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婷婷 李天航
[关 键 词] 高职;活动教学法;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030-02
一、活动教学法的含义及理解
活动教学法是以课程中设计的学生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思考,强调以学生的自身活动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指引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
教育学家杜威、皮亚杰都是活动教学法思想的倡导者。倡导实用主义教学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也就是“活动教学”思想。皮亚杰基于发生心理学的原理,认为认识不是纯主观的活动而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儿童的认识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同化和顺应的平衡中促进认识的发展,而再认识需要通过活动来进行,在活动中进行同化和顺应,并循环往复形成真正的主体的认识。因此,活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并能更好地实现对事物的认识和运用。
二、活動教学法的理念及误区
活动教学法是比较适合当下时代背景的,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接触新鲜事物较多,思维活跃、个性十足,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被动听课也不能将知识内化为适合自我认知结构的内容,而活动教学方法能够调动每个学生投入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辨,在活动中锻炼逻辑思维,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激发创造力,提高学习力。活动教学法主要有以下教学理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
活动教学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皮亚杰指出,如果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聪明才智而不是积累记忆,在于培养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培养博学之士,那么传统的教育显然具有严重的缺陷。活动教学法能够为儿童和青年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要求学生重新发现甚至重新组织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把真理传授给他们。
这里存在的误区是,在实践中容易误解“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把课堂交给学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缺乏主导,只有趣味而缺乏意义,无法控制场面。活动结束后,学生只有“好玩”的收获,没有思维提升和知识重构,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活动教学法是失败的。
(二)以经验为基础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学即是做,教育既生活,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着经验、为着经验发展的一个过程。活动教学法运用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设计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活动设计的内容和环节都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这里的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思维经验等,经过活动过程中的查找、讨论、扮演、思辨,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升级和知识的迁移,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
这里存在的误区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设计的活动是否能够和学生的已有经验产生关联,这需要平时做好大量的调查和观察,积累教学案例。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无法刺激学生的元认知使学生产生学习迁移,那么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也不能认为是成功的。
(三)以思维为主线
尽管笔者一直强调活动教学法注重经验和实践,但是并不意味着活动教学法仅仅是一种体力劳动,或者是机械式的重复操作。而是在活动过程中也在不断重构或者发现知识,大脑也在不停地“活动”而不是处于“停滞”状态,活动的设计过程可以层层递进,让思维活跃起来。
这里存在的误区是:很多误解认为“活动”就是只要学生“看上去”在参加活动,并且场面热闹就达到了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场面热闹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甚至有时学生在热闹的活动过后对课堂内容仍然不清楚,没掌握,不思考,无法完成课堂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四)以兴趣为引导
传统教学法一直强调学习的价值,注重学习对个人的好处。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再被“学习的价值”这一理念所困扰,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更加尊重自身的兴趣,如果课程本身是毫无生趣的,那就很难吸引学生关注到课堂本身,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很活跃但理论知识相对不足,所以在理论知识上他们自信心不足,更加需要能够提升学生兴趣的课程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这里存在的误区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有时会仅仅为了实现课堂活跃度而不自然地牺牲了教学目标,这是初步尝试活动教学法最容易走入的误区。面对高职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已经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所以实现了活动教学法中的活动设计,而把教学目标抛在了脑后是经常走入的误区。
三、活动教学法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发现,在高职思政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式地听课,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还有部分学生对课堂完全不感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活动教学法,也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总结出以下几种活动教学法的运用途径。
(一)信息化活动教学法
信息化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加丰富,在每年的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教师都采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让课堂更有吸引力。
1.VR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