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强
关于“读”的重要性,大多数老师应该知道,因为课标中曾多处强调,如:“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又如: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许多名师专家也大力呼吁“以读为本”“‘读占鳌头”等等。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先生曾反复强调:“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为此,教材也增添了许多关于“读”的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读”的落实并不理想,特别是“读”中最重要的“朗读”,更是不尽如人意。过去“书声琅琅”这一校园的标志,如今基本销声匿迹。这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为什么说“朗读”是最重要的“读”呢?研究表明:大声朗读有利于开发右脑,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写作能力等等。这些恰恰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造成语文课不读书、不朗读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抵有这么几种:其一,对朗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二,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其三,一些理念错误的所谓“名师示范课”的误导。近年来我听过各种活动中的近百节“名师示范课”和“赛讲课”,很少看到有认真指导读书的,而指导朗读的更是少得可怜。
那么,究竟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让“读”真正提高教学实效呢?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上课伊始,教师就应通过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并相机指导。一般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尽量达到正确、流利、声音响亮。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一般应该是读准字音,正确读好句中的停顿和标点符号等。如,句中的停顿要有别于标点符号的停顿,尽量做到“声断气不断,声断意相连”。期间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努力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自主练习,认真地反复朗读。当然,教师恰当的指导、示范和参与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读中初步感悟,有所收获。我常记起贾志敏老师范读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画面,他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时,通过简单的“一声低平,一声高亢”的读,便把大家看到雪的惊喜和呼朋引伴的激動,以及小动物们的开心快乐表达得淋漓尽致,自然就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示范作用,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祖父的园子》时,一段精彩的朗读,就把各种植物在园子里“自由”生长,以及“我”那种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形象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这样简单直接的言传身教,比起那些喋喋不休的分析讲解来,不知要高明多少。而这种令人倾倒的朗读,是因为两位老师“每次上课之前都要认真读三四十遍课文”后的结果。
二、指导学生读出情境
当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正确朗读的要求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如通过联想、想象以及唤醒学生的积累等,引导学生努力读出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逐渐临其境,闻其声,悟其情,从而品味、感悟语言的魅力,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本环节的重点是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创设与文本描述内容相似的情境,使它们逐步对接融合,为学生的感悟提供积极的帮助。同样,教师的示范引领更为重要。记得靳家彦老师教学《跳水》一课,讲到“猴子逗孩子”这部分内容时,靳老师问道“大家见过猴子吗?想想动物园里的猴子,它们一会儿这样抓,一会儿又这样抓”,说着他同时做出了猴子搔痒时的两个代表性动作,接着说道:“大家想看猴子吗?想看的话,就请闭上眼睛。”接下来靳老师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这一情境的创设和教师的朗读,无疑为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很快学生朗读水平就有了明显的提高,两课时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已经是近30年前听的课了,至今仍历历在目。可见情境的创设并不需要多么复杂花哨,关键还是教师对“语文教学任务”的理解和学情的把握。
三、指导学生读出感受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读”,很多时候只能让学生“走近”作者和文本,利于学生“知道”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但要把这些“知”化为“语言运用”的“能”,还必须“走进”作者和文本,要努力让学生与作者及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尽量把自己变为文中的“人物”,通过不断地“读”,去反复体验“他们”的思想、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感情地读”,才能触及心灵,使语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不可磨灭的“情感体验”。 记得支玉恒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上课不久就通过解读“亲人”一词,提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可作者为什么要用‘亲人作题目”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读课文,选取相应的内容,用自己的朗读来说服老师,经过不断努力,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有的甚至热泪盈眶,最后获得了“就是亲人”“胜过亲人”的结论。这样一来,那一段段优美的语言也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脑海里,并可能溶化于他们的血液中。这才是真正的情感朗读。
当然,以上教学环节并非一成不变。针对不同的内容及学情,其教学形式都应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感悟,去反复读课文,至少达到积累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反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明确,“课文是例子”,决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所以,对于较长的课文,教师要学会做“减法”,要努力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重点感悟,选择“典型内容”积累。如《威尼斯的小艇》中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的部分,《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描写“过孔隙”的内容等,都可作为重点朗读和积累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都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写法独特,都很值得学习积累。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学情等来确定。比如,同为著名特级教师的左友仁和张树林老师,在教学《火烧云》这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就大相径庭,左老师的教学重点是“霞光”部分,而张老师教学的重点则是“火烧云的变化”,但两位老师的教学都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他们都抓住了“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这个语文教学的根本,体现了“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
同理,对于较短的课文,教师也要学会做“加法”。即在保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学习或练习的内容,供学生学习。如霍懋征老师,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一课时教几篇课文的范例,当然,她也有多课时教学一篇课文的范例,一切都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决定。我在教学《杨氏之子》时,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了课文及相关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课文背熟后,乘着大家的学习激情,我让学生拿出了课前下发的资料,上面有与课文难度相似的《徐孺子赏月》,以及初中教材中的《谢道韫咏絮》两篇补充资料,来供大家挑战学习。最后还提供了《守株待兔》这篇文章,供大家课后练习。这样既达到了巩固课内学习成果的目的,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挑战自我的资料,还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外延伸。
试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课每天坚持能让学生通过积极的“读”,积累100字左右的经典内容,小学毕业达到“积累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并不难。这样一来,又何愁学生不会“听说读写”呢?事实上,许多教师在这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如陈琴老师的“素读”,韩兴娥和杨巧云老师的“海量阅读”等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推广。她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真正传承。
(作者系山西省小语会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