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
作者:田俊杰,刘涛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7781-8
出版时间:2020年12 月
定价:58 元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对创造型与创新型产业发展格外重视,在一个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社会生产模式变革的时代,“创新精神”被人们赋予更崇高的意义。创新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人才培养”这一环节是重中之重,高校在社会中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大学生既是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模式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三观及思维模式会对我国未来社会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关系我们国家的繁荣与长治久安。随着大数据、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科技强国”的理念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新媒体与互联网给人们信息的注入量对比传统媒体呈指数级别增长。但网络同样是把双刃剑,作为三观尚未健全的大学生们很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糟粕”文化的影响从而迷失自我,这对高校的政治形态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基于时代的背景,高校对学生们的思政教育逐渐成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怎样在新时期信息化的社会里对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首要发展目标。
笔者在参与2021年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科研基金(CXCYSZ2021010) 项目中,详细参阅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一书,该书给我国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指导和建议。该书的作者是田俊杰、刘涛,两位老师在相关方面从事多年的研究,从科学化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入手,分别从不同路径给读者带来思政教育创新的几种方法与视野,通过历史实例述说高校思政教育变革的内部与外部诉求,最后结合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科技手段,给未来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说明了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价值所在。该书也是他们在教学和管理时经验的结晶。
笔者在开展“‘协同育人’视角下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构建”课题研究时发现该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亮点,给笔者带来深切的启发:
第一,从研究的内容上看,该书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问题,这是一个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性问题,从网络身份隐匿的视角去探讨这一问题,又使得研究的主题进一步聚焦,成为一个微观领域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化解实践问题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第二,从研究的视角看,该书跳出单纯的教育学的视角,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身份隐匿行为的背后原因,试图通过这些调查明确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时代思政教育的现实需要,让思政教育回归大学生的生活本身,这充分体现了本研究对于思政教育生活化取向的回归和对大学生成长需要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政教育研究中的灵活运用。
第三,从研究的方法看,该书更多结合了不同高校思政环境及情况的案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辩证的心智模式更加切合实际。从更为广泛的视角去发现和讨论网络身份隐匿状态下的大学生舆情管理与引导问题,形成针对这一问题的系列规律性认识。
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三大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但同样也加快了各个产业融合的脚步。以高校思政教育为例,在疫情期间,各个高校分别开展了独具特色的“云课堂”、“慕课”等形式教学,线上教学的方式完美地将“思政力量”转化为了“抗疫力量”,让同学们既收获了知识、建设了正确价值观,又坚定了人们抗击疫情的信心。后疫情的时代里,笔者认为思政教育还要遵循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无缝对接,才可以使当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
笔者认为,该书虽然从多方位视角给读者带来了未来思政教育的新方向,开拓了视野,但该书在对当下高校党建及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描述不是十分详尽,比如,对工作重点的描述除集中于学生本身外还应集中于相关专职人员——随着学校中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很多管理老师难以应付巨大的工作量,党团队伍建设及考核越来越“形式化”,这也直接导致了党员质量呈下降趋势,所以针对管理者,建设智能化的党团、思政教育管理系统也是首要目标之一。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完善高校内部思政建设的同时还应协同多方力量;教育部、高校、企业、社会组织都应共同支持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不单是教育行业的职责,更是社会的职责,所以我们要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文化共鸣、价值共识使正确的观念潜移默化给年轻人,协同整个社会成为学生们的思政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