疏散、集合和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城市防灾避难绿地对于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避难绿地按照其配置功能级别、避难规模和开放时间,可划分为中心避难绿地、固定避难绿地和紧急避难绿地三类。固定避难绿地按预定开放时间和配置应急设施的完善程度可划分为长期固定避难绿地、中期固定避难绿地和短期固定避难绿地三类。长期固定避难绿地是最重要的、功能最全的避难和救援场所,具有重要的地位。

当城市发生地震时,有避难需求的人是否都可以被附近的长期固定避难绿地所容纳,并且提供不超过100d 的应急保障设施。如果防灾避难绿地距离避难人员太远,或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容纳前来避难人员,那说明该城市长期固定避难绿地的能力是欠缺的。

1 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设置要求

固定避难绿地是具备避难宿住功能和相应配套设施,用于避难人员固定避难和进行集中救援的避难场所。固定避难绿地应结合应急通信、公共服务、应急医疗卫生救护、应急供水等设施统筹设置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设施、配置管理用房。应急交通保障应与救灾主干道、疏散主干道或2 个方向及以上的疏散次干道相连,不同方向的出入口数量大于2 个。从方便运行和管理的角度规定长期固定避难绿地的容量上限是9 万人,下限是2.4 万人。

按照《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的建议,固定避难绿地分三类:长期固定避难绿地、中期固定避难绿地和短期固定避难绿地(见表1)。

表1 城市避难绿地控制指标表

2 筛选乌鲁木齐市长期固定避难绿地

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的选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规定,结合乌鲁木齐城市测绘院的绿地普查数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长期固定避难绿地。参考相关文献、现场调研、卫星影像图和CAD测绘图等手段,选择符合标准的城市绿地,并测量了部分城市绿地的有效避难面积,得出乌鲁木齐市长期固定避难绿地有效避难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约为60%。对缺乏资料、无法准确测量有效避险面积的绿地,按照总面积的60%进行推算。据此推算,乌鲁木齐市适合建设成长期固定避难绿地有27 块。另外,中心避难绿地的有效避难面积减去城市应急功能区面积,所剩区域能够满足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要求的也纳入,此类绿地有4 块(见表2)。

表2 适合做长期固定避难绿地一览表

乌鲁木齐市长期固定避难绿地主要由公园绿地和公共设施绿地组成,总面积为1288.59hm2,有效避难面积为308.34hm2。其中,存在洪涝灾害隐患的水上乐园和滨河公园,可以选择其上游和地势高的场地作为固定避难绿地,同时要保证应急避难场地的地面标高应该高于该地区历史最大洪水水位0.5m。另外,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和石化医院有大面积绿地,建议结合医院的优势,把这2 块绿地作为身患重病和残障人士等需要特别看护人群的专用长期固定避难绿地。

3 乌鲁木齐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责任区建设用地范围、容量与避难需求

乌鲁木齐的长期固定避难绿地按照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大于4.5m2的标准和长期固定避难人口数量,计算长期固定避难绿地的需求为253.14hm2(见表3)。全市长期固定避难绿地面积总量可以满足全市避难人口需求,但是分布不均匀。从行政区划来看,沙依巴克区长期固定避难绿地缺口26.33hm2,水磨沟区长期固定避难绿地缺口2.56hm2。

表3 乌鲁木齐市长期固定避难绿地人数需求一览表

图1 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责任区建设用地盲区

乌鲁木齐市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责任区建设用地的范围,是按照从绿地出入口起沿城市道路行进2.5km 所能到达的范围,可以看出,还有大片城区没有被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责任区建设用地覆盖。比如天山区东部的幸福路街道、碱泉街道;沙依巴克区的仓房沟、环卫路、西山片区;新市区红庙子街道,石油新村、迎宾路街道、鲤鱼山北路、高新北区;水磨沟区会展中心片区、苇湖梁街道、七道湾街道;米东区化工园、卡子湾街道;头屯河区除了火车西站街道外的所有区域。

4 结语

城市绿地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保障设施和物资,才能成为合格的防灾避难绿地。而乌鲁木齐市符合长期固定避难场地要求的绿地多数缺乏相关设施和设备。如果全部按相关规范改造完成,除了沙依巴克区有较大缺口外,其他各行政区划可以满足其避难人口需求;但从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责任区建设用地的范围来看,大片城区没有被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责任区建设用地覆盖。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会越来越多,而有效避难面积超过5hm2的大型绿地增长缓慢,特别是老城区难以增加大型绿地。一方面可以挖掘城市能够利用的非建设用地,联合相近绿地、学校操场和抗震等级高的建筑,一起组成长期固定避难绿地作为补充;另一方面建议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针对盲区增加大型公共绿地。确实没有适合利用的防灾避难绿地,可考虑降低有效避难面积的标准,以填补长期固定避难绿地责任区建设用地的盲区。最后做好盲区避难人口有计划和组织地疏散到附近长期固定避难绿地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以降低灾难来临时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猜你喜欢
责任区乌鲁木齐市防灾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病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拳击队发展研究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浅谈如何开展好党员(安全)责任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