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字里行间,发现诗词之美

2021-08-27 09:15孟强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渔歌子残阳韵律

孟强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里的奇葩。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古诗词130余篇,与以往教材相比,篇目大幅增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古诗词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值得我们深入字里行间,细心品味、虚心涵泳、耐心琢磨、用心迁移,发现古诗词的独特美感。

细心品味,感受语言凝练之美。《暮江吟》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新绮丽的小诗,选编在统编本四年级上册。教学中,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描写的景象,“残阳、江水、露珠、弯月”,进而聚焦与课题“暮江吟”的“暮”相对应的“残阳”。在理解“残阳”的含义之后,顺势呈现相关图片,“快要消失的月亮、黑夜即将过去、人生步入老年”,启发学生迁移运用,生成“残月、残夜、残年”等词串,最后再把这组词语嵌入到诗句 “杨柳岸晓风残月”“海日生残夜”“与君诗酒度残年” 当中,在语境中深化理解,感受“残尽之美,别有韵味”的凝练美和意境美。

虚心涵泳,感受语言韵律之美。《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闲居江西饶州时的作品,选编在统编本四年级下冊。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受饶州富足生活的基础上,顺势宕开一笔:“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所有人,更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生活得如此安逸和幸福”。引入《木兰辞》中的“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以及《石壕吏》中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引导学生比较老夫妇称呼的差异。进而在“爷娘”“翁妇”与“翁媪”的替换,以及联系语境“低小”“青青草”“相媚好”的对比中,发现“翁媪”合辙押韵的特点,渗透汉语言的韵律美,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耐心琢磨,感受语言节奏之美。《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经典之作,选编在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前两句写眼前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可谓“缩万里于咫尺”;后两句吐胸中意,由景入理,境界高远,可谓“一语独步千古”。教学中,采用“绘本导读、移步换景、以境促读”的策略,引导学生按图索骥,入境品诗、读中升华。比如,在学生感知日落西山的动画后,启发学生思考“太阳是‘扑通一声落下去的吗?”进而读出缓慢的、不舍的节奏和情感。再如,结合黄河入海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黄河波涛汹涌、滚滚向前的景象,读出奔流不息、意犹未尽的节奏和气势。

用心迁移,感受语言形式之美。《渔歌子》是唐人张志和的作品,是一首广为传唱、影响深远的词。从形式上看,《渔歌子》之所以称之为“词”,与其中的两个三字句“青箬笠,绿蓑衣”密不可分,以其轻松明快的节奏打破了七言句式的冗长单调。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句式特点之后,适时引入《敕勒歌》中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以及郑振铎《燕子》中的“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使之古今贯通,交相辉映。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景中,激发灵感,进行练笔,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三字句的表达特点,强化迁移运用。

(作者单位:北京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渔歌子残阳韵律
与女友牵手二月有感
书的国度
仙人台醒梦亭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渔歌子·咏春蚕
偶感
朱建中
渔歌子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