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丹 平云光 郭忠菊
摘 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目标。其提出逻辑包括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性逻辑,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性逻辑与人的主体性需要逻辑,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要以发展理念、目标理念、价值理念、奋斗理念的多维实践理念为指导。在路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独特优势,构建实践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营造实践美好生活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新时代;美好生活;提出逻辑;实践理念与路径
基金项目: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法制化研究”(2020MYB01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历史演进研究”(19JK0878)。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1)007-0054-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1.007.005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认为,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1]。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而实现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如何发展的时代之问和发展方向的重大考量。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人民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有着更高要求的集中反映,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从古至今,过上美好生活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重大论断,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美好生活”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关于“美好生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的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多个层面阐释“美好生活”的深层意蕴[2],比如以国际政治视野为视角总结“美好生活”的内涵[3],分析“美好生活”的内在属性[4]等;二是分析“美好生活”的相关逻辑,比如“美好生活”的哲学逻辑[5]、生成逻辑[6]与价值逻辑[7]等;三是研究“美好生活”的实现,考察满足“美好生活”的制度保障[8],从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中提炼“美好生活”实现的路径[9]等。
已有研究成果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目前学术界对“美好生活”提出的深层次原因研究不够全面,较多集中在人的主体需求上,较少关注历史与社会发展这类客观因素。同时,对于影响“美好生活”实现的理念和动力研究亦不够深入。本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社会客观现实与人自身的需求出发,厘清“美好生活”的提出逻辑,然后从多个维度概括、凝练“美好生活”“四位一体”的实践理念,最后提出实现“美好生活”的具体路径。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逻辑
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任何奋斗目标的提出都不是偶然,都具备一定的提出逻辑与背景因素。正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绝不是偶然,而是具备坚实的历史发展性逻辑、社会现实性逻辑与人的主体性需要逻辑。
(一)历史发展性逻辑:进入新时代
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中,发展是历史延续性的基本存在形式。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的艰苦奋战,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终结,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步入“站起来”的新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发展中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基本国情,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一条正确之路、富民之路、强国之路,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世界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经过长期不断探索与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0]26,新时代呼唤新的理论与实践,新时代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历史方位和新发展阶段的重新定位,也是“美好生活”提出的逻辑起点。作出这一重大历史研判并非偶然,是中国共产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经历的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要矛盾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二)社会现实性逻辑: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要科学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逻辑,除了抓住时代特征与国情背景,最关键的是进入社会现实领域,科学把握当下具体的社会存在,社会主要矛盾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货物进出口、对外投资、制造业、基建部分、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等稳居世界前列,社会现实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作为社会主要构成部分的人对社会现实变化条件反射式地作出能动反应,对物质文化生活等提出更高要求,涉及层次更高、内容范围更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着多样化、高层次、高要求等阶段性特征。
但是,影响美好生活实现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最大障碍。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党科学把握新时代国际背景和敏锐审视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作出的重大科学论断,提升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可以说,社会主要矛盾就是当前最大的社会现实,从解决这一社会现实性逻辑出发,提出美好生活的命题既是必然也是应然。
(三)人的主体性需要逻辑:人民群众的主观诉求
人的主体性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和主要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明确目标与方向。长期以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主观诉求始终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最深刻认知和基本经验之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作为党的根本价值所在,成为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的坚定信念与价值信仰。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11];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二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样,习近平总书记也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明确指出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如果某一层级的需要基本满足,那么主体性需要就会自然向高一层次递进,其中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都属于低层次的需要,通过外部因素影响可以达到满足,在高级阶段,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并重叠,只是低层次需要的影响力相对减弱。因此,人的主观诉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必定呈现与之大体相适应的层次与模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矛盾、发展目标、主体性需要等。其中,温饱阶段要满足人民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小康阶段要保障人民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与尊重需要,富裕阶段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自我实现需要。以人的主体性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主观诉求,是新时代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四位一体”: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多维实践理念
理念是实践的向导,新时代美好生活由一定的实践理念做指引,理念的正确与否关乎新时代美好生活事业全局的得失与成败,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践理念是多维和多元的,包括发展理念、价值理念、奋斗理念、实干理念与目標理念,这些理念并不是毫无关系各自独立的,而是具有紧密逻辑联系的系统,其中发展是动力、价值是指引、奋斗是方法,目标是方向和目的。四个理念集中统一于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多维实践理念,共同建构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践理念。
(一)科学的发展理念
发展问题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发展问题。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新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转换、多重外部因素冲击的攻关期,如何重视并适应攻关期的发展?如何实现调速换挡、科学发展?新时代科学的发展理念正确回答了这些问题,科学贯彻新发展理念,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如何发展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12],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是强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即科学发展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理念的升华,是新时代科学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新发展理念将贯穿在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其中,创新在发展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明确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要“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13],但决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公平,推动社会各要素融合发展,是实践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绿色是实践永续发展的根本,从长远看,实践美好生活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是实践美好生活的升华;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与渐进共享,共同要求不断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存在感,是实践美好生活的本质要求和目标。
21世纪的后工业化时代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高科技发展模式,由此人类迈入生态文明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迎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理念、新的价值观念,科学的发展理念正是对这些新时代课题的有力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信念和理想,是人基于某种认识,经过思考加工后作出的标准和选择,用来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正是党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长期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要把人民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历史主体,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新时代最重要的价值选择和行动指南。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1.“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继承和发展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终生的奋斗目标就是让人民获得自由和解放,人民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的理论,其根本前提就是关注人本身,“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从理论到实践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与价值使命,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一脉相承。
2.“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集中表达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本身是党的目标和宗旨的集中表现,是新时代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和标尺,为马克思主义者提供科学的工作方法。一是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保障其行使应有的权力,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密切联系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三是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指标。
(三)成就美好的奋斗理念
“奋斗”是马克思一生的基调。马克思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强调青年应追求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此,努力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成为马克思的根本奋斗目标。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同时,“奋斗”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出现频次很高的关键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奋斗”出现30次,2018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中,“奋斗”出现22次,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奋斗”出现10次。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毫无疑问,“奋斗”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长期以来,奋斗理念被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让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实践证明,只有奋斗才能成就美好生活,“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的奋斗者既要“不忘初心”,又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1.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1,这份初心蕴含党的根本宗旨与奋斗目标,具体说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信仰。为人民谋幸福是不忘初心思想的首要内涵和基本目标,是党始终不变的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5],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价值追求,也是党的信仰,这种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也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完美结合。第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治追求。为民族谋复兴是不忘初心思想的核心和关键,中国共产党自登上历史舞台,就承担起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继民族独立的任务完成后,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成为党最艰巨的历史任务,成为党的“初心”,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第三,为社会谋发展的利益关切。为社会谋发展是不忘初心思想实现的必然条件,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等关乎人民、民族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都要落实到不断发展中,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
2.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以“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平实形象的语言作为新年贺词激励人心,既体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与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担当意识与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必须在“干”字上下功夫。要继续发扬实干精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要靠实干。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想发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实干”。
同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还要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2015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的講话中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是既有远见卓识又有求实精神的革命者。共产党员要会干实事,多干实事,不是应付上面,更不是图虚名”。同时,要“勤政务实,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16]413。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本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各项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四)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理念
马克思认为美好的最终归宿是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党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立了新时代的目标理念。“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与目标。
新时代,人的需求更加综合和多元。物质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满足,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政治方面,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前提下,人民将主动要求扩大政治民主权益,提升民主权利;文化方面,在物质条件不断满足后,人民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社会方面,在物质利益、政治权益、文化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时,也会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关注个人生活与居住的人文环境;同时,人民也对关系其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理念,应注意把握几点要求。一是尊重个体多样的美好生活观。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有相通、相融的一面,也有差距较大的一面。由于个体社会阶层、教育经历、收入差距、价值观等的差距,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必然有不同的地方,应努力适应每个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因尊重个体产生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二是要把实现美好生活看成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由于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受与认知也会处于变化发展中,正如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涉及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后,新的问题又会出现,相应的人的需求也会变化,即“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7]。三是要从具体实际出发,目标理念就是理想信念,也是精神之“钙”,但是补钙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与人民美好需求,具体分析当前社会实际。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路径选择
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开辟了人民主体的新境界,开拓了人民立场的新视野,开创了群众路线的新方向,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方位的科学研判。因此,必须探索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
(一)发挥新时代实践主体的特有优势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践主体是从事美好生活实践和认识这一活动的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华儿女,充分发挥两大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各自优势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力量。
1.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唯一的合法领导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党成功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推进进入新时代。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利益观的集中体现”[18],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最终体现为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因此,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0]20。
毋庸置疑,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作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
2.充分发挥全体中华儿女的践行精神
全体中华儿女是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基本构成主体和主要受益人,中华儿女的践行精神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精神力量。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符合历史传统,也符合现实需要,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推动力量。
我们要“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新的伟业”[19]。充分发挥中华儿女的首创精神、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等,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厚植崇德尚义的思想道德根基;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中挖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还应从中华民族沉淀千年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成果中汲取精神养料,加深对创造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释放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激发中华儿女实现美好生活的践行精神。
3.尊重个体价值的实现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新时代,尊重个体价值的实现是重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踐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体梦想的实现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同样,个体价值的尊重与实现也是奠定美好生活的基石,只有每个个体价值的实现才能最终达到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要充分尊重个体能力、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鼓励个体充分释放其主体性,最大限度挖掘个体的内在潜能,使个体达到一种自觉、自愿、自主发展的状态。尊重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引导个体通过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完善实现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决定因素”,能够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现美好生活须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1.完善民主集中制
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动态的,但是这种动态一定不是倒退,而是呈上升或前进的趋势,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认识的加深,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会得到提高,对民主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政治建设上,要进一步满足人民对民主的要求和期望,就必须继续完善民主集中制。因此,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变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
总体说来,完善民主集中制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提升民主集中制素养,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工作中,把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同时,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变化,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也会随之改变。要把这些制度中科学的、管用的方面继续贯彻落实,不能适应的、落后的方面要主动调整完善,推进制度创新。最后,还要加强对具体制度实施的监督,建立健全检查评估制度,搭建公众监督平台,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等。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求,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依然存在不足与缺陷。为实现美好生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必须“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等。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完善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建立儿童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相关制度以满足部分社会群体的延伸性社会保障需求,如完善基本养老保障服务;把公平正义的理念融入社会保障工作中,实现“城乡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乃至基本社会保障服务”[21]的公平,实现企业职工社会保障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间的公平。
3.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是衡量新时代美好生活能否实现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与自然本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实现的美好生活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应探索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办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多样化模式;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包括领导机制、推进机制、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
(三)营造实践美好生活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个人而言,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更渴望精神的饱满、心灵的充实。”[22]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精神土壤与重要前提,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对于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构建美好生活的价值指引。对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打造实践美好生活的文化氛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引领作用。只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6]154。同时,还应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切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集体主义感,突出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底蕴,通过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以良好的社会生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美好生活观。
2.打造健康丰富、生动活泼的精神文化生活
精神文化是人类各种意识形态与观念的集合,“精神文化生活是与物质文化生活相对的关于人们心理状态、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等人类精神方面活动的总称”[23]。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呈动态变化。新时代的公民需要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由于影响文艺繁荣和文化兴盛的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文艺生产与文化发展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因此,要进一步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公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一方面,积极引导广大公民习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公民精神文化领域,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科学的方法论工具。另一方面,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助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鼓励支持新兴媒体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运行保障机制,完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等。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美好生活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蕴含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逐渐形成的民俗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为更好营造美好生活的文化氛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必须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美好生活,要继续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传统村落与建筑等,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实现美好生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
四、结语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践将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过程。实现美好生活,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最高精神向往与价值旨归,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目标和价值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涉及对物质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涉及对政治、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25]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也是对人民群众要求更满意的工作、更好的教育、更高的收入、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环保的居住环境、更好医疗卫生服务等的兑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努力奋斗,是新时代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生动诠释。
但是,美好生活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近年来,我国发展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经济新常态下高质量发展的各种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困境,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等。面对新问题与新挑战,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艰苦探索,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处处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因此,在各种困难和压力面前,党仍然可以做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崇拜。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继续把人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奋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 習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
[2] 刘志洪,郭湛.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生活意涵[J].江海学刊, 2020(1):56-63.
[3] 王存刚.国际政治视野下的美好生活:内涵与特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88-95.
[4] 马纯红.“美好生活”的内在属性及其实践方略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3):51-55.
[5] 胡军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哲学逻辑:生成根基、观念认知与价值关怀[J].山东社会科学,2019(8):11-17.
[6] 徐艳玲,王敏.考量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生成逻辑的三个维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4):44-52+104.
[7] 王前军.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逻辑及其实现[J].湖南社会科学,2020(4):22-26.
[8] 韩喜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保障[J].社会科学研究,2020(2):1-7.
[9] 农春仕.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对美好生活建设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學,2020(10):49-53+70.
[1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20.
[13] 田应奎.新时代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07.
[1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83.
[1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52.
[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9.
[18] 侯才,阮青,何建华,等.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3.
[2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7.
[21] 丁建定,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02.
[22] 本报评论部.兴文化,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N].人民日报,2018-09-07(009).
[23] 王齐彦,李慷.老年服务业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7.
[24]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0.
[25] 洪银兴.新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94.
(责任编辑:易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