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在语文教学中的艺术运用

2021-08-27 04:43李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语文教师

李颖

[摘           要]  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厌学的状态也随之出现。要改变此状态,就要让学生开动脑筋,打破学生脑海心潮不应平静时的平静,“溅”起学生思维的朵朵浪花。运用“激”的教学艺术,激疑﹑激思、激趣、激情,让学生“思如泉涌”“纵横驰骋”,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行之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激”;艺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2-0096-02

语文一直被称为基础课,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奠定学生将来发展的基石。然而语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并非如教师期望所愿,往往出现学习时间越长,语文学习热情越低,尤其是职校语文教学,学生厌学,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上这位教师在讲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的“徐趋”一词时,在黑板前弯下身,双脚快步向前移动,模仿了一种老态龙钟的姿态,在学生惊诧与笑声中发问:为何“徐”?(——腿疼)为何“趋”?(——表敬)接着又说道:“触龙腿上有风湿性关节炎,所以只能慢慢走。”学生点头赞同。这是什么?这就是该教师尽量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技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理解能力的教学艺术。我们在本文中称之为“激”的教学艺术。

一、“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艺术

第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制约,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唯有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激”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并借此克服诸如唯父母是从、唯师者是从等消极被动思想,将渴望求知的愿望化为扎实的实际行动。

第二,从年龄特点来说,中职生处于花季年龄,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目前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机制下,这种欲望尤为强烈。他们期望不仅知道“是什么”,更希望知道“为什么”,要求拓宽知识领域、加深知识。而在教学中运用“激”的方法,正是能迎合学生寻根究源心理特点的一种方法,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思路,互动、互为,以求达到“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

第三,从职校语文学科要求和教材特点来看,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写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这些对语文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记的方式很难满足中职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需求,采用“激”的教学艺术,易营造波澜迭起的氛围,也易于引导学生层层推进,进行逐步深入的探索。

二、“激”的艺术运用

激,从它的“可激点”来说,既可以激疑﹑激思,又可以激趣﹑激情。为了说清道理,下面逐一说来。

(一)激疑

即教師要让学生生疑﹑有疑﹑善疑﹑敢疑,当然不能是无根据的瞎猜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起跑线”和“助跑器”。那么,如何“激疑”呢?当然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我认为“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激疑”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在拨云扫雾中充分享受探究课文的欢乐。我教《荷塘月色》时,甲班教学双方都没有去问“为什么”,结果整堂课一个“疑”也没有,课堂气氛沉闷。轮到乙班教学此文时,我采取了步步设疑的做法,结果在全文发现了几十个“疑”点。如文章开头为何要从心情写起,而不从“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写起呢?作者为什么要写采莲?与此同时,又针对有学生提出的“作者既说‘心里颇不宁静而荷塘月色却是宁静的,两者是否矛盾”展开讨论并取得一致认识:两者不矛盾。因为作者是因不满现实又找不到解脱的办法而“心里颇不宁静”,而眼前弥漫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清香、闪电般的荷波,清新自然,如诗如画;那月光泻下的轻雾、弯弯的杨柳,扑朔迷离,如烟如梦,作者为之陶醉并感受到片刻的宁静。经过这么一分析,学生有拨云见日之感。在求同存异的讨论过程中,气氛活跃,人人对课文蕴含的深意均有所悟,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激思

何谓激思?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很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地克服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必须给学生挑选这样的智力任务,让他使足力气,集中注意,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认识未知的东西,使他取得成绩。”教师的技巧在于,不要把这些东西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而是作为一项脑力劳动任务让他们去解决,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种能力只能在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才能得以提高。

首先,教师可以布景设辩,激发思考。可从课文中寻找适合语文活动的材料,“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课文的各个角落”,挑选出课文中需要学生深入思考的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巧妙创造。其次,教师也可以指点关键,激发思考。当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处于焦灼、思路混乱,或者“原地画圈”,不能推进的时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参与进来,提示关键性的信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还要学会留下空间,激发思考。因为课堂教学中,没有一项活动与“思”相分离,而“思”的能力也只能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方能得到考验和提高。

总之“有法而无定法”。可以讲授新课前精心准备“导语”,妙语迭出往往能令人心神一振,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迅速引导他们进入新的求知领域;授课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吟一首古诗,讲一点典故,往往会成为“激浪之石”“鼓浪之风”,给学生以启迪;教授结束指导学生抄一两句有关的名言警句往往有“课停意不尽”之效。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激思”,疑难问题,文章主旨应是“激思”用力之处。

(三)激趣

古人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歌德也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要使学生“乐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兴趣”这一因素。有一位老师的研究课就体现了这一点。他在布置学生写作时,从学生喜欢蚕宝宝这一爱好入手,从粉笔盒中取出几片桑叶及附在上面的几条春蚕,要他们以蚕为话题展开联想,结果学生兴趣大增:有的想到丝绸,有的想到养蚕女,有的想到丝绸之路,有的想到作茧自缚﹑故步自封,有的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结果题为《春蚕的联想》的小作文,在一节课不到的时间里就出色地完成了。

我认为,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重温心理学的下列观点是必要的。

第一,兴趣由需要产生。学生都希望自己出类拔萃,成为强者,教师就应想方设法满足这种能转化学生动力的“需要”,有时个别辅导往往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二,兴趣有赖于得到某方面的成功。学生在写作﹑测验等活动中的点滴进步或长处得以肯定,收获了果实,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往往会兴致勃勃,劲头十足。第三,兴趣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学生缺乏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开口、动手就是“差错”“洋相”,被人哄笑,兴趣就无从谈起,反之,若能言善辩,出手成文,则兴趣骤增。第四,兴趣还来源于实现远大理想的热烈追求。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不断培养并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中体会语文天地不尽的兴味。

(四)激情

何谓激情?即在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和积极﹑健康﹑美好的思想感情。有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才会主动、积极,使优秀者追求精益求精,中等者易于快馬加鞭,落后者立志急起直追。培养学生具有这种健康﹑美好的思想感情是德育的需要,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那么如何激情呢?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好激发学生的感情。如《乡愁》中所抒发的浓浓的爱国思乡之情;《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那瑰丽神奇﹑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雨霖铃》中那缠绵、美丽的离别之情;《背影》中那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等。通过激发,让学生在“美”的环境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潜移默化,培养高尚的情操,使思想深化和感情升华。

其次,教师还可以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掌握一定技巧,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将学生带入意境,教师融之以情的范读,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优美、语言生动的美文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读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直接感受作品的内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都是可以运用朗读来激起学生美好情感体验的。语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的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了解文章中作者传达的情感而受到感染,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细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

三、运用“激”的教学艺术必须注意的要点

第一,“激”从方式来说,既可以“正激”(即从正面鼓励、激发学生),又可以“反激”(即用“激将法”等从反面激发、驱使学生),还可以“正反合激”(即从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

第二,“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之一。

第三,“激”要掌握火候。要为理解文章主旨服务,侧重于文章的重点﹑难点。

第四,“四激”也并非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互相依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领会“激”的内涵,掌握“激”的教学艺术,发挥“激”的作用,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体会学习的乐趣,行之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这样写道:“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效果最好,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费文焕.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激励艺术[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7):20.

[2]肖兵.语文教学中的激趣艺术[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2):98.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艺术语文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纸的艺术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