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特性比较

2021-08-27 06:21林静
公关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中国日本文化

林静

摘要:中日两国在近代历史发展上的巨大差距是因两国与西方世界发生了碰撞、交汇后所走过的不同路径引起的,但这种不同路径的选择又是由其民族传统的观念和与之相伴随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归根结底在于中日两国文化的基本差异。从中日两国的历史发展比较各自文化的基本特性。

关键词:中国 日本 文化

1.引言

从日本全面以中国为师的“唐风时代”,即公元7世纪中叶后算起,到中国学生以日本为师的公元19世纪末期,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这中间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两国之间的交流陷于停顿,但直到日本明治维新前,两国都落后于西方,日本还落后于中国,即中国和日本近代化运动的起跑线可谓相差无几,两国都是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开始了奋起自强的近代化运动。但此后,两国发展水平差距却一下拉大。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而中国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圈子里徘徊,直到改革开放后这四十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但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仿佛都是在中日两国间与西方世界发生碰撞交汇后所走过的不同路径引起的,但真正让我们容易忽略的是打下这近代化路径桩基的文化因素。所谓文化是指某人类团体特有的由父母到孩子,由祖先到子孙通过学习所传承下来的行动及思考模式上的固有的样式。其本质是由传统的观念和与之相伴随的诸价值观构成。对比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特性不难得出结论。

2.中国文化的原生性和继续性

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圈为东亚文明圈或者说“儒教”文明圈、西方基督教文明圈、西亚-中东的伊斯兰文明圈及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圈。其中,从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大、成果最辉煌、影响最深的东亚文明圈的核心-“儒教”这个文明是由中国发起,并在中国形成。中国作为东亚传统文明的轴心对其周围各国都给予过影响。

中国文明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期发展中,在东亚这块土地上,与大自然斗争中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明独立自主地创造出独特地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所谓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形成其基本雏形,经过秦汉最终固定下来。以后虽然到宋明两代有所变动,但并没有脱离原来的范围。这种文明由于是独立自主地形成的,所以被称作“原生性”或“创造性”。这种文明一旦形成和固定,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同周围的不同的古代文化、或不同的文明圈的文化交流、对峙、发生冲突时,能够发挥其强有力的主导性和自主性。关于中华文明的这种特征,英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尼德汉姆作了如下阐述:中国和西方邻国之间的往来和融合要比想象的多,但中國思想和文化中基调的东西并没有被显著地中断,仍保留其自发性。

中国文明的自立性特征不仅表现在其原生性,另外还表现在其连续性。在世界各原生文明中,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势利强大,虽然和不同文明及文化要素邂逅发生过各种各样的碰撞,但中华文明的主体和基本构成没有什么变化地继续发展下去。唐代学者杜佑说:“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饮血焉,有巢居穴处焉,有不封不树焉,有手抟食焉,有同姓婚娶焉,有不讳名焉。中华地中而气正,人性和而才惠,继生圣哲,渐革鄙风”。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600年,到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在隋唐时期中华文明的传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清两代少数民族成为皇朝最高统治者,但也被强大的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中华文明同化,这些朝代都是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近代虽然饱受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蹂躏,但中华文明的主体没有变,而且一直没有中断。一部《二十四史》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梳理历史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具有惊人的强大的同化力,这也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原生性和继续性。

3.日本文化的多元性

3.1开放性和主体性

日本文化可以说是继发的、吸收的文化。继发的、吸收的特征带给日本文化开放性和主体性。和中国文明的原生性和继续性相比较,不难看出日本的传统文化开放性和周边性成为其特征。日本自古以来作为周边文明,长期孤立发展。古代的日本作为位于亚洲东部的孤岛,独自使自己的文化发展。日本农业文明的产生比欧洲,中东、印度、中国落后几千年,如果没有外来文明的话,日本文明的发展和现在该是完全不同的状况。到公元前3世纪,在日本列岛土著文化的绳文文化持续有8000年左右,是原始的采摘文化和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但是封闭于日本列岛的日本人的祖先在旧石器文化阶段原地踏步的长时间里,大陆的汉民族早已迎来了金属文化的时代,并形成了强大的国家。汉民族向四周的发展惊人,其余势影响到日本列岛,给日本带来了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大陆水稻种植圈的民族带着金属器具登陆到日本列岛后,日本很快由原始的采摘文化进入到水田农耕阶段,由旧石器时代飞快地进入铁器和青铜器并用时代,出现了辉煌的弥生文化。由绳文文化和弥生文化的“混血”形成了日本民族。到弥生时代因远远先进于自己的大陆的外来文明的浸透而被中断。由于日本的绳文文化和大陆文明的落差,日本对大陆外来的先进文明,以垂直的姿式毫无抵挡的逐一吸收。通过吸收外来文化,日本列岛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具备了开放性这一特征。正是由于日本文化的开放性,日本把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南蛮(主要是葡萄牙)文化、红毛(主要是荷兰)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等都吸收到自己的国家。其中,公元645年在大化改新前后对中国隋唐文化的吸收,1868年在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欧文化的吸收,及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是日本外来文化吸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时期。

但是日本文化并不是只具有单纯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开放性,它同时还有消化、改造吸收到本国的外来文化使它日本化的主体性。日本外来文化的吸收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在考虑到现实的必要和其可能性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学习。所以可以说日本文化具有主体性这种特征。作为日本文化的主体性首先可以举出的是吸收外来文化时的主导性。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日本只吸收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公元7-8世纪,中国不仅是古代亚洲文明的中心,还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日本移入中国隋唐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公元18-19世纪,欧洲作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成为近代文明的中心。日本从欧洲输入近代学术和思想,移植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作为世界现代文明的模型,成为世界各国向往的国度,日本又快速吸取了美国的议会民主制和管理科学,并普及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日本文化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吸收过程中的有选择性。日本总是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而且只吸收对本国有益的、适合本国的文化。在古代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中,日本引进了隋唐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却拒绝了日本人难以接受的科举制和宦官制。中国的科举制对于人才的选拔是好的,但不适于日本故有的身份制和世袭制,所以日本放弃对科举制的吸收。

3.2融合性和混杂性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之三在于其融合性。在外来文化的吸收中,日本并不是机械地直接吸收,而显示出其较强的融合性。日本在对外来的文化进行改造融化的基础之上使它日本化。通过对汉字的改造,形成了日本文字。即以汉字的草书为偏旁创造了平假名,以楷书为基础创造了片假名。对从大陆传来的佛教也加以改造,把日本的固有思想加入其中,成为“现世佛教”。此外,从中国吸收了儒学思想,但把以“仁”为中心的儒学思想改为以“忠”为中心的日本儒学,并效力于天皇制。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之四是其对固有的传统文化的保守性。起源于中国却由于战争而失去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如茶道、花道、宫廷音乐、舞蹈等在日本却丝毫未动地被保存,并发展起来。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给日本文化带来了混杂性。在日本的文化中古今、和洋的文化要素并存于统一体系中。从明治文化来看基于传说的“神的子孙”的天皇作为政治、宗教的权威而存在,同时作为近代范畴的议会也在起作用;现在的日语除了汉字以外,还包含数十个国家的外来语,有人断言,再经过一二百年,日语中有一半乃至70%要由外来语构成;从信仰来看日本人在信日本的神的同时还信中国、印度乃至西欧的神;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既有和室、和服、和食、邦乐等,又有洋室、洋服、洋食、洋乐等。日本人每年的年中活动既有日本的传统活动也进行中国、西欧等的节日活动。总之,在生活文化各個方面,日本文化显示了其较强的混杂性。这种混杂的日本文化又被其研究文化的著名专家加藤周一称为“杂种文化”。也有的称之为二重文化、混和文化、混血文化或合金文化。

4.结论

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内含多个“模式”,或是由多个模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类可能产生的行为范畴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或受到重视。因此人们应根据文化发生的来龙去脉来评价文化现象,而不能只偏重文化特质,即个性的分析。文化是千年的不死鸟,文化是天地间的一盏长明灯。我想,从以上文化的比较不难看出在很重要的成分上,中日两国不但近代化路途中所表现出的两国间一眼能察的相异性是由文化决定的,两个民族间所表现出的趋同性亦是由文化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胡平.中日文化的历史吊诡[J].粤海风.2005年第3期.

[3]铃木孝夫.言葉と文化[M].日本:岩波新书,1999.

[4]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中国日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探寻日本
谁远谁近?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日本神社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