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

2021-08-27 05:55陈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课堂教学课堂

陈怡

[摘           要]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于艺术视觉素养和审美经验学习这些问题,答案更多地呈现出开放的结果,解答的过程又常常表现出讨论探索的形式,结合本门学科的特点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对课堂提问艺术进行阐述:第一注重趣味性,第二力求精辟性,第三主张开放性,第四讲究留白性,从而使艺术教学真正达到较高的境界。

[关    键   词]  美术课堂;课堂提问;思维;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2-0224-02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的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时问孩子:今天老师问了你几个问题呀?孩子说:5个。那你回答出几个呀?孩子说:4个。妈妈责备孩子说:你为什么不全答出来?同样在美国,母亲问孩子:今天你问了老师几个问题呀?孩子说:5个。那老师回答出几个呀?孩子说:4个。妈妈对孩子说:你要使他全答不出来!

这个故事非常具有启发性,从中我们清楚地明白,两种教育模式的区别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存在问题意识。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逐渐替代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引导、启发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释放,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学高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新知识。由此,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对学科知识的自觉认知,将成为今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关键。赞科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审美教育因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更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影响巨大。在我看来,科学有效而充满智慧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教学中架构起师生之间思想、心灵对话的桥梁,从而达到教学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我的日常教学以中学高段学生为主,我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认为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基本知识广泛、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联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等因素。课堂上教学提问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结果。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集中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员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总而言之,我觉得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而后者尤为重要。为此,我对课堂提问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提问注重趣味性,激活思想、循序渐进

上课伊始,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身边事实、新闻入手设疑趣问,只有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接下来他们的思路才会迎着你的问题拾级而上。学生的参与程度才会高,所以教师提问第一要忌“死板”,要做到趣问。这个“趣”不仅要让学生对内容感兴趣,还要让学生身心在艺术课中得到放松和愉悦。因为人的扩散思维只有在开心、放松的状态下才能被更好地激活。所以有时为了让学生开心、放松,教师特地设计几个笑话也未尝不可。第二要忌“深”。不要学生还没整装待发,你就已经吹响战斗号角。这样只会使课堂一片死寂,到最后不得不自问自答。形式上是问题教学,实际上仍是“满堂灌”。因此教师要扮演一个引导者,讲究问题的趣味性、难易度、深广度,带着学生一步步探险,一步步向目标靠近。

例如《古人的梦想——飞天》一课中讲到中国古代民族艺术中辉煌的美术历程时,我没有直接提问敦煌的石窟壁画有哪些主要艺术特色以及敦煌艺术对此时期的美术有何影响,而是先借用了丝绸飘带,请学生猜猜摸上去是什么感覺,接着请他们说说戴在身上是否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请学生体验一下飞的感觉(注意观察飘带飞行的方向),据说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年的好运,这一举动无意间就把整个课堂气氛提升起来,在众多学生看来“无聊”的欣赏课变得和自己亲近起来。然后问学生怎样可以让我们这根飘带戴在身上更美?——自然地引出欣赏飞天视频,看完视频提问飞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引出对飞天的造型、色彩、线条等的欣赏。然后再引出飞天的起源地——敦煌莫高窟!提出“古人为什么要花巨资建造敦煌莫高窟?体现了古人怎样的观念?”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艺术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使学生的思绪被感兴趣的问题牵引,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到这里课堂气氛已经完全被激活,就等着教师传授指导并带着他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石窟壁画艺术的内涵,培养他们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当然提问方式除了趣问以外还有很多。如直接与间接提问,直接提问简单明了,学生立刻就明白教师的意图,方向性强。间接提问则是旁敲侧击,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某个问题有深刻的印象,故意采取绕弯子的方法,声东击西,问在此而意在彼,最后才显露真实意图。此外,也可尝试形象性提问和抽象性提问,形象性提问侧重启发学生的形象性思维,更富有趣味性。抽象性提问则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理解,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

二、提问力求精辟性,一针见血、点到要害

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复活》创作时说:“我的小说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教师提问也应该精心设计、合理规划才能避免平庸琐碎,才不至于出现低年级课堂中常见的“满堂问”现象。

一堂课40分钟,不能都采用问答式教学,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于课堂中的同类问题不平均用力,尽量做到前详后略,提高课堂效率。突出设问的重点应注意以下两点:

(1)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

(2)抓住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精辟的提问不仅是教师展现个人综合素养和提升威望的机会,同时也是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脚手架。例如《墙》一课,讲到中国传统建筑中墙的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着重围绕解决重难点而展开。这些问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书中中国传统建筑中两种独具代表性的墙:江南居民的马头墙和北京故宫的红墙,了解两种墙不同的艺术特点(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思考);接着通过欣赏中国园林中的云墙和水花墙,了解园林墙的艺术特点(提示学生从墙头、墙体、窗、洞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最后让学生欣赏各类文化墙和居家设计的背景墙,思考如何将墙的设计元素引入生活中,美化人们的生活。这样一种递进式的提问也是学生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

三、提问主张开放性,开发思维、训练智慧

就如贝斯特在《教育的荒地》一书中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头。”所以教师的目光不能只停留于本门学科,不能只求解决所提问题的疑惑,只重结果却轻过程。而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和智慧的训练,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尤其是新课改后很多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更为广阔。

如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我往往要求学生结合文学知识进行欣赏评述。如张大千的《春水归舟》中“春山迎面奔来,云烟满目”使人精神一振。我让学生用一句诗来进行概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打开《寒江独钓图》时,我要求学生用一首诗来描述此画的意境。此时学生都会联想到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的提问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更让他们掌握了中国画的欣赏要领——意境。

四、提问讲究“留白性”,鼓励思考、拓展想象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如《寒江独钓图》只画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即使如此,却能给欣赏者提供一个深远的意境,让欣赏者去思考,去补充发挥,构成欣赏者与作者共同的情感碰撞与交流。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整堂课都充斥着提问,而不给学生留下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回答,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求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没有关注到学生由于经历和情感的差异对作品的理解不尽相同的事实;或者很少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及独立思考。这种不“思”只“答”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同化和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总之,美术是具有研究性的艺术,研究与问题又总是不分家的,对于一件事物进行没有问题的研究是空的研究。学校教育在其他学科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受到重视。但在美术课上,由于许多教师过于看重美术技巧性的学习或知识技能的传授,甚至把美术课单单看成一门技术课来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了绘画工具,因而问题意识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充分体现,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这意味着,在美术课中没有问题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或只有教师一方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也是不正常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在美术课当中找到乐趣,找到自信,学得活、学得广、学得深,使美术教育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兴.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M].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5-07.

[2]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世界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文库第二辑《课堂教学中的回答与讨论组织技术方法》[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12.

[3]林正范,贾群生,任顺元,等.新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改变[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0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艺术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纸的艺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