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理华 刘丽滨 张海鹏 艾夏禹 韩凯 张骁 张祥鹏
[摘 要] 结合潜艇舵信士官舵锚装备课程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突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出发点,引入 BOPPPS教学模型对舵锚装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课程以修正的BOPPPS 模型为依据,通过综合应用教法、学法,合理设置各环节教学要素,提升学员知识认知和掌握能力。教学效果表明,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相比,引入BOPPPS教学模型后能有效提升学员课堂参与广度和深度,是解决复杂的机—电—液一体化教学内容——舵锚装备课程内容晦涩难懂、学员积极性不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舵信士官;舵锚装备;BOPPPS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03-0196-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海军战略转型,已经列装大量性能先进的舰艇,这些装备往往科技含量较高,在没有坚实理论基础指引下,装备使用者——士官很难正常使用、操纵、维护保养及应急维修。而部队院校职业技术教育正是培养基层部队士官上述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院校培养能够有效解决士官装备理论不足、实作实操技能欠缺等问题,可为胜任岗位工作提供良好储备。以潜艇舵信士官为例,他们作为潜艇的“驾驶员”,其装备执掌能力将直接影响潜艇航行安全性能和隐蔽性能,是影响潜艇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舵锚装备课程特点
舵锚装备课程是潜艇士官培养层次中舵信专业岗位任职必修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员掌握潜艇操舵系统中机—电—液设备结构组成、功能原理和操纵规程等知识,为后期开展装备维修、装备操纵两门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并最终实现“知原理、懂操作、会处置、能保养、可排故”的教学目标。该课程教学内容为教学对象执掌装备,因此,该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工作岗位、教学装备器材涉及多种型号、课程内容形象可视性较强等特点。与此同时,学员前期已经学习电工、机械等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希望开展理实融合教学,并拓展新装备、新技术知识,切实增强知识内化和技能培养效果。
实际上,由于教学对象来自不同单位甚至岗位,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往往分门别类地介绍理论、操纵、维修等知识模块,不易驱动学员内在学习动力,部队用人效果反馈也不够理想,同时教学相长方面推进也较为缓慢,致使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堂知识解决部队实际问题。为解决这些困境,提高舵锚装备课程战斗力生成效果,计划探索性应用BOPPPS教学模型开展舵锚装备部分课次教学工作。
三、BOPPPS教学模型
BOPPPS模型是由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坊(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以有效教学著称,它以建构主义和知识认知理论为依托,让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和互动,并通过测试形成闭环反馈,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师“教”和学员“学”之间桥梁沟通和验证作用。该模型目前已被30多个国家和100多所院校机构应用于实践,也在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1-2]。
笔者参加了由海军潜艇学院教学考评中心组织的教学技能工作坊学习,通过清华大学在线课程培训领会到BOPPPS教学模型内涵和外延。该模型将教学过程分为6个环节,分别为导入环节(Bridge in)、目标环节(Objective)、前测环节(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环节(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环节(Postassessment)和总结环节(Summary)[3],其名称取自各教学环节英文单词首字母。其中,“B”(导入)是指教学开始阶段,通过案例、战例、问题等方式引出与课次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吸引学员的学习兴趣,完成知识点的引题。“O”(目标)为介绍课次内容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这些目标需要达到可测量、可量化、可操作等要求。“P”(前测)是在组织实施教学前,开展的摸底测试,通过知识测试、提问交流、综合研讨或头脑风暴等途径了解学员课次知识掌握程度,为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开展“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提供参考依据,便于教员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知识内容深度。“P”(参与式学习)为整个授课过程最重要的环节,需教员和学员深度参与、增强交互,并综合应用教法、学法,突出课次教学重难点,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小组协作等方式组织实施,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P”(后测)是指在课次教学结束后及时掌握学员学习效果,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理论可用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等形式组织,实作可用问答、操演等形式组织,该环节可为改进课次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4]。“S”(总结)是指将课次教学内容、知识要点进行凝练升华,并将学习效果、学员优缺点等情况进行小结概括,并适时引出下次课知识,该环节时间不宜过长。该环节能有效促进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巩固学习效果。
BOPPPS教学模型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过程,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因此,上述环节中应注重目标导向、多措并举、科学互动,强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四、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舵锚装备课程教学设计
为让学员直观感受装备和技术发展历程,掌握多种艇型操舵系统共性基础和个性差异,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选用“潜艇舵装置”模块中“电液比例方向阀”内容,探索BOPPPS模型在舵锚装备课程中的应用。教学过程采用修正的BOPPPS教学模型,在标准模型前面引入任务检查,并将其与导入环节合并。具体组织实施安排2个学时,共计90分钟,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环节设计
首先在任务检查与导入环节,检查学员课前复习、预习及理实融合准备情况,了解学员课后环节自学效果。并结合操舵系统全局图和部队案例中电液比例方向阀所致跑舵、偏舵故障,导入电液比例方向阀有何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等知识,并引导学员归纳阀件功能,首先解决有何用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环节设计
知识目标为能描述电液比例方向阀结构功能,会分析其原理。能力目标为能复述电液比例方向阀在操舵系统中的使用,会分析操舵系统工作机理。情感态度目标为感受装备发展复杂性和系统性,塑造学员舵信岗位责任感,增强热爱潜艇事业使命感。由于课前已将文书发给学员,可省略学习目标。
(三)知识前测环节设计
结合学员预习和教员讲解,进一步了解学员课次掌握情况,梳理学员疑问,便于开展理论精讲和因时施教。例如,2019年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前测就梳理了学员困惑的知识点有两个方面实际上,这也正是本次课教学重难点内容。
(四)参与式学习环节设计
在掌握学员疑惑之后,进入参与式学习环节。基于潜艇照片和专业教室器材,通过理实融合等方式,引导学员掌握电液比例阀三大部分六大部件结构,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通过动画演示阐述电液比例阀开始打舵、持续打舵及完成打舵三个步骤工作原理,并用纸上推演分析阀件信号转化及传输过程,引导学员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并结合阀件两端对中弹簧松动所致偏舵故障,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强化难点知识掌握能力。结合随艇资料照片,通过学员自主讲学等方式展现已有装备执掌经历学员的优势,引导其他学员掌握操纵岗位、信号传输、部件动作等知识,解决如何用、怎么用的问题。在此条件下,若基础较弱学员理解还存在困难,可将操舵系统简化为更为直观的动画,来演示其复杂的机电液信号流程,帮助基础较弱学员深刻理解和巩固次课重点知识。
(五)后测环节设计
在知识后测环节,综合考查电液比例阀功能、结构、原理及应用等知识,验证课次学习效果,并与学员研讨解决如何应急检修的问题,并引出课次思政理念,引导学员要注重知识积累并勇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整个后测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在培养学员运用课堂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导入环节形成首尾呼应。
(六)總结环节设计
结合板书和PPT知识要点,梳理授课内容并将其凝练升华,便于学员理解记忆。并针对课堂有限时间内无法拓展的知识及下次课内容,设置课后思考题和导学思考题,并预留5分钟时间答疑解惑。
五、总结
以提升潜艇舵信专业士官舵锚装备课程教学质量和提高士官战斗力生成能力为目标,本文探索了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在舵锚装备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该教学设计按照理论基础、操纵使用、维护保养与排故知识层次,围绕设备结构组成、人员操作使用、装备维护保养知识主线,有效地激发了学员自主学习、主动作为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课堂具体实践,不仅提升了教员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学高层次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和同向同行,培养了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综合评价的有机互补,以及立德树人与传道受业解惑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崔海华,范冬云.BOPPPS教学模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73(1):43-49.
[2]杜湘瑜,李德鑫,陈长林.基于BOPPPS模型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3):8-12.
[3]Pat Pattison,Russell Day.Instruction Skills Workshop(ISW) Handbook for Participants[M].Vancouver:The Instruction Skills Workshop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2006.
[4]曹丹平,印兴耀.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196-200.
[5]姚芳芳.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数控编程”宏程序教学改革与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2017(5):43-45.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