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言“头”的联想语义场的语义初探

2021-08-27 02:40陈欣然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引申义本义

陈欣然

摘   要: 以多义词“头”的语义系统为研究对象,收集南京方言中“头”的常用口语词汇。依据语义学理论,从“头”的本义出发,分析“头”的本义、引申义、虚指义及典型实例,探讨了“头”在南京方言中的各种功能和用法,分类梳理“头”的尾词结构,进而尝揭示方言中“头”的构词能力及其语义层次关系,并综合考察“头”的联想语义场。

关键词: 南京方言   “头”   本义   引申义   虚指义

南京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交汇处,屡经战乱,南京的居民构成多次发生大幅度变化,导致南京方言多变的发展历史,形成南京方言的特殊局面,即内部差别大,原有方言特色减退,北方话成分增多[1]。

在南京方言里,“头”的用法较多,语义丰富,具有典型的方言特色。本文以“头”的常用语义为例,介绍“头”的联想语义场在南京方言中的一些用法。

1.头的本义

《说文解字》:“头,首也。”头的本义是脑袋。“头”是一个多义词,其包含的义位如表1所示:

以下方言词语,语素“头”都用其本义。

1.头滴心:指头的顶部。

2.猫头鹰:指鹰的头部特征。

3.猪头山:比喻人肥胖,脸如猪头。

4.鸡头米:即芡实,俗称鸡头,是一种植物。果实呈圆球形,形状像鸡头。

5.猪头肉:用猪头卤制而成,一种南京特产。

2.引申义

“头”的词义引申是综合式的,有辐射引申和连锁引申两种方式。“头”从本义可以直接引申出若干个引申义,引申义也可以继续引申,产生新的词义。

“头”在空间位置上,可引申为身体其他部位的顶端或前端、物体的顶端或前端;从本义可引申为头发与发式、头脑思维及与头形状相似的物体;从功能相似可引申为人的地位或直接代指领导性角色;根据隐喻,“头”由空间范畴引申到时间范畴,用来表示时间概念,如事情的起点或终点、开始或结束等。

2.1“頭”的本义引申

2.1.1指身体某个部位的顶端或前端。

头位于人体的上部。在空间位置上,“头”可以引申为人体其他部位的顶端或前端。如:

1.磕膝头:指膝关节、膝盖。

2.手指抹头:指手指。

3.脚趾头:指脚趾。

2.1.2指头发或发式。

头发是头的构成部分,由词的构成属性,“头”可以直接引申为头发或头发的样式。如:

1.和尚头:指光头。

2.巴巴头:指老年妇女发髻脑后鬏成团。

3.蘑菇头:指形状像蘑菇一样的发型。

2.1.3指头脑思维。

头是思维的器官。通过本体隐喻,“头”可以引申为思维概念。如:

1.头稀昏:形容头脑思维很混乱。

2.头大:形容事情为难或令人讨厌、害怕,难以决定。

3.头晕:头脑不适,感觉周围在转,形容事情麻烦。

2.1.4指圆形物体。

头的形状类似圆形,可以用来表示圆形或类似圆形的物体。该类词具有附加义,添加了视觉形象,词义生动形象。如:

1.日头:指太阳。

2.芋头:芋艿的块茎,呈球形,供食用。

3.馒头云:指大朵的白云,形状像圆形的馒头或棉花。

2.1.5表示重要性。

头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器官,其重要性可以映射到社会地位或其他范畴上,如人的地位、价值等。基于功能的相似,“头”可以引申为人的地位或者直接代指领导性角色。如:

1.头:指领导,领导人。该称谓词一般用作口语,不用作书面语。

2.头子:强、厉害的意思。如:他在这方面是头子。

3.头大:面子大,来头大的意思。一般用作反语。如:谁像你那么头大。

2.2“头”的空间意义引申

2.2.1指物体的顶端或末端。

根据头所处的空间位置,“头”在空间范畴可引申泛指物体的顶端或末端。如:

1.笔头:指笔尖一端。

2.竹竿头:指竹竿两端。

3.扫把头:指扫把接触地面的一端。

4.浇头(儿):指在碗里盛好的面条、米饭等上面加的菜肴。

5.草头黄:指姓氏。南京话有草头黄、三横王的说法,此处指“黄”字的顶端。

2.2.2指植物上部的叶、果实或下面的根茎。

“头”在空间范畴引申为植物上部的叶、果实或下面的根茎。如:

1.枸杞头:又名枸杞芽,为枸杞顶端的嫩苗。

2.香椿头:位于香椿树枝头的茎叶。

3.豌豆头:位于豌豆苗上部的嫩茎叶。

4.马兰头:一种嫩时可作蔬菜食用的野生草本植物。

5.草头:作为肥料种在稻田裹的一种草本植物。

2.3借代义

汉语的修辞手法在词义引申中,起重要的媒介作用。用借代的修辞手法,通过隐喻以部分代整体,引申词义。头是人身上的重要部位,可以用头代指人。

南京方言“头”引申为人,指某个人、某一类人、具有某种个性的人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这类词口语色彩浓厚,在南京方言中常用。如:

1.肉头:指固执、不听话的人。

2.公鸡头:一般指小男孩。

3.癞痢头:指很难搞定的人。

4.邪头:指人霸道、倔强。

5.死人头:指人不灵活。

6.小丫头儿:指小女孩。有表示亲切的意思。

7.对头:指彼此憎恨、作对的人。

8.毛头:指小孩。

9.愣头青:指头脑简单,没有办事经验的人。

2.4比喻义

比喻引申义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不同义位的指称对象在某一方面的相像,引申出新的词义。这种引申义是带有附加成分的义位,词义生动形象。

2.4.1比喻某种人或物。

通过形象的联想,“头”可以比喻引申为某一类人。这类词在南京方言里较有特点,多含贬义。如:

1.闷头鸡:比喻不大说话、性格内向的人。

2.鸡头果:比喻小个子。

3.小头鬼:指办事不大方。

4.大舌头:指嘴巴不灵活,说话不清楚。

5.呆头鹅:指人死板,办事不灵活。

6.木头人:指脑子反应慢。

比喻引申为某物,如:

7.狮子头:南京的一道名菜,形狀像狮子头。

2.4.2指某个地方。

头位于人体的最上部和动物的最前部。在空间位置上,“头”可以引申为物体的顶端或前端,表示某个地方,具有比喻色彩。如:

1.山头:指山的上部;山顶。

2.桥头:指桥梁两端与岸接连的地方,泛指桥边。

3.屋檐头:指房顶的边缘部分。

2.4.3表示事情的起点或终点。

通过隐喻,“头”由空间范畴引申到时间范畴,表示事情的起点或终点、开始或结束等。如:

1.开头:指事情、动作等最初发生;开始、事物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步或第一部分;最初的一段或一部分。

2.尽头:指事情末尾;终点,结束的地方。

3.回头儿:意思是过一会儿,等眼下的事情办完后。

2.4.4表示物品的残余部分。

“头”可以由“事物的一端”引申出某物,也可以从整体分离出零碎的部分,表示物品的残余部分。如:香烟头、铅笔头、肥皂头等。

“头+儿”表示零碎、不完整的意思。如:

1.鞋头儿:指帮已破的鞋。

2.布头儿:指布料的残留部分。

3.单头儿:指零钱。

2.4.5表示第一、次序在前。

《说文解字》:“头,首也。”在南京方言里,头也表示第一或时间范畴上的端头。口语中常用。如:

1.头伏:指三伏天的第一个十天。

2.头一个:即第一个。

3.头块牌子:即最厉害的,指人。

4.年头:指一年开始的一小段日子。

5.月头:指一个月的开始几天。

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如:

6.头三名:指前三名。

7.头两趟:指前面两趟。

8.头几辆:指前面几辆。

2.4.6表示一个整体。

“头”加在某些数量成分后构成名词,引申表示一个整体。如:

1.三件头:三件一套的衣服等。

2.五块头:面值为五元的纸币。

下面的副词由“数词+量词+头”构成,含有次数少或时间短的意思,表示说话人想要快速完成、结束某件事。如:

3.一阵头:很快过去的一段时间。如:雨下了一阵头就停了。

4.一回头:一次就结束的事情。如:这种事只有一回头。

5.一把头:仅此一次。如:这次考试争取一把儿头过。

2.5作副词

“头”和“里”搭配做状语,此处“头”表示“先、在……前面”的意思,含“方向向前”的义征。如:

头里走:指先走、在前面走。用在前后呼应的短句中。如:我头里去,你马上来。

2.6作量词

从类别和属性两方面考虑,通过隐喻,“头”引申为表示“有头的物体”的量词,以“头”计数事物,多指动物。如:

1.一头小毛驴。

2.两头牛。

3.三头蒜。

3.虚指义

语素“头”的词义演变,有实词意义虚化的现象。通过隐喻和转喻,“头”的语义由“实”到“虚”,从单一转向多层级。在南京话中,“头”尾词用得很多,其中“头”的实词意义虚化,变成词缀,在“词根+词尾”中构成加缀式合成词,词义与原词义相近。

3.1“头”作名词词缀

3.1.1“头”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后,构成名词,有“小”的意思。

如:被头、枕头、绳头、纸头、笔头、裤头等。此处构成的名词指物件,“头”作词缀,使单音节双音化。

3.1.2“头”加在形容词后,构成固定名词。

如:

1.苦头儿:苦处、痛苦。如:他从前也吃过不少苦头儿。

2.甜头儿:好处、利益。如:尝到甜头儿就高兴干下去了。

3.1.3“头”加在动词后,构成固定名词。

如:

1.念头、话头、浇头、赚头等。

2.抬石头:几个人凑钱下馆子聚餐。“抬石头”是个固定用法。

3.1.4“头(儿)”加在行为动词后,构成抽象名词。用作“有,没得”的宾语,表示“值得”。此用法适用于口语中的常用行为动词:吃、喝、看、干、想、商量等,是南京方言中的一种典型用法。

如:

1.吃头儿:值得吃。如:这种鱼没得吃头儿。

2.喝头儿:值得喝。如:饮料没得喝头儿,还是喝茶好。

3.看头儿:值得看。如:这部电影没得看头儿。

4.干头儿:值得干,能得到好处。如: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得干头儿。

5.客气头儿:值得客气。如:跟他没得什么客气头儿。

3.2“头”作方位词词缀

3.2.1表示方位。

“头”由“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引申为“方位”,与单纯方位词搭配构成合成方位词或抽象名词,如“上头”“后头”等;“头”由空间范畴通过隐喻可以引申到时间范畴,用来表示时间概念,如“前头”“后头”等。因此,此类词既可在空间范畴内表示方位,又可在时间范畴内反映时间概念。此处“头”的意义虚化,加“头”增加了口语色彩。如:

1.里头:指里面。

2.外头:指外面。

3.前头:①指前面;②前面的时间。

4.后头:①指后部、后面;②以后,后来。

类似词还有:上头、下头、东头、西头、南头、北头。在构成方位词时,“头”翻译成普通话的“面”。

5.门里头:门以内的地方。

6.墙外头:墙之外的地方。

7.车儿前头:①车的前部。②车前方的位置。

8.车儿后头:①车的后部。②车后方的位置。

9.河里头:河道的水中。如:河里头结冰了。

10.手里头:手中。如:他手里头拿着东西。

类似词还有:城里头、城外头、山前头、山后头、乡里头、家里头、房里头等。

3.2.2表示表面。

“头”加在形容词“高”后,构成方位词“高头”,意思同普通话的“上头”,引申为“表面”。“高头”和名词搭配指物体的表面,是南京方言中一种典型的用法。如:

1.门高头:指门的表面。

2.墙高头:指墙的表面。

3.桌子高头:指桌子上面。

4.椅子高头:指椅子上面。

类似词还有:山高头、马路高头等。

3.2.3附加感情内涵。

“心/口/脑+里头”具有表达人思想情感的功能。

1.心里头:心里,心中,指心里的想法。如:我心里头有数。

2.嘴里头:①口中。如:你嘴里头含了什么东西?②指言语上的用词,含贬义。如:你嘴里头放干净点儿。

4.结语

“头”的联想语义场是一个以头的本义为核心、以语义引申和实词虚化为主要演变方式的多义词的语义范畴。

“头”的词语组合能力强,在南京方言中,使用频率高,词义覆盖范围广,具有典型的方言色彩和口语特征。该词多做口语词使用。通过辐射式和连锁式的意义引申,可和不同的词或语素结合,产生新词,构成南京方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表达。

在南京方言内部,不同年龄之间、城内各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家庭背景之间差别很大。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事物不断出现,词的概念随之变化,导致词义不断扩展。因此,要厘清南京方言的各个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张艳芬.魏晋南北朝"头"结构词汇語义考察[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3]刘顺.三十年来的南京方言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8):92-97.

[4]郭骏.二十世纪以来的南京方言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5):41-48.

[5]曹跃香.现代汉语“V+子/儿/头”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6]张冬红.词缀“子”“儿”“头”文化意义初探[J].时代文学,2008(2):186-187.

[7]朱茂汉.名词后缀“子”“儿”“头”[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89-97.

猜你喜欢
引申义本义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耐”字原是剃胡须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浅议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淑女班”军训有违大学军训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