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
[摘 要] 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积极回应时代呼唤的创新、发展和升华。首先应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和思想内涵;从国家政策形成的创业大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使命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医学类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仍存在整体发展缺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缺乏协同联动、项目成效缺乏长足发展等问题。应注入加大思想动力,为创新创业教育厚植土壤;构建共建合作共赢之路,为创新创业人才加砖添瓦;提高创新创业成效,为创新创业品牌助力加码。
[关 键 词] 医学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行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4-0073-03
深化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医学行业前沿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重要部署下,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建基地、办大赛、强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今年特殊时期下,医学类高职院校更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承担起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推动医校深度融合,发展改善民生急需专业、急缺专业,培养一大批担当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新人的伟大时代使命和职责。
一、概念界定:何为“创新创业教育”
学术界普遍认为,创新理论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这一经济学概念被引入经济领域的同时也从企业的角度有了新的内涵组合:包含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場、新供应来源以及新的组织[1],大大丰富并拓宽了创新的内涵。科尔(Cole,1965)认为,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杰夫里·蒂蒙斯(Jeffry A.Timmons,1999)在他所著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中将创业定义为:“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是一个过程,具体指人们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转化为成功的社会实践过程。[2]
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如果说创新是“新组合”,那么创业就是“新组合”的实现。创新对应的是“新产品”,而创业对应着“新企业”。这是一个想法到实践的过程,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是成功创业的必要准备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创业是创新的行动化和表现载体。创新需要通过创业实现转化,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但创新比创业更根本,创业为“表”,创新为“里”。[3]任何创新事业的实践活动都需要主体——创业者,而创业者最为基础的特征就是需要有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中最为本质的精神。
20世纪30年代初,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改革和创新为两大特征提出了“创造教育”;到20世纪90年代初最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围绕“科技创新”这一重要命题,经过实践探索和内涵发展形成的“创新教育”;再到1989年,胡晓风等学者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合理的人生为宗旨,以民主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提出的“创业教育”;最终于2010年正式采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名词,并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对于以上概念内在逻辑和思想内涵的梳理,有利于我国高校、政府、社会各界深入推进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支撑点和引导力。结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教育、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的融合体。创造教育体现思维、创业教育体现生存、创新教育体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延伸,更强调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价值判断:医学类高职院校为何需要“创新创业教育”
(一)国家政策形成创业大环境
1997年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之前,创业教育在1988年就已被提出并在小范围内进行实验教育,当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对“私营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等具体方面进行说明。1990年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展开试验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以2007年发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这一文件为纲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型课程的逐步普及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在高校开展和深入研究,医学类高职院校更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每一名医学生的巨大潜能潜质,为国家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优秀医学人才。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
在“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的举行,各种项目的启动,研修班、培训班的举办,“试点”工作和“创新试验区”的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普遍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开发、实践载体、运行机制、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具体实施以政府政策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抓手、以高校的人才培养为关键。医学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球医学创新发展前沿,提升“互联网+”协同创新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在特殊时期,更应肩负起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创新、无私奉献冲到一线战斗的医护人才队伍。
(三)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需求
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客秀”“青年红色朱梦之旅”“第二课堂制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已延伸到课程、教法、实践、教师等人才培养的各重要环节,实现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推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的创新创业大环境,打造健康、稳步、双循环的医学生就业新格局。
三、现实挑战: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走得更远
(一)样本说明
选取江苏省三所医学类高职院校(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为调查样本,面向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卫生管理类、护理类等其他专业共发放问卷1093份,回收109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84份,有效率为99.18%。
(二)存在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人物访谈、部分学生干部反馈、自身工作经历等途径系统了解分析,医学类高职院校均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重视创新创业类大赛的组织和开展,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1.整体发展缺乏准确定位。首先,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更有效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深入进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養的“观念曲解”,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有些认为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帮助和扶持或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没有明确定位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没有厘清与社会、企业的职能区别。其次,用少数人的成功创业经历或典型案例片面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实施效果,而忽视了对整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开发方面,尽管开设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程,但是并未真正与专业教育有效地融合、共享资源,甚至片面追求数量而忽略了教学形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人才培养缺乏协同联动。就目前开展现状来看,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才刚刚形成,开展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平台建设才逐步建立起来,尚未在医药行业内或本地区内形成资源互补和良性互动,发展的合力也较为薄弱。在校内合作中,领导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还处于初步探索与磨合之中,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热情不足。部分创新创业的活动覆盖面较窄,实施效果还未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功利性色彩较为浓厚,观念认识尚不清晰。校校合作中,学校与学校之间尚未形成长期良性的合作互动机制,对项目、资源的共享还未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和长效的保障机制。在校企、政校、医校合作中,部分院校学科力量较为薄弱,对理论提升和科学研究重视度不高,缺乏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学生的创业项目也未能形成有效的对接,因此无法持续地吸引政府的支持和优质的社会资源。
3.项目成效缺乏长足发展。就调查来看,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各类大赛项目为抓手开展,普遍在各学院各专业组织开展,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环境。但申报项目质量与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业发展要求仍有一定距离,特别是紧密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医学类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缺乏社会效应或转变发展方式不成熟等缺点。育人模式方面还未进行有效的创新和融合,育人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未深度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专业课题体系衔接度还有待完善和深入。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老师队伍的科研、教学和实践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项目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少,社会成效不显著并且时间不长。
(三)具体措施
1.注入加大思想动力,为创新创业教育厚植土壤。大学生是创新的希望和未来。年轻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创新就有潜力,创业就有动力,创造就有活力。医学类高职院校应首先在全校场域内加强理念宣传和观念引导,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发展意识。思考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对政府、社会、高校、教师和学生都有哪些益处诸如此类本质性的问题,将非正式制度(价值、信念等)建立、内化、固定,使创新创业教育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但是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也绝非易事,培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需要高校自身长时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医学类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和特点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具体细则。首先,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其次,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相关条例。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分制,实施灵活的学习制度,合理规划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等。通过制度化的条例,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明确化、合法化。
2.共建合作共赢之路,为创新创业人才加砖添瓦。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涉及学校内部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内容,而且涉及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企事业单位等多个主体的配合。”[4]高校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平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使医学类创新创业成果能够更有效、更直接地服务社会。加大校内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加大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等实验活动场地的开放和资源共享力度,比如对实验室开放制度进行规划、完善实验室人员考核制度等,通过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和服务更好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体验式、模拟式的学习效果。高校内部各学院、各专业之间应打破壁垒,积极探索组建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需求的学科交叉级创新实践小组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大学生校外优质基地实践平台,做好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对接。在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协作下,努力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推动项目孵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建立合作共赢、“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如图)。
3.提高创新创业成效,为创新创业品牌助力加码。首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举办大力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激情。学校应注重扶持大学生自发组织开设各类专业性社团、创科小组活动等,让更多的学生从进入大学伊始就可以找到并拓展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方向,各个学院也应加大对创新学术沙龙、专业交流论坛和主题教育活动的举办力度和层次的提升。还应不断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体系,不断扩大竞赛的项目数和参与人数的覆盖面,在支持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同时,逐步推进“一院一赛”,设立专项经费给予支持,突出各个学院的创新优势,着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各个学院的品牌活动,并进行成果展示和评比,增强大学生和教师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营造全校参与、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扁平化优势,利用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如建立微信、微博公众号发布相关信息,宣传该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助力创新创业品牌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74.
[2]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
[3]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45-46.
[4]莫诗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16-07-03(6).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