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禅”的提梁设计和佛门禅意

2021-08-28 09:18:38许爱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禅意僧人宜兴

许爱萍

江南宜兴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在同窗好友的邀请之下,几次登临宜兴,饱览大好河山,最终买田阳羡,在“三绝”金沙泉水、阳羡茶和紫砂壶的陪伴之下,度过了几年欢乐的时光,如今的蜀山之麓还有东坡书院存世,苏轼对于宜兴和紫砂的影响跨越历史的轮回,直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宣传作用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是在文人雅士们的推波助澜之下,紫砂艺术成为了宜兴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旅游文创艺术形式,受到了许多壶友的喜爱,特别是紫砂良好的可塑性,让宜兴的紫砂艺人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所思所感彰显出来,体现了紫砂器的包容性和开创性,令人观之充满遐想。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禅》采用了提梁壶的造型艺术,把我们对于紫砂的艺术审美和佛教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熟悉的禅茶一味的氛围。在我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中,希望用简洁流畅、虚实结合的造型来营造出似幻似空的佛教禅宗教义,在使用此壶喝茶品茗的过程中,能够体悟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此壶壶身坚若磐石,扁圆敦厚,壶底的莲花纹饰围绕一圈,形成莲台的造型设计,壶嘴小巧,出水爽利,壶盖配合敞口的设计,非常宽广,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点缀的壶钮装饰为僧人打坐的抽象形态,身上的袈裟采用了不同颜色的段泥装饰,呈现出隐隐的黄色,十分的耐人寻味又余音袅袅。此壶的壶把设计为简洁有力的提梁,包裹编织的绳子,更显古朴味道。一道飞架两端,宛如佛门境地,打坐的僧人正好处于下面,此情此景,意境斐然,让人观之心生慈悲。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禅》,造型的设计比较简约大气,但是莲台、僧人等等元素都凸显其中,特别是虚实结合营造出来的空灵感觉,非常符合佛教带给我们的人生思考和哲学意义。提梁形态彰显出来的收放自如和拿起放下的从容姿态,把独特的提梁之道和其中的佛教禅意展示得淋漓尽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历史上江南盛行佛教,宜兴更是有着“江南佛国”的美誉。佛教在宜兴,特别是和紫砂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具体的紫砂艺术之中,莲花也是宜兴经常可以看到的植物之一,被用来捏塑或者陶刻装饰在紫砂艺术之中,而在佛教的教义里面,莲花是一种非常圣洁的象征,被用来装饰在建筑、桌布、莲花台等等佛教常用的物件之上。佛教之于我们,有一种春风化雨的作用,可以令人产生沁人心脾的感觉,在长时间的专研佛教的过程之中,整个人都会发生思想和身体的变化,莲花,则是我们紫砂艺人栽种在自家庭院或者工作室中的普通一员,可以带来视觉的享受和灵感的激发,特别是以莲花为题的紫砂艺术创作,非常契合江南的地域特色和浓浓的佛教意味。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佛教题材紫砂作品有僧帽壶、容天壶等等,都展示出了各自的艺术特点,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禅》简约明了、言简意赅,却把紫砂艺术的提梁设计和雕塑手法的抽象演绎结合起来,辅以莲花筋纹装饰壶身,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整体的气韵拿捏得恰到好处。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之中,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禅茶一味的艺术氛围和人生境界,在徐徐的茶香之中顿悟人生,启迪未来。

结语:在历史上,第一把紫砂壶“供春”的诞生,就和佛教有着不解之缘,据史料记载,是明代士人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寄居学习的时候,闲来无事的小书童龚春在寺内僧人的指点之下,仿照寺内千年银杏树树瘿的形态捏塑而成,从此在文人阶层广泛流行,一直到今天依然长盛不衰。正是和佛教深厚的渊源,使得紫砂艺术被越来越多的茶友喜欢,可以在其中参悟到许多佛门禅意的精妙之处。

猜你喜欢
禅意僧人宜兴
必然的结果
必然的结果
读者(2024年3期)2024-01-29 05:41:37
宜兴釉陶
江苏陶瓷(2020年6期)2021-01-12 07:01:42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34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50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禅意人生
尺八的禅意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30
禅意(外一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9
品一杯充满禅意的茶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