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
笔者认为,以课文为本,梳理归纳知识点,再以知识点为纽带勾连多篇课文形成知识块,然后延伸到课外找到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材料的结合点,将课内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实现课内外的“连通”。这种从“知识点”到“知识块”再到“知识链”的精细化复习模式,有助于实现复习教学的提质减负。
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为例,“中心句”是该学段阅读理解的重要考点。专项的“点块链”中心句知能体系的建构是提升相关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依托课文,梳理知识点
在复习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依托课文进行梳理,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中心句”概念。
如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第4自然段,中心句为第一句“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为什么是这一句而不是其他的句子?怎么看出整段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这些问题需要梳理。因为句子比较长,找到关键词“改进”至关重要。怎么确定“改进”是段落的中心词?看下文:“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先前字是写在木片上,之后也用麻来造纸,但是笨重、粗糙。现在改在哪儿呢?改在“剪碎、切断、浸在、捣烂……”。“进”在哪里?再接着往下读:“既轻便又好用”“原料容易得到”“价格又便宜”……这就是“进”。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心句”中必有“关键词”。怎么判断关键词?看看段落内容是否是针对这个词语展开解释,是否是指向、围绕这个词来写的。因此判断中心句的心理图式可归纳为“阅读文本→判断内容指向→找关键词→确定关键词与内容是否吻合→确定中心句”。
二、扣住要素,形成知识块
“知识块”指从知识群中切分出来并经过精炼加工后的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有结构的知识。多维度的信息,用思维贯穿在一起是其主要特征。孤立的知识点往往无法支撑问题的解决,有效的复习就是要促成知识点向知识块的转化。
“中心句”的知识块包含“中心句”呈现的不同形态、多种变式,此时就要借助多文本练习,而贯穿整个单元课文的语文要素恰好可以作为复习的切入点。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与“中心句”相关的语文要素在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见下表:
复习时,整合相关语文要素,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起立体化、有结构的知识。中心句放在段落开头就成了总起句,如第11课《赵州桥》第2自然段第一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如果总起句分两个半句,上半句总结上文,下半句引起下文,那么这个段落的总起句同时也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本课第3自然段第一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第一句“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第4自然段第一句“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总起句一般是以陈述句、感叹句形式呈现,但也有以问句形式出现的,如第13课《花钟》第2自然段第一句“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下文回答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一问一答构成段落;第23课《海底世界》第3自然段以“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一设问句开头,下文具体介绍海底的声音。当然,段落的中心句不全是段落句首,有时在段落中间,有时在段落末尾。判断的依据依然是句中有没有全段意思所指向的关键词。如《花钟》第1自然段中心句就是该段的第二句。这样运用多文本多角度进行分析、比较、统整,学生对“中心句”的掌握就更立体化了。
三、内外勾连,建构知识链
知识链是指通过知识关联将具有同一、隶属、相關关系的知识单元按照一定的需要有序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序列化或结构化的知识集合。每个知识块都是知识链中的一个节点,并相互联系。学生形成“中心句”块状知识后,要进一步拓展延伸,运用这些知识去建构更为牢固的知识链,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能统一。
目光仍聚焦在课文,首先跳出相关要素单元课文,将本册中其他课文作为训练的素材,从对段落中心句的把握,过渡到对全文中心句的把握。如要求学生找第28课《枣核》的中心句以及句中的关键词;画出第21课《我不能失信》第10自然段的中心句……
其次,是精选课外2~3篇短
文,从不同角度巩固、检验课内复习的成果。短文不要拿来即用,而要按照训练的要求加以改编,目的是一篇多用,举一反三,以适应对“中心句”知识能力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检测,完善相关知识建构。以下是对本市三年级期末检测卷中的短文《可爱的祖国》的改编。
可爱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领土的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我国的北方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
我国的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此外,我国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等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你看,我国的物产多丰富。(改编点:删除段落首句“我国的物产丰富”,在末尾增加“你看,我国的物产多丰富”。)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改编点:删除段落首句“我国山河壮丽”。)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美丽富饶的祖国而自豪!
围绕“中心句”的问题设计:
1.这篇短文属于( )结构。
2.分别画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3.利用关键句,概括第4自然段段意。
4.关于全文的中心句,有人认为是首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也有人说是最后一句“我们为美丽富饶的祖国而自豪”,你觉得是哪一句?说说理由。
改编意图:将第3自然段原中心句改到该段末尾,改变中心句位置的固有观念。将第4自然段段首的中心句去掉,将中心意思隐含在该段末尾的关键句中,以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提取关键词。第2、3自然段的段意可以直接从原句中提取,而第4自然段的段意需对关键句加以改造而成。改编后,对“中心句”的检测难度呈现梯度。第1题的文章结构属基础题。第2题画段落中心句,可引导学生圈画句中关键词的内容指向:比如第2自然段“领土面积”“北方”“南国”这些词指向“领土广大”;第3自然段“粮食”“牲畜”“矿产”指向“物产丰富”。第3题概括第4自然段段意,属提高题。学生需确定该段最后一句为关键句,将其改造为段意:我国的大好河山壮丽无比。引导学生分析“珠穆朗玛峰”是指向“山”的,“长江、黄河”是指向“河”的,“长城”是指向“壮”的,“西湖”则指向“丽”。第4题指向思辨训练。学生容易选择第一句为中心句,其关键词“地大物博,山河壮丽”的确能够概括第2~4自然段意思,但最后一句“我们为美丽富饶的祖国而自豪”既能概括第2~4自然段的意思,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的情感:为祖国而自豪。既有内容,亦体现情感,当然更为贴切。改编后的问题检测更全面,更有梯度,更有思维含量。
复习教学应以质取胜,教师要摒弃题海战术,引领学生躬行于教材,提炼知识点,连接要素单元形成立体知识块,最后延伸到课外,建构知识链。如此,将大大提升学生复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