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倡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线小学美术教师依托教材,结合课堂,在欣赏名画的实施上采取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同方法,对学生欣赏名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现经过多次反复实践,结合课堂欣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名画的选择及选择范围、名画的欣赏参考资料标准、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名画与校园文化和社团结合等方面总结出了如下的策略和方法探索。
一、名画的选择及选择范围
首先,名画是具有时代性,在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并且经过时间的沉淀含有普世价值的经典之作,能带给大众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抚慰。再者,教师在备课之余,选定给学生欣赏的名画应具有主流通识性,并有多种权威艺术类著作为作品解读赏析,含有学术性质,而非小众化的冷门类别。例如,苏教版五年级《农场的景色》(油画)由英国艾纳斯所创作,这幅画相对冷门,所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少,按照欣赏名画的要求,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需要教师全方位、深层次地解读,而参考资料较少,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
其次,虽然教材上的名画之作是学生必须学会欣赏的,教材编者的出发点是想充分地利用教材,与课堂紧密结合,但是随着国家方针政策的改变,教材可以随时重新编订,那么教材里涉及的画作就会改变,真正的经典名画不会随时改变,因此,教師选择的名画范围可以扩大,突破教材的束缚,同时让一些在美术史上其他重要的大师画作,并且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符合孩子认知的作品走进课堂。
除此之外,“一画一大师”,一个经典名画作品背后往往是一位大师创新巅峰或是成熟期的代表作,并且在美术史上引发了变革,带来了新的学术意义,例如,六年级目录中的吴冠中的油画《菜地》,教材的出发点是和课题内容结合起来,方便学生欣赏,如果以此类推,可以在二年级《点线面》一课中引入吴冠中《长城》等作品,《长城》不仅是吴冠中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也是被学术界广为认可含有吴冠中“中西结合”形式美的作品,其中点线面元素不仅让学生有了赏析的切入点,也让教师在寻找参考资料时有了更多的学术著作支撑。
二、名画的欣赏参考资源
目前,课堂上教师对于分析画面的熟练程度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息息相关,然而,有部分教师对部分名画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有无法切入的状态。例如,六年级目录中的刘庆和创作的《上班的父母》,这是刘庆和早期创作的中国画,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刘庆和是当代在世的,并且是活跃于一线画坛的画家,画家的风格是稳定中求变,不断突破自我,不同的展览有不同的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为这样的画家进行不同的学术研讨,因此很难用一种具体的风格和流派去定义刘庆和的作品,这样需要教师选择在什么语境下解读画家作品。刘庆和在北京松美术馆《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中展出了《红尘》等纸本水墨人物画作品,这次所有展出的作品的主线是在表达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以面向未来,这样的思想在刘庆和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况且刘庆和本人说:“多用皮纸,是为了削减那种有意炫耀的水墨表现技法。”①如何去理解这样的话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刘庆和与名画目录里其他当代艺术家关注度不够的教师来说,要有一个统一的参考背景资料,帮助教师自身理解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有利于教师全面解读作品。
三、教师专业知识素养
名画欣赏过程中的第三个问题往往会伴随着第二个问题出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师参考用书下,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美术史专业知识和美术作品鉴赏能力,同时兼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在现实里,美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从客观因素来看,这与在师范院校的专业学习有关,同时主观上也和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学习关注度有关。一个具有良好美术史知识修养的教师,可以将名画的线索知识串联起来,中西对比欣赏和纵向横向欣赏运用自如,增加课堂知识的丰富性和层次。再者,名画的欣赏和解读在专业学术层面上,采用较多的是费德曼四步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容易为广大教师学习和备课。不仅如此,还有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法,多种方法与作品和学生认知特点相结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解读。②
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相关有针对性的欣赏课程学习,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因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带来的教学问题。
四、名画与校园文化和社团结合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名画是不朽的,名画欣赏是可持续发展的,如何持续有效地贯彻,不仅要利用课堂,还要与校园文化布置和社团活动相结合。例如,在绘画社团活动中,将相关年级所涉及的名画中的技法进行变体临摹学习,创作带有学生想法的名画变体画,加深学生对名画的认识与印象。名画欣赏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欣赏,也是一种技能的学习。
注释:
①画家刘庆和认为,皮纸的使用,使得水墨和色彩在粗纤维皮纸上有节制的随意性,是刘庆和画面的一个主要特征和趣味,也凸显着他在水墨画领域的特色。
——北京松美术馆《刘庆和的水墨表达》
②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法:
第一层:前图像志描述阶段,艺术母题世界的自然题材。解释的基础是实践的经验。
第二层:图像志分析阶段,图像故事和寓言世界的程式化题材。解释的基础是原典知识,修正解释的依据是类型史。
第三层:图像学解释阶段,象征世界的内在意义。解释的基础是综合直觉,修正解释的依据是一般意义的文化象征史潘的图像解释三层次理论。
——李宏《西方美术西方美术理论简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