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娜, 许书慧, 钟绍金, 李赛莲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海南 海口 570208)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消化道黏膜内发生的炎症或坏死性病变导致的溃疡,常见病症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合性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反酸、嗳气、胃灼热等,严重者可引起胃穿孔、胃出血、幽门梗阻,甚至可诱发胃癌,病患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临床上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抗炎、手术等方式治疗[1]。西咪替丁是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之一,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创口感染、恶化,对胃溃疡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然作用时间较短,停药复发性较大[2]。奥美拉唑是一种直至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较为温和,对胃肠温度、动脉血压等影响较小,作用时间较长,可有效加快创面愈合,降低不良反应[3]。有研究表明,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可联合应用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4]。本研究旨在探讨奥美拉唑钠联合西咪替丁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编号,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146例。诊断标准:符合《临床内科学》[3]中关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经胃镜检查确诊者;②年龄≥60岁;③精神、认知正常者;④研究经院方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患者;②肝肾、心肺等脏器功能异常、肿瘤疾病患者;③免疫、造血功能异常者,以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3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血压、体温、心电监护等基本生命指标监测,电解质紊乱纠正、营养支持等。对照组:给与西咪替丁治疗,将0.2g西米替汀(广东南国,国药准字H44024630)溶于250~500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1~4mg·kg-1·h-1,每天滴注1~2次,每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奥美拉唑治疗,将40mg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国药准字:H20030945)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每天1次,每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1.3指标评估:①临床疗效:治疗3周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估两组疗效,治愈:溃疡面基本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溃疡面积缩小大于50%;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溃疡面积缩小大于25%且小于5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溃疡面积缩小小于2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期间,记录并比较两组便血时间、呕血时间、黑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③生化指标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④胃肠功能比较: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瘦素(Leptin)、促胃素(gastrin)、胃动素(motilin)水平。⑤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并计算总发生率。⑥复发率:治疗后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7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3周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n(%)
2.2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期间,联合组便血时间、呕血时间、黑便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3胃肠功能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血清Leptin、gastrin水平显著降低(P<0.05),Ghrelin、motilin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胃肠功能比较
2.4血清生化因子水平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血清IL-6、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血清生化因子水平比较
2.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8%,对照组为8.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对比显著差异(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6复发率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联合组出现2例复发现象,发生率为2.74%,对照组出现8例复发现象,发生率为10.9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3.86,P<0.05)。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病症,具有起病缓慢、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临床上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药物滥用等,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病死率高达10%以上[5],因此,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促进创面的愈合,降低疾病复发十分必要。西咪替丁属H2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抑制因食物、组胺、胰岛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用药后可快速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导致的胃黏膜损伤,临床上用于快速降低胃酸,防治创面恶化,然在改善消化道出血方面效果欠佳。奥美拉唑是一种长效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促进胃H+-K+-ATP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黏膜损伤,同时可增加贲门、胃体外窦黏膜血容量、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增殖降低胃出血及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其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可延长治疗效果,有效预防疾病复发,且对于H2受体无效的消化道溃疡也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弥补西咪替丁治疗方面的不足。罗春英等[6]学者的研究中,奥美拉唑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有效率可达90%,胃溃疡及疼痛症状更为更快,本研究中,采用奥美拉唑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现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9%,效果优于单用西咪替丁的对照组,且联合组便血、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改善更快,Hp根除率更高,提示两药物联合应用可协同治疗消化性溃疡,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联合用药后,西咪替丁发挥快速抑酸作用,更快降低胃酸分泌,进而降低胃黏膜进一步损伤,而奥美拉唑发挥止血、抗炎作用,使得患者便血呕血症状得到快速缓解,故而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研究表明,胃酸、胃排空障碍均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是由胃面膜产生,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胃排空。瘦素(Leptin)是一种胃肠激素,由脂肪组织分泌,可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抑制胃酸分泌,具有胃肠道保护作用[7]。促胃素(gastrin)、胃动素(motilin)可反映胃肠功能,其中,Gastrin可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及胃壁细胞增殖,改善胃黏膜供血,Motilin是反映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指标,可促进和影响胃肠道对水、电解质的运输及胃肠运动[8]。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患者血清Ghrelin、motilin水平均显著升高,gastrin、Leptin水平显著降低,提示经联合治疗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分析其原因为联合用药可快速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胃肠道动力,进而更快降低了胃损伤,而奥美拉唑则通过质子泵调节作用长效维持胃内酸碱环境,胃黏膜血栓机化后有效抑制病灶内出血及炎症反应,缩短出血时间,加快溃疡面修复,故而肠道转运、消化及吸收功能得以更快恢复。
炎症反应存在于溃疡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黏膜创口可刺激炎症因子分泌,进而加重创口炎症反应,因此炎性因子可作为溃疡疾病评估的重要指标,白介素6(IL-6)是常见的炎性诱导因子,参与机体创伤、炎症、感染、应激等多种病理过程[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研究发现,溃疡活动期患者体内hs-CRP水平显著升高,而治愈后明显降低,提示hs-CRP参与溃疡疾病的发生发展[10]。本研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IL-6、hs-CRP,发现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显著降低,说明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联合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分析原因,联合用药通过长效抑制胃酸分泌,维持胃肠道内酸碱环境,有效降低了创面恶化,为抑制溃疡出血及促进创面愈合提供条件;同时奥美拉唑可通过抑制胃蛋白酶分泌,降低了其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阻止创面扩大,进而达到止血、抗炎的效果,故而联合用药炎症改善较快。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金属镁,可消除机体自由基,降低过氧化反应,对机体自我保护及免疫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溃疡修复过程,是反应创面愈合的重要指[11]。本研究中,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SOD、VEGF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经药物治疗后,机体炎症受到抑制,溃疡创面自我修复加快,机体免疫水平升高,这是由于联合用药加强了对胃酸分泌抑制效果,更快改善创面出血,机体免疫得以提升,故而加快了创面的愈合。李财润等[12]将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联合应用于应激性胃溃疡患者治疗中,显著减轻了消化道症状,促进胃黏膜愈合和胃功能恢复,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此外,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8%、8.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用药相对安全,而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中,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74%、1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用药可显著降低疾病复发,远期疗效更佳。
综上,奥美拉唑钠联合西咪替丁可显著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改善胃功能,相对安全且远期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