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芙娜
摘要:埃斯特尔·乔根森(Estelle Jorgenson)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终身教授,也是当今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哲学家。其早期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学与音乐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后期,她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音乐教育哲学与音乐教育伦理学等方面。她至今已出版多部专著,并在北美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同时,乔根森还担任美国《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Review》(音乐教育哲学评述)和《Counterpoints: Music and Education》(对位:音乐与教育)等重要学术杂志的编辑工作至今。
关键词:变革 音乐教育 埃斯特尔·乔根森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177-03乔根森在2001年提出了辩证音乐教育哲学的观点,而这时也正是音乐教育哲学界的两大阵营“审美”和“实践”争论不休之时。乔根森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和研究经验,对音乐教育哲学形成了独特的关注视角,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辩证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同时,乔根森对于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也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音乐教育变革》(Transforming Music Education)一书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该著作凝聚了乔根森在音乐教育领域多年研究积累的成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于音乐教育的未来愿景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泛音乐教育的观点,提出了不能只单纯注重音乐教育的音乐性和艺术性,更要加强音乐教育的文化性和社会功能性。这一研究观点也与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以美育教育立德育人,培根铸魂的观点相类似。因此,对该著作的研究和探讨也对当下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一、音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可以说是音乐教育研究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关系着学校教育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应该不断地进行革新。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人们十分重视科学,计算机、外语和文学类的教育,将这些学科看成是“基础性”的教育。诚然,这些学科是升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而且这些学科也被看成是基础的社会技能和未来的谋生工具。因此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都对这些学科的教育十分重视。反之,像音乐教这类不在升学考试测试范围的科目,就常常被忽视。在学校中,音乐课被占用,或被取消的现象司空見惯。
然而,这是一种狭隘的教育。乔根森指出,当一个社会只重视基础技能教育,盲目的崇拜科学,而缺乏对思想和文化的反思,其教育的目的就变得功利性且工具化。在这种狭隘的教育观下,文化和道德伦理终将被忽视,社会的价值观也将变得粗俗和扭曲。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依赖于公民的教育。现代的教育应当是全面且自由的,使得学生能够在智力、体力、精神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平衡的发展。
19世纪以来,音乐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一直被作为辅助学科,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只注重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实践性,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文化性和社会伦理性。然而,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哪种音乐都蕴含了独特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性,教育是从根本上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因此,现有的音乐教育应该作为通识教育中重要的文化教育,从教育的性质和目标进行一次大的变革,以文化性和社会功能性为根本,并且同时兼具审美性与实践性等音乐艺术属性的泛音乐教育观。
二、音乐教育的文化性
在乔根森的观点中,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是人类对于社会发展的认知和反思,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音乐教育观中,大多是“纯音乐观”,只注重音乐活动,以主动音乐实践或被动聆听为主,忽视了音乐与社会文化历史等外部环境的联系。这一问题也存在于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普遍存在“只注重实践,不注重理论”的现象,认为音乐教育中的哲学、历史、文化等理论,在具体的音乐教育实践中由于客观条件等各种因素很难实施,因此也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忽视了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与音乐教学实践的紧密联系。然而,在世界教育向着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如果音乐教育中忽视了文化,就会限制音乐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会限制音乐教育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最终使得这一学科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其学科地位也将被边缘化。
将“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已经成为世界音乐教育未来发展的共识。目前,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已经将“音乐作为人类的普遍文化现象”的界定引入到音乐教育中,并在20世纪末出台的《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明确提出“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也提出“作为音乐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我们必须担当起对我们某些人来说是新的使命,让学生对音乐作世界范围的理解,各种现象将帮助他们领会各种音乐, 并理解世界其他文化, 也有助于各种社会成员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的音乐”。在2011版的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 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然而,在具体的音乐教育实践中,这一观念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乔根森强调,若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正确的理解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一门综合的教育,也是一门跨学科的教育,其中包括了音乐、教育、历史、哲学、宗教、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音乐学等多种学科,音乐教育中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因此音乐教育应注重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播,避免“纯音乐”的音乐教育观。其次,要将音乐的文化教育纳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针对音乐的历史、哲学、美学、宗教、政治等多个方面,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设立系统的课程。在音乐教育中,倡导全方位的音乐学习,把语言的、经验的、直觉的、情境的、鉴赏的、伦理的音乐思维和认识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也要将音乐教育置于全球化的研究视野当中,避免种族或地域中心主义,采取包容的态度面对不同种族、语言、宗教的音乐文化,建立全面的音乐教育文化观。
“As a microcosm of general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provides a window into what happens in educational generally. It also can be an agent for change not only in education but also in the wider society. The arts are important ingredients of cultural life, and education fundamentally involves th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This link has been recognized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the idea has persisted to our day. As a means of enculturation, education is fundamentally about the arts. They, along with other instrumental school subjects, are among its basic elements and have been so throughout recorded history”.
翻译为:“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户,得以窥见整个教育的现状。同时,不仅在教育方面,甚至是在更广泛的社会方面,音乐教育也成为了不断变革的媒介。艺术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从根本上涉及到文化的传播和转化。这种联系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认识,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熏染的手段,也包括器乐学习的课程,都是音乐的基本元素,并且在有记录的历史中一直如此”。
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就要将文化置于音乐教育的核心。回顾音乐教育的历史,从格里高利圣咏到当今的网络音乐,每代人都针对其所处的特定时期和地域对音乐进行教育和文化的更新,而这种更新也构成了音乐、文化以及社会变革的种子。在我们这样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时代,推动音乐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强调音乐教育与文化之间的持久联系,这一联系为转变教育模式提供了基础。
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就已经指出音乐教育对于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柏拉圖在《理想国》中,还借苏格拉底的口特别强调:“音乐教育之所以比其他的教育重要得多,是因为节奏与乐调有着最强烈的力量,能够浸入心灵的最深处。一个真正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在他的心灵里会有一种内在精神状态的美,表现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会有一种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这表明音乐教育在整体教育中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忽视音乐教育会降低整体教育和社会文化的质量,因为教育是传承文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音乐教育也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和提升国民文化修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社会功能性
在乔根森的阐述中还强调,音乐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音乐和音乐教育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功能属性。为了促使社会积极发展,音乐教育应当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坚持音乐育人,音乐树人。在这一问题上,东西方的古代先贤们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国音乐教育历来聚焦于伦理教育和性格培养,而不只是注重演奏技巧或音乐理论知识的发展,音乐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六艺之一,而孔子的《论语》中也记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并提出“乐德合一”“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认为音乐对于人品格修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受到19世纪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康德提出了“审美实质”的理论,认为“审美判断既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而是由人的想象力创作出来的,是一种高于经验自然的创造。这一观点认为美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的感觉,与人类本身和道德伦理无关,进而也剥离了艺术教育与社会、伦理、政治和历史等因素的关系。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西方自律论美学甚至提出了“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这也导致了音乐教育向“纯音乐”的方向发展,使得近代音乐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更趋向于音乐技能或音乐理论教育,忽视了音乐教育中的社会伦理性。虽然雷默提出了“审美音乐教育”的观点,但这里的“审美”更多的是指“审美经验”,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与康德的美学思想十分近似,也正是这一观点被支持“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学者们所极力诟病。
“Each generation needs to renew education and culture for its particular time and place—its Janus faces to the past and future—and this renewal constitutes the seeds of musical, cultural, or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In times of great uncertainty and change such as ours, this challenge to transform music, education, and society seems especially daunting”.
翻译为:“每一代人都需要更新教育和文化以适应其特定的时代和地域——它的两面面向过去和未来——而这种更新构成了音乐、文化或社会变革的种子。在像我们这样充满不确定性和变革的时代,改变音乐、教育和社会的挑战似乎特别艰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应该不断地进行革新。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人们十分重视科学、计算机、外语和文学类的教育,追求标准化课程、应试型教学、与考试分数挂钩的绩效型制度等所谓科学化的,可量化的教育方式,将这些教育看成是“基础”性的教育。一方面,这些学科是升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另一方面,这些学科也被看成是基础的社会技能和未来的谋生工具,因此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对这些学科教育十分重视,而音乐教育则一直处于学校教育中的末流地位,这也使得音乐教育中所蕴含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这是一种狭隘的教育。当一个社会只重视基础技能教育,盲目的崇拜科学,而缺乏对思想和文化的反思,其教育的目的就变得功利性且工具化。在这种狭隘的教育观下,文化和伦理终将被忽视,社会价值观也将变得粗俗和扭曲。
强调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属性,注重音乐教育的伦理教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音乐教育的主流思想。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然而这也带来了许多尖锐的国家和社会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摩擦、贫富差异、种族主义等等,这也使得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伦理教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不应该成为追求经济效应和利益的功利性的工具,而是应该用来塑造学生的优良人格、幸福生活、伦理品行等积极向上的社会品质。
四、结语
现有的教育体系对音乐教育的认识相对狭隘,音乐教育不仅是美育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音乐教育变革》(Transforming Music Education)一书中,为我们绘制了理想的音乐教育蓝本。音乐教育的变革应当是在音乐性、文化性、社会功能性等音乐教育的重要属性之间建立起一种互惠的关系,将美学和艺术相连,形成综合的音乐教育,并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Estelle R. Jorgensen. Transforming Music Education.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