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祖庆 吉家文 沈伟琴
[摘 要]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职能,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已成为“双高计划”的重大改革目标之一,而教师又是实现院校职能的重要主体。从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出发,阐述了高职教师所应具备的三种能力,从专利技术成果与市场脱节、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时间有限,指出了当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水平整体偏低,相关激励机制的缺位、教师社会服务意识不强、教师实践能力缺乏是制约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以下策略: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增强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内驱力;引导高职教师转变观念,强化其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扩大高职教师的引进范围,增加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4-0064-02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培养与培训高技能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发展高职教育,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不仅是全世界共性,亦是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就是要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伴随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毋庸置疑,教师是实现高職院校职能的重要载体,要实现“双高计划”的伟大目标,离不开院校老师的主动参与和贡献。因此,在“双高计划”下探究如何提升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职能,具体是指学校利用老师的智力知识和技术技能直接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参照大卫·麦克里兰的能力三分说,即“通用能力”“可转移能力”和“独特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可概括成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职教师的行业通用能力
具体是指高职教师应具备满足本行业需要的共性能力,主要指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作为老师不应只是待在学校教书育人,还应该走出去多与企业交流,多参与实践活动,并从中发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运用自己所学解决问题;学习能力,老师要能根据社会服务的需要以及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战经验,及时更新掌握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交流沟通能力,参与社会服务,离不开要与服务对象打交道,因此,高职教师在与企业合作交流时,要能够准确、恰当地进行语言沟通。除此之外,高职教师还应具备行业观察能力、问题判断能力等。
(二)高职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
这一能力主要包括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院校老师必须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基础,将自己所学、所思切实应用到实践中,高瞻远瞩看问题;与专业相应的实操技能,高职教师除了要懂理论,还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一方面可用来指导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确保进入工作岗位能快速上手,另一方面可与企业在交流中,帮助企业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科研能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其社会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而科研成果的发现和积累,离不开老师的辛勤钻研。
(三)高职教师的个人核心能力
可理解为高职教师本人所具有的独特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有创造才有进步,高职教师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除了想别人之所想,还要想别人未能想,要能结合工作问题合理地展开想象和逻辑推理,从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及时收集、整理与行业相关的最新信息,从市场变化中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脉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积极探索行业发展规律,预测行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专利技术成果与市场脱节
据高职发展智库对《2019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统计发现,在科研社会服务到款总额排名前10位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高职院校技术交易到款额普遍较低,而且有两所院校的这项交易为0,占前10所高职院校总数的20%。而且一项对9所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所开办的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形成的专利技术与市场需求脱节,科研转化成果普遍较低。高职院校研发出来的技术专利不能用于实际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就很难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更难谈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时间有限
2000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数量急速扩充,2013年高职院校数量已达1321所,增长近3倍;在校生数量2013年达到973万人,相比2000年,增长了近10倍。面对迅猛增加的学生数量,有限的教师资源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教师们疲于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教改项目,鲜有时间投入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中去,而且学校也并没有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与科研纳入日常工作的评价体系中,教师自然不愿花费太多时间参与此项工作。
而且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认为教书育人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愿意多花时间在社会公共事务上,直接为社会或社区提供服务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这种想法不仅影响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还制约着其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
虽然“双高计划”提出要打造高水平的“双师”队伍,老师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但在高职院校内部仍没有建立起促使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尽管国家已经在政策层面做出一些导向性的规定,如《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高等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聘与科研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纳入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和绩效考核中去。但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审,仍然以论文发表和参加课题为主,而对老师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没有明确要求。
这就造成教师为评职称而把精力放在发表论文的数量上,缺乏参与社会服务的内驱力和实操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不强
从职能来看,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企业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职能要求学校要按照企业生产建设一线的需要来培养人才,而不是闭门造车,为了扩张盲目开办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但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并没充分认识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紧密关系,也不愿意多花人力、财力在社会服务平台的建设上。
院校政策和配套设施的乏力,导致教师社会服务意识不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发展受阻。
(三)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有所欠缺
熟练的实操技能是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必备条件,但这也恰是大部分高职教师所缺乏的。究其原因,高职院校老师大多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或现任老师,并无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而来自企业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且大多水平不高。这就造成大部分高职老师对所在行业了解不够、认识不足,缺乏从业技能和实操能力。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强调高职院校教师要走进企业锻炼,增加实践经验,但在现阶段企业环境下,企业为高职教师提供专业实习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机制尚不健全,校企合作往往是一厢情愿。
四、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探索
(一)完善评估机制,增强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内驱力
要激发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动力,首先要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督促高职院校将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对老师的考核激励,除了关注人才培养、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之外,也应包括社会服务能力,比如将老师参与地方企业的产品研发以及接受政府部门的课题研究等工作,折合成教学课时,同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此外,在职称评审方面应摆脱“唯论文”“唯课题”的倾向,加大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所占的比重,把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作为评聘教师职称的重要依据。
(二)引导高职教师转变观念,强化其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双高计划”下,高职教师不再只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不再只是权威知识和理论的代表,他们不仅要将学问传授给学生,还要教给他们实操技能,从而在进入企业后能快速将曾经所学运用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专业理论之外,还要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经验和能力。要实现这种转变,单靠政策和机制的指引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自身应树立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职业成长意识,积极关注行业变化和市场信息,自觉保持与所在行业企业交流合作关系,从而主动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扩大综合性教师的引进范围,增加教师到企业工作锻炼的机会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猛扩张,符合教学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老师数量严重不足,而拥有社会服务能力的老师更是少之又少。企业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服務对象,也是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场所。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互动平台,通过提高薪酬待遇、发放住房补贴等方式,吸引满足条件的企业优秀人才前来任教,形成高职院校与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通道,以此促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除了引进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员和能工巧匠外,学校和企业还应为教师搭建平台,为其提供下了实习、职业考察和专业实践等机会,让院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熟悉并掌握相应的职业工作任务,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操技能。这种企业实践训练应该贯穿于院校老师职业始终,这样不仅能够为教育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能够提供整个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丽娜,孟莉,金明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20(3).
[2]邹瑞睿.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支撑力路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8).
[3]焦剑.“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0).
[4]曹如军.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与生成逻辑[J].江苏高教,2013(2).
[5]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9).
[6]戴南海.论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6).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