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静
[摘 要] 随着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提出,“1+X”证书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国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融合,打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通道,是实现“2025中国制造”培养“大国工匠”,实施教育强国的有力举措。以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经济管理系为例,从院系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实施角度探讨制度改革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试点专业改革的实施,总结有益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为同类高职院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 键 词] “1+X”;职业技能等级;实践;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1-0202-02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系统总结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2019年2月,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改革,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对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政策一经提出,在全国职业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影响,各职业院校多措并举,就如何落实好国家政策,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落地实施作出探索与尝试。
一、关于“1+X”证书制度改革内涵的理解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改革要求我们既要摆脱职业教育普教化,又要克服职业教育技能化,实现育训结合、书证结合,真正为实现“2025中国制造”培养“大国工匠”。“1+X”证书制度改革是要全面推行德技并修、训育结合、书证融通,绝非简单地组织学生报考未经甄别的各类社会证书,更不能盲目地将获取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硬性要求,强迫学生。高职院校应将改革工作的核心落实到如何做好“融通”两个关键字上,建立体制机制,扎实、稳步、高质量地实施改革。就专业而言,要立足实际,将取证考点与授课内容相融通,将培训教材与授课教材相融通,将教师的执教能力与执业能力相融通,避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现象,更不能将高等职业教育“庸俗化”“功利化”。
二、改革重难点分析
(一)各专业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定欠缺统一标准
部分专业具有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如财经类、建筑类专业。而部分新兴专业,特别是信息化类相关专业,缺少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可取证书质量上良莠不齐,缺乏公信力。具体表现在:发证机关等级参差不齐,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影响力大的企业为主,取证内容不一,培訓方式不一,考取难易程度不一,这些使专业教师在选择时不好把握。特别是一些信息化类新专业,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在全行业乃至地方还未拥有普遍认可力、含金量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二)取证内容与授课内容脱节,加重学生负担
由于没有及时将教学标准与取证知识点相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环节不能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两个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使技能取证和日常授课内容融合不够紧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存在“两张皮”的脱钩现象。具体表现在:对职业技能证书涵盖的知识点、考点研究不够,真题操练不够,经过课程的讲授尚不能达到取证要求的能力;课程设置、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布局不够合理,不能有效互补,形成知识体系;专业教师针对取证内容与课程设置、大纲编写等问题教研不够,给学生后续考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加负担。
(三)在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环节中,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
各院校在政策制度建设、教学运行方式、教学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对一时间“涌入”校园的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何辨别、如何组织、如何融入教学等诸多问题缺乏论证,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亟待加强。院校层面普遍欠缺具体制度,对此项工作的责任部门、组织形式、开展方式、取证种类、实施流程、收费管理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和有效监管,容易在工作的具体实施环节上留下漏洞,形成风险。
三、我院试点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调整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专业将新的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相对接,结合初级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目标与教学目标相融合,对考试考纲考点进行梳理解构,并与当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一一对应,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新增管理会计课程,将会计法规融入经济法基础课程中,由原先的32学时调整为64学时,加大了学时比重。同时,对基础会计、纳税实务等课程授课内容进行补充,将考试考点融入教学内容,将考试真题融入授课案例。调整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塑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体系,全面覆盖取证考点及岗位能力需求。
(二)建设云财务实践教学中心,全方位优化实习、实训条件
要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两个目标有机统一,还需要在软硬件资源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大基础投入。为此,会计专业历时半年,在多次充分调研考察后,全面启动云财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心建设项目。中心搭载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多项前沿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实际业务处理流程,集合智能报账、电子影像、银企互联处理平台等模块,还原了企业真实的财务共享服务运营环境,突出管理会计和财务服务两项职能,丰富了教学内容及手段,在优化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的同时为技能大赛、师资及社会培训以及“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优化师资团队,多措并举,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证书考取率,必须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会计专业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从高校、企业一线吸纳师资,教师团队实践经验丰富,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通过参加国培、继续教育、企业实践等手段不断拓展专业技能。组建专业社团,选拔培养积极性高、专业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活动、技能大赛等,学生就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交流经验,相互督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院系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的思路与经验
(一)高职院校在专业申报、专业群打造及定位上要不断修正,及时调整
个别专业开设定位不清晰、培养的岗位核心能力不突出、专业课程杂糅,导致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选取上缺乏立足点,难以选择到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的技能等级证书,在授课与取证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困难。考取的证书仅覆盖专业部分能力,与对应就业岗位关联不大,实际应用范围窄,给考取证书的组织工作造成困难。因此,院校在进行专业申报、专业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到行业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紧密度,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目标清晰明确、职业技能证书的知识点与课程设置能力点相对应。
(二)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宣讲,全员学习,提高认识
进一步充分理解并深入贯彻“1+X”证书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和进取意识。要将“1+X”制度改革落地实施,必须实现“三融合”,即将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点要求融入课程,融入课堂,融入课本。这并非一两位专业教师能够完成的,需要举全员之力,对整个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大纲及教材编写等进行重大调整与改革。系部教学管理、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及专业现有软硬件教学资源也都将面临极大考验。因此,不仅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教师干事创业,更需要在政策保障、制度规范、资源建设、教研调研、校企合作、培训学习等方面下大力气。
(三)各高职院校应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改革实施的制度保障
首先,应确立“1+X”证书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原则及流程。确定院系统一管理,各专业负责人负责、任课教师具体落实、学生辅导员予以协助的三级组织架构,明确要求在取证目录范围内开展工作。其次,细化“1+X”取证工作管理办法。结合院系实际情况,明确“1+X”工作的基本目标与程序、实施步骤、统一规范,使取证工作合理、合法,规范推进。如,强调学生自主自愿报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禁止以各种手段利用取证工作谋取不正当个人利益等。树牢风险意识,扎紧制度笼子,为改革工作的顺利稳步推进保驾护航。最后,建立改革实施具体程序。在专业调研基础上召开论证会,将工作纳入系部统一规范管理范围。各专业结合专业建设方向、学生人数、水平基础等不同特点,制订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在系部指导下按方案推进改革。鼓励有条件的试点专业将取证考点纳入教学内容中,对试点专业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反馈,重视总结经验与改革质量的后评价。
参考文献:
[1]吴炜炜.“双证书”制度在高职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探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2]赵耀.对高职学院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理性思考及存在问題的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孟强,耿玉芳.推行职业资格证书 保障学生就业畅通:对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4).
[4]饶玉婕.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制度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6(32).
[5]徐凤,李进.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及试行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
[6]赵坚,罗尧成.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
[7]彭逸贤,徐丽.从高职院校角度浅谈会计专业如何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J].纳税,2018(25).
[8]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9]李怀康.构建高职教育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3).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