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琳
摘 要: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任务。以武汉7所高校本科毕业生为研究样本,通过抽样调查,从职业选择能力的角度考察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薪酬水平、就业满意度、人-职匹配度和专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对自我特质、职场、职业选择过程以及对获取信息渠道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客观就业质量和主观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要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就政府层面而言,要促进高校完善生涯教育服务体系,搭建好就业信息平台;就高校层面而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全方位就业指导;就个人层面而言,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选择能力。
关键词: 职业选择能力;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1.03.010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重要的就业群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稳六保”的重要讲话以及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推进我国民生建设稳步发展、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举措。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909万,创历史新高,因而处理好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不但需要关注其“数量”,更需要关注其“质量”,就业质量的提升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任务。可见,有必要探讨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问题并就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而提出有效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合理化建议。求职择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需要毕业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即需要毕业生在既定的环境条件下,采取科学、理性的职业选择策略达成自己既定的求职择业目标。职业选择能力特指个体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依照自己对职业的期望,在充分认知自我理想职业的前提下,通过专门化的训练,获得具有在与他人竞争并赢得理想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1]。然而,由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而且还非常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时由于职业选择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本研究以湖北省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大学生就业选择能力在大学生就业时起到的作用,以及为我国高校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提供对策建议。
一、 相关概念概述
(一) 就业质量的内涵及评价指标
“就业质量”这一概念于1999年由国际劳工组织首次提出,是指“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和可持续的工作机会”[2]。2007年,学者施罗德认为,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既具有挑战性又能获得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收入的能力[3]。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体特征、社会资本、专业技能和职业认知水平,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或人才中介组织平台,在自由、公平和安全等条件下获得相对满意的工作,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就此获得报酬和发展机会的优化程度[4]。
对于就业质量的评价,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测量标准,总的来说,有单维度指标和多维度指标两大类。其中单维度的测量指标有工作满意度、工作特性、人-职匹配度[5-8]。对于多维度测量指标,有学者就体面劳动的特征,研究出了测量就业质量的6个维度、11种属性、30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9]。也有一些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维度构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0]。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进行了“全国高校毕业生调查”,从就业结果的满意度、薪酬、福利、安全性、就业地点、升迁机会、能力施展、工作强度、独立性、社会贡献等不同维度对就业质量进行调查[11]。
(二) 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于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不同的模型及理论。较为经典的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1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13]、特纳和劳伦斯的“必要工作属性理论”[14]、施耐德的需求满意度分析[15]、西肖尔和泰伯的工作满意度分析框架[16]。这些理论和模型探讨了工作的性质、工作环境、薪资、福利、安全感、工作技能、自主性、挑战性、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及发展机会、人际关系等工作特征和职业匹配度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15-16]。
目前对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从个人维度、学校维度、家庭社会维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在个体层面,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产生影响的有性别差异因素[17]和专业选择、就业能力等因素[18-19],但是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那些能够积极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并不一定能在决定就业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20]。此外,个人特征的情绪智力也与大学生就业质量有关系[21]。有学者采用回归分析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研究表面,高校毕业生良好的个性特征对就业机会和初始工资都有显著正向影响[22]。在学校层面,有学者指出学校特征的声誉和知名度等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影响[23]。在家庭社会层面,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对子女的就业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4]。然而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搜寻效率、提高人-职匹配效率、提升毕业生获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社会也有可能会妨碍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产生不公平的就业竞争现象以及诱导大学毕业生产生错误的就业观念[25]。
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职业选择能力是毕业生根据各种内外条件,权衡利弊,比较可能职业选项,最终确定适合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能力。职业选择能力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元能力,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鲜有研究考察职业选择能力对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考察清楚职业选择能力对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对于有效实施大学生职業生涯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样本
研究样本为武汉市7所教育部直属211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本研究针对高校毕业生,通过发送网络问卷链接方式定向发放给毕业生填写,共收集有效本科毕业生问卷反馈1567份,其中,男生624人(39.82%),女生943人(60.18%)。
(二) 测量工具
1.就业选择能力。采用Gati等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26-27]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能力进行测量。采用Likert9级(1=非常符合,9=非常不符合)对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能力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越少,职业选择能力也越高。该问卷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能力进行评价:(1)职业选择准备度。得分越高,说明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前的准备度越高,具体包括决策动机、决策果断性和信念合理性三个指标;(2)职业选择信息丰富性。得分越高,说明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拥有越多的进行职业选择所必备的信息,具备包括关于职业选择过程的知识、关于自我特质的信息、关于职场的信息和关于信息获取方式的知识等四个指标;(3)决策信息的一致性。得分高,说明毕业生所搜集的各类信息之间是一致的。具体包括信息的可靠性、自我信息的一致性和自我偏好与外部期望的一致性等三个指标。
2.初次就业质量。对于初次就业质量的测量与评定,本研究借鉴了以往的有关研究成果,设计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将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具体化为客观就业质量(薪金水平)和主观就业质量(人-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和专业相关度)。
(1)薪酬水平。薪酬是因提供劳务而获得的酬劳,初次就业的薪酬水平可以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人力资本投入的回报程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初始薪酬(月工资)分为3个等级:5000元以下,5000~5999元,6000元以上。
(2)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的认同感,是衡量其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就业,求职者往往综合考虑包括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地点、人际关系、提升空间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形成自己对于就业质量的评判,用主观满意度来衡量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内心需求、从而获得心理归属感。由李克特3级量表反映(1=非常满意,2=基本满意,3=不满意)。
(3)人-职匹配度。每个求职者都具备独特的能力体系和性格特质,由此产生不同的职业期望,产生了对于职业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人格特质与职业特点进行相匹配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由李克特3级量表反映(1=非常适合,2=基本适合,3=不适合)。
(4)专业相关度。专业相关度指的是毕业生主观感觉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关联程度,是衡量职业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现着对于广大高校学子来说,是否能够学以致用,以己所长进行工作,将大学期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并不断支撑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同时专业相关度也是高校衡量教育教学体系是否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指标,是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参照。由李克特3级量表反映(1=非常相关,2=基本相关,3=不相关)。
三、 研究结果
为探讨清楚哪些职业选择能力会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本研究运用回归分析(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6.0)对就业选择能力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中,模型1,对大学毕业生客观就业质量(即薪资水平)有显著影响的主要有“对职业决策过程的了解”、“对职场的了解”和“获取信息方式的知识”。其中,“获取信息方式的知识”为最大影响因子。模型2和模型3表明,职业选择能力各方面对大学毕业生人-职匹配度和就业满意度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对自我特质的了解”、“对职场的了解”、“获取信息方式的知识”、“职业决策过程的知识”、“自我信息的一致性”和“自我偏好与外部期望的一致性”都是非常显著的影响因子,标准化回归系数均在0.20以上。模型4表明,只有“对自我特点的了解”和“对职场的了解”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匹配度有显著影响,而其他方面则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对大学毕业生客观就业质量和主观就业质量均有显著影响的职业选择能力要素有:对自我特质的了解、对职场的了解、对职业选择过程以及对信息获取方式的了解。
四、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可见,职业选择能力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提升具有影响作用,这一结果实证检验了通过提高大学生职业选择能力进而提升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这一途径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同时研究数据也为我们探究如何通过提高大学生职业选择能力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供了启发,即在职业选择能力的诸多内涵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毕业生对于职业选择信息丰富性的缺乏。
職业选择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维度,是毕业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获取、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也是高校学生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必修课。强化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可靠办法,也是完善社会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过程。
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每位大学毕业生的中心任务都是将发散且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聚焦在具体职业的选择和获取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职业方向并且利用资源获取职业。职业选择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困惑最多、问题最大的环节,大学生往往在求职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足,有的因为没有将职业选择纳入职业生涯长远规划中导致盲目择业,有的因为缺乏求职技巧和能力导致屡屡受挫。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需要被纳入到整体的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当中考虑。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各方面力量的有机整合。
(一) 在政府层面,应促进高校完善生涯教育服务体系,搭建好就业信息平台
一方面,为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人发展,我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我国高校完善生涯教育服务体系。生涯教育是指以一系列在教育情境中所设计的,致力于协助个人获得有关自我和工作的知识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涯觉醒、职业探索、决策技巧、职业规划、工作搜索、面试技巧等教育活动[28]。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协助学生科学选择职业,促进个人职业发展。鉴于此,生涯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法令使之延伸到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整个过程,从而贯穿于个体发展的终身。比如,从20世纪70—90年代,美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生涯教育法案》、《生涯辅导与咨询法》、《生涯教育激励法》,《国家生涯发展指导方针》等法令,以推进和改革生涯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也相继制定了《新课程中的生涯发展教育》、《全国生涯教育框架》等法案以完善生涯教育;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立法颁布了《职业发展纲要》,并对生涯教育的实施内容、实施方式、所要达到的要求等作出了詳细规定。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搭建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平台,完善政府就业服务职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和市场之间进行联系的桥梁,这些部门应积极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的作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政府部门应为供需双方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形成人才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匹配,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集就业信息发布、线上招聘及咨询、线上签约、信息沟通及意见反馈一体化互联网就业信息交流平台,为大学毕业生方便、快速、无差别地获取职业信息提供便利。
(二) 在高校层面,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全方位就业指导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真正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将学生就业摆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先位置,落实好就业政策。密切关注广大大学生的需求,把高校学子的成长成才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高等院校不仅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数量,更要关注其质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优质人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满意度,帮助广大学生实现成长计划、成才梦想,帮助青年践行中国梦。
2.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完成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展开就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高校来说,就要以改革促发展、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专业教学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指示精神,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勇于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和完善育人体系,以实际行动丰富“三全育人”内涵: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的育人机制。另一方面,要对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
3.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指导的质量。第一,要针对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满足其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课程进行就业帮助和指导。第二,要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实践锻炼中,增加实践类的课程开设,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本领和技能,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第三,针对毕业求职技巧等开设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云求职”等新渠道。第四,要搭建高校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更加迅速、更宽领域、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三) 在个人层面,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选择能力
1.高校毕业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其一,在数字经济时代产生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需要打破思维局限,创造新的机遇,比如用自主创业或者选择灵活就业、新产业就业和新业态就业等途径进行就业。其二,大学生需要积极适应传统的校园招聘、线下招聘向网络招聘及远程招聘等新模式的变化,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就要加强就业技能的训练,注重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为就业打好扎实的基础。
2.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发展尽早进行规划、合理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以一系列在教育情境中所设计的,致力于协助大学生获得对有关自我和工作的认知,并能将其应用于选择、计划、准备工作或生活的方法和技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在职业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大学里的各种学习资源,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不同职业目标会形成成就评价,由于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特长等具有差异性,适合个体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不相同。高校毕业生形成合理的职业定位与清晰的职业认知,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有助于提升其就业质量,受益范围可以辐射到整个职业生涯。
3.高校毕业生要进行职业选择与决策训练,提高职业选择能力。大学生职业选择能力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实现高校人才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必修课。大学生职业选择能力包括了获取职业前的准备、获取职业的技巧以及获取职业后的发展规划三个部分。对于获取职业前期,大学生可有针对性地通过心理测评进行对于自我特征的认知,以及进行自我定位,通过对职场基本知识的学习获取职业认知以及职业信息。对于获取职业的能力,可以进行简历书写技巧学习、人际交往与礼仪技巧学习、表达沟通技巧学习,通过讲座学习、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对于职场适应和发展,可以通过自助式活动、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途径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团队协作、职场道德、商务礼仪、情绪管理等课程。在掌握了有关职业决策过程的必备知识,获得了职业选择与决策的技能之后,就可以帮助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作出明智的职业决定,并坚定自己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徐建军,蒋直平.大学生职业选择能力训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15.
[2]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Report of the Director General:DecentWork[R/OL].(2019-12-18)[2020-12-02].http://www.ilo.org/public/english/standards/relm/ilc/ilc87/rep-i.htm.
[3] SCHROEDER F K.Workplace issues and placement:what is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J].Work,2007,29(4):357-358.
[4] 陈曦.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5] WEISS H M.Deconstructing job satisfaction:separating evaluations,beliefs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2,12(2):173-194.
[6] HACKMAN J R,OLDHAN G R.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5,60(2):159-170.
[7] IAMMARINO S,MARINELLI E.Education-Job(Mis) Matching and Interregional Migration:Italian University Graduates Transition to Work[R].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2012.
[8] 代懋,王子成.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2-48.
[9] Richard ANKER,Igor CHERNYSHEV,Philippe EGGER,Farhad MEHRAN,Joseph A.RITTER.Measuring decent work with statistical indicators[J].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2003,142(2):147-178.
[10] BONNET F,FIGUEIREDO J B,STANDING G.A family of decent work indexes[J].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3,142(2):213-238.
[11]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ational Survey of College Graduates[EB/OL].(2012-10-12)[2020-12-12].http:// www.nsf.gov /statistics/srvygrads/.
[12]ADAMS J S.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J].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3,67(5):422-436.
[13]VROOM V H.Work and Motivation[M].New York:Wiley,1964:1-397.
[14]TURNER A N,LAWRANCE P R.Industrial Jobs and the Worker:An Investigation of Response to Task Attributes [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1965:1-177.
[15]SCHNEIDER B,ALDERFER C P.Three studies of measures of need satisfaction in organiza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3,18(4):489-505.
[16]SEASHORE S E,TABER T D.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and their correlates[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75,18(3):333-368.
[17]史淑桃.大學生就业质量性别差异渐显的原因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177-179.
[18]孟大虎.拥有专业选择权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现代大学教育,2005(5):94-97.
[19]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91-93.
[20]孟大虎,苏丽锋,李璐.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3):19-26.
[21]姚艳虹,张晶.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0(6):99-103.
[22]胡永远,邱丹.个性特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1(2):66-75.
[23]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8.
[24]刘新华,杨艳.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差序就业:关于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5):66-68.
[25]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3):4-6.
[26]Gati I,Krausz M&Osipow S H.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Making[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96,43(4):510-526.
[27]沈雪萍.大学生职业选择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8]夏勉,谢宝国.大学生自主学习与生涯教育[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120-124.
(责任编辑 文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