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童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性的缺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传统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的平铺直叙为主,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参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能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为出发点,经过实际教学课堂创新案例分析,得出语文教学中相应的创新理念。
关键词:创新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引言
现在的语文课本中理解的知识大幅增加,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将使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大幅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运用创新理念点亮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许多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下,始终让背诵、抄写、朗读式教学特点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创新式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本文将以语文创新课堂实际案例的运用对学生产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剖析,探究创新性语文课堂的可行性策略。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因循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大量存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了误读。仅仅是认为让学生多背诵、多读书就可以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得心应手,这其实是个误区。贪多而嚼不烂就是这种观念造成的后果,不理解意思却强行记忆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案例1:《静夜思》这篇佳作是很多学生从小就熟读于心的古诗,但是很多家长让孩子背诵却没有给孩子讲解,只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诵。结果在传统模式的语文课堂上,许多学生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教师的耳提面命成为耳听即过的过眼云烟。缺乏创新的教学课堂让经典之作成为“不解之谜”。
2.“拿来主义式”语文教学课堂弊端明显
许多教师对网上的教学模式不加区分拿来就用,没有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生搬硬套,这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式思维致使许多拿来即用的创新教学思维模式变得收益甚微。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学习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简单地用别人的教学成果来套用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都产生了水土不服的后果。这就是缺乏变通的拿来式创新教学产生的后遗症。
3.语文教学脱离实际生活
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设计脱离实际生活,这种纯理论式的语文授课方式,让许多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困难。案例2:教师在讲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很多学生不理解茱萸是什么,不明白“遍插茱萸少一人”为什么代表着作者的思念之情。如果教师能够使用创新式思维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茱萸”这种真实的物品,再学习重阳节的中华传统文化讲解,才不会让学生感到迷惑。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古诗之所以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古诗的节奏轻快,更因为寓意深刻。
三、创新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联系实际生活让创新理念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变得更生动传神
很多语文文章都是作者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在感悟生活中得出的人生哲理。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去学习这些已知的哲理,学生不会深刻地理解和接受。只有通过创新式语文教学能让学生亲身经历之后再去学习相关知识,才会让学生的理解更为透彻。案例3:笔者在讲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时,通过带领学生去田间地头了解花生的实际生长过程,观看花生生长时、刨出后、晾晒后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再结合文章中说的花生所拥有的品质。很多学生经过这种实际体验式的创新课堂,深刻体会到了文章含义。
2.与家长沟通让创新式语文教学畅通无阻
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教师的责任,让家长参与并监督学生的学习并配合教师工作,让创新式语文教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十分必要。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李白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周末带领学生去爬一次山,到达山顶之后再让学生背诵这首古诗,并让学生根据笔者的教学视频领会其中的意义。很多学生在山顶观看云海、欣赏落日的同时,快速地理解了李白这两句古诗的含义。
3.利用微课教学让语文创新理念融入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微课教学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微课具有其他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便捷性,教师充分利用微课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起零碎的时间,让学习变得更加贴心。教师把语文课文知识的重点及易错点通过精心制作成的几分钟短视频,快速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下随时复习巩固课本知识。同时微课让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变得更为方便和有效。
四、结语
小学语文中的创新理念能够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有趣。教师应当联系实际生活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等相关内容,制定适合本班级的创新性语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2010(12).
[2]孫采平.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探[J].教育革新,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