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集中隔离点的消防安全探讨

2021-08-27 04:52樊晓辉
消防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新冠肺炎疫情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出现了大量利用既有建筑集中隔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这种场所大多原来为宾馆、体育场馆和学校宿舍等建筑,做好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隔离点;消防安全

一、集中隔离点火灾成因

(一)用电管理不合规

秋、冬季,在建设和使用的集中隔离点内往往使用大量的用电上千瓦的设备,如“热得快”、电磁炉、电水壶、电暖器等,有些场所为了便于使用和操作,出现了私自拉接电线的现象,设置漏电保护器选型不符合要求,存在较为突出的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规范的现象。同时由于临时集中隔离点都是临时组建的,相对人员配备较为紧缺,未设置专业的电工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有的在此居住的人员安全用电意识不强,使用临时用电插座、插排放置在床铺、木质桌椅上充电和使用电气设备,如果疏忽管理,很容易引发火灾,甚至有的设备内部装有锂电池极易引起爆炸,发生火灾后影响较大。

(二)致灾的物品大多为易燃可燃物

造成火灾的三要素是点火源、可燃物、助燃物三个必然条件,由于集中隔离点大多由人员密集场所改建而成,该场所前期大多为宾馆、宿舍、体育场馆等场所,这种场所当时为了提高装潢水平,大多数顶棚、墙面使用木材、塑料、装饰织物等可燃材料进行装修,甚至使用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这种场所极易因为使用装修材料不合格发生火灾,火灾中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造成人员疏散困难,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同时给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建设改造设计不合规

有的地方新建、改建的集中隔离点,因时间紧、任务重,建设周期短,往往使用救灾帐篷、简易房等进行搭建,这种场所前期布局上往往因为受种种因素制约,造成没有预留安全的疏散逃生路线、防火间距不足、防火分隔不到位、消防车通道间距不足、未设置室外消火栓和市政消火栓及消防水源等现象,同时集中隔离点由于人员紧张,大多使用临时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疫情前在各个工作岗位时上对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了解少,造成了由于建设改造不符合防火规范,工作隔离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欠缺,一旦这个场所发生火灾,1分钟内没有及时处置,3分钟没有形成有效的灭火力量进行灭火,火灾就很容易扩大。

(四)人为失火

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人为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集中隔离点如果发生火灾,人为的因素也是占有一定比例的。人为失火经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蓄意纵火,这类情况大多是某些人提前使用各种点火源或引发装置点燃可燃物起火,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第二种是由于人为马虎大意或者操作失误的失火,如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和隔离的人员日常生活起居中存在蜗居生活的状况,必然有不规范用火用电行为,比如忘记关闭燃气灶和高温用电产品,没有及时清理遗留的点火源或者人为吸烟的现象,都有可能是火灾引发的原因。

二、集中隔离点消防安全现状

(一)消防意识仍需加强

这些年来消防宣传工作开展的力度很大,宣传内容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促使我国人民杜绝火灾发生的意识不断提升,但是由于集中隔离点建设周期短,工作人员工作繁重,造成对消防安全的忽视,导致出现这些情况有表面的原因和内在的原因。从表面上看,由于集中隔离点是为了隔离发热和发烧的病人而建设,大多为了符合医学防护措施,比如使用负压、洁净的要求较高,从而忽略了建筑构件、装饰材料、逃生设备等方面的国家设计标准;从内在原因来看,集中隔离点场所的建设单位和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单位对发生火灾后,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引起的社会动荡没有放到较高的位置去看待。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有的集中隔离点存在构建严格的医疗救治体系,却忽略建设消防安全体系的问题,甚至有的集中隔离点无针对性的灭火预案,发生火灾后给消防救援机构带来很大的负担。

(二)国家标准消防设计缺失

集中隔离点是新生事物,截至目前,相关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去学习和参考借鉴,只能参考相关建筑物的国家技术标准进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消防车道等设计。因目前基层消防救援机构监督检查人员检查该场所没有相关的标准依据,不仅造成了部分国家规范上的空白,还导致了该场所有火灾隐患存在,如建筑内隔离人员居住布局、配套设施的建设、应急救治的医疗用房等房间的布局不合理问题,考虑到使用面积有限造成消防救援场地、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设置存在弱项,违规使用、存储强氧化剂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象等。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拿不出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资料供设计者和施工者进行学习参考造成的。故应急管理部消防局在2020年2月19日下发了《关于转发集中隔离点消防安全要则的通知》,这一指导性通知弥补了上述缺憾。

(三)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

集中隔离点在改建和建设的初期,由于在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的督促和指导下,起初配置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已经到位,但是在集中隔离点投入使用后,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居住者往往忽视这些器材和设施的存在,有的将配置的灭火器挪作挡门的工具,有的场所甚至出现灭火器软管破裂,放到犄角旮旯;设置的火灾应急照明灯日常查看不及时,造成使用没有多长时间就出现照明时间不足等现象;设置的室内消火栓内放置生活杂物、缺少水带或水带未使用加固铁丝和卡箍进行再次加固,更有甚者室内消火栓缺少手轮等无法当场使用等问题也很常见。这类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由于建筑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无法及时进行初起火灾扑救处理。出现以上问题就要求集中隔离点的管理者要严格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的维護管理》(GB25201-2010)的相关要求,定期按照自身管理,由管理者和使用者查看和保养配置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将此项工作落实到实际中去,确保发生火灾后集中隔离点的人员能及时疏散,扑灭初起火灾,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安全疏散管理有所疏忽

集中隔离点不仅要关注隔离人员的健康,还要关注隔离人员的人身防火安全意识。而集中隔离点本身就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地方,火灾一旦发生后易出现大量疏散和转移时的人员被困、冲撞、踩踏等现象,且这种场所内居住的大多数为弱势群体或身体不适人员,疏散起来难度较大,极易造成因人员疏散困难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这类场所编制的疏散预案有的存在从网络摘抄进行拼凑的现象,甚至询问组织者最近的疏散通道都不知道,这样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转移和疏散人员困难的现象。

三、提高集中隔离点消防安全的措施

(一)消防安全教育和指导工作仍需加强

集中隔离点投入使用后,要及时开展消防知识的宣讲活动,进而传播突发火灾扑救情况下处置和逃生知识,以及如何查找火灾的诱发原因等,让这里管理者和居住者打下坚固的安全防范地基,否则由于这里的管理者、居住者不会查找问题,遇到突如其来的火灾后,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不知所措,会延误最佳处置时机,这样即便我们这些消防救援机构工作人员再怎么开展检查,仍然会造成防控火灾的困难问题,甚至有时会因为隐患的存在诱发一些火灾事故的发生,造成影响。我们消防救援机构要在属地政府的指挥下,与行业主管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开展对集中隔离点的排查检查,督促他们建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典型性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确这些单位工作人员的各岗位的职责,让他们从内心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负什么责任,这样单位就能够自身积极主动开展检查,处理一些他们能够处理的问题,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向消防救援机构进行汇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社会媒体加大消防宣传力度,从各个方面落实消防安全教育,这就需要展开铺网式宣传教育,通过农村大喇叭、手机短信、互联网平台、手机App软件、城市云平台等渠道宣传各类消防知识,提高集中隔离点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而且我们要针对每个集中隔离点的特点适当修改宣传教育的侧重点,如隔离点的医护工作者、安保人员、保洁人员、被隔离人员需要密切关怀,让他们会报警、会疏散、会逃生,做到“小火会用室内干粉灭火器,大火会用室内消火栓”,会使用场所内配置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面罩、重点关注集中隔离点的疏散通道找寻、用火用电的管理、电气线路敷设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所有人打造更加安全的集中隔离点。

(二)优化消防防火设计

目前针对集中隔离点的消防规范存在不足,我认为需要专业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对于建筑的耐火极限要求不应低于二级,选址与易燃易爆场所不应小于50米。被隔离人员居住的房间不宜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室内,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监控电气火灾的发生。如果有些拿不准的问题必要时可以申请专家论证,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对电气线路的敷设、装饰装修、建筑布局、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消防设计等问题的合理设计,确保各方面不存在设计缺陷,同时消防救援机构在监督时发现消防设计不合理问题及时向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进行汇报,共同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加强消防监督监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大消防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消防救援局下发的《集中隔离点消防安全要则》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对集中隔离点的“三区两通道”(三区为洁净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两通道为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的检查,保证这些通道和区域的畅通和分隔到位,对防火间距等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消防救援机构还要加强消防监督指导工作,督促集中隔离点进行内部消防管理。集中隔离点在消防救援机构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明确专人定期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充分利用建筑内的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内部情况,如果设置自动消防设施要落实消防控制室24小时值守,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集中隔离点要组建微型消防站,由管理、保卫人员兼任队员并明确其职责,配备必要的灭火和通信器材,能够扑灭初起火灾。

(四)完善火灾应急预案

消防工作不仅要预防火灾的发生,而且还要在火灾发生后能将人员迅速疏散和将火灾迅速扑灭,这就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符合自身特点的火灾应急预案。预案制定前,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考察集中隔离点的总平面布局,根据各房间和设备用房的使用用途,疏散通道、建筑消防设施的位置等建筑和设备自身特点,合理安排进攻路线和处置措施,安排单位各个工作岗位业务骨干担任灭火组、疏散组、警戒组、后勤组等组建预案中单元组的工作人员,量身定做自己的火灾应急预案,在内部完成预案审核后上报给消防救援机构,消防救援机构审核完毕后,每周组织一次演练,确保关键时候能够发挥效用。

四、结语

综上可知,集中隔离点的消防安全是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针对当前集中隔离点场所在消防方面的各种缺陷,消防救援机构应加大对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同时有关部门应尽早出台针对集中隔离点或突发事件的建筑物的国标和行标,保障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Z].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S].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集中隔离点消防安全要則(应急消〔2020〕61号)[Z].2020-02-27.

作者简介:

樊晓辉(1981.05—),男,汉族,河北邢台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消防监督。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新冠肺炎疫情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浅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