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彬红
语文学习中阅读必不可少,它能影响到写作、语言表达甚至思想的广度与深度,而课内阅读的有限性决定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且不论课外阅读对知识面的拓宽、智力的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单单是对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一点就举足轻重。对阅读来说,阅读实践很重要,没有自己主动的探讨实践,就不可能内化为自身的阅读能力。
一、以校园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悬念或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创新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资料等集中学生注意力。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可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视频和图片给学生观看,给学生讲解那段历史,让课文内容与画面结合起来,加深印象的同时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校园活动:寓教于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乐即可通过校园活动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可以适时举办诗文朗诵会,开展手抄报比赛,安排童话、戏剧的表演活动等,让学生主动的去书中找寻精彩,给阅读增添了无限趣味。
筛选书籍资源:在阅读启蒙阶段,需让学生接触趣味性强、简单易懂的作品,枯燥深奥的书籍会使孩子丧失阅读兴趣,筛选书籍资源不可或缺。教师需严格把关,避免孩子接触不良书籍,带领孩子走进奇妙鲜活的阅读世界。
二、以教材课文为依托,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
小学尚在阅读的启蒙阶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在往后的阅读中无往不利。而具体的方法指导,就得以教材课文为依托。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课上,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首先,预习十分重要。预习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在阅读前埋下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使注意力得到了有效集中。其次,让学生养成圈出生字生词的习惯,引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文章内容去理解圈记的生字生词,加深印象,拓宽词汇量,从而为以后的阅读无障碍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帮助学生掌握批注方法,用符号进行段落的划分、关键句子的强调,用文字批注在相应地方写好心得体会、理解要点,学生能在此过程中提升逻辑能力、锻炼思考能力、加深理解能力,从而提升整个阅读能力。以《梅花魂》一文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魂”字的深层意蕴,它不仅仅指梅花冷艳坚韧的精神,也指外公的一颗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让学生用文字批注写下心得体会和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促进阅读思想的活跃。
三、以教师为桥梁,实现家、校、学生三方无缝衔接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当今信息化社会,手机的便携性、移动性使家校即时通讯已经成为现实,故而我们要发挥网络平台的最大作用,家长通过及时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阅读情况,老师通过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反馈而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的最大效果。
按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亲眼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班级氛围,亲身感受到老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态度,以便更加放心、更加安心的把孩子交给学校培养。这样,通过提升家校间的信任度,有利于老师取得家长配合,形成家校合力。
定期家访。家访第一能让老师了解家長的教育方法,提出需要改善提升的地方。第二,如今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极易引起家长本身的焦虑,家长为了孩子殚精竭虑,而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教育期望,就会影响两方的情绪。教师家访能改善家长们忧虑紧张的情绪,提升家庭教育的韧性水平,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情绪和气氛环境。
总之,只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辅相成,实现两者有效衔接,才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