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英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
1961年冬。
雪下得愈发大了。上午十点多,天还是暗沉沉的,像是凝了一层墨,又冷又硬。那两个学生定是不会来了,他站在窗前,这样想。
那两个学生,一个住在坳下,一个住在蛤蟆岭,两个地方距这里都有七八里山路,这样的下雪天,让人怎么走路呢?他望着窗屉子上垂下的两尺来长的冰凌,紧拧着眉。
他是一名老师。教语文,也教数学,教一二年级,也教三四五年级。他现在只有三个学生,最多的时候也就十来个学生,每天来的人数都不一样,来的时间也不一样。这里没有学堂,他家那个吃饭的小间,就是教室。那几张木桌,都是他上山砍了木头、用刀劈成板,让几个大一点的学生帮着拼的。
桌前的那个学生叫胡三儿,过了年就十一岁了,还在读一年级,正在照着课本抄写那首《春晓》。看着胡三儿一边抄一边不时地跺跺脚,他也往手里哈了几口气,搓了搓。
笃、笃、笃,隐约听见门上响了三下,他走过去拉开门,风夹着雪,一下子涌进门来。门口站着的是木生,住在坳下的那个,上三年级。木生摘下斗笠,坐到桌前,僵硬地从口袋里掏出课本。他眼里一下子挤满湿意。他生起炉子,为木生烘烤已经冻硬的鞋袜、裤腿,上头的水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炉子里的烟很浓,屋子里的人都呛出了眼泪。
明日的雪该不会这般大了吧,他想。
二
1971年秋。
落叶飘零,在秋雨淅淅沥沥地侵蚀下,那几棵老树越发萧索了。
北石又迟到了。数学老师这次连话都没讲,一个眼神,就让北石在教室门口站了一上午。可是北石有什么办法?这次迟到,是帮家里割稻子;上次迟到,是因为轮到放牛;上上次,是挑着柴到街上卖,上上上次……
北石不卑不亢地站着,一边斜着眼睛看老师的板书,一边听隔壁一年级的学生大声朗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上学多好啊,可是北石明年就上不成学了。辛劳的母亲,年幼的弟弟妹妹,作为家里年龄最大的孩子,北石总该帮着家里分点担子。
三
2001年夏。
海兰今年上学了。奶奶每天早早地起床给海兰做饭,饭里几乎每天的荷包蛋,海兰是怎么也吃不腻。
放學的时候,奶奶站在校门口的大树下等海兰,额上有小小的汗珠。树上不知有多少知了扯着嗓子大叫,震得人头皮发麻,好似在表达对燥热天气的不满。
奶奶笑着唤海兰。
海兰高兴地跑了过去。“奶奶您看,这是老师奖励我的小红花!”
“真好看,海兰好棒啊!”
“奶奶,我一定努力学习,到时候贴满整整一墙壁的小红花,等爸妈过年回来时一定会很高兴的!”
“海兰真乖,回去奶奶给你做凉皮吃。”
海兰的眼睛笑成了星星。在闷热闷热的教室里待了一整天,海兰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但只要一碗凉皮,一切都清清凉凉了。
四
2021年春。
春华站在学校办公室门口,看着和煦的阳光穿过树梢,洒下一地斑驳。
上了这么久的网课,她终于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见孩子们的笑声了。
这些天,她对着手机屏幕,自问自答,竟让她前所未有地想念教室里的教学一体机,还有讲台。
她的目光投向不远处宽阔的操场,那里有塑胶跑道、全新篮球场,还有绿茵茵的足球场,孩子们穿着清一色的校服在上面奔跑。想当年她在这里读书的时候,那里什么也没有,就是一块黄泥地,摔一跤都能磕破膝盖。如今,真是大不一样了!
微风拂过,校园里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仿佛在为这一切感到欢欣。
她微微一笑,看到了洁白墙壁上的八个大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透过那几个大字,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人们看到了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繁花满枝的春天。◆(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蔡江中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