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 张洁 于志华
糖尿病肾病作为慢性疾病一种,其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呈现出死亡结局主要原因。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其表现集中于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以及肾功能障碍等,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均较为显著。临床针对患者病情发展需要给予积极控制,以使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提高。对此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将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症状态改善,存在意义[1-3]。常规护理实施,难以获得理想护理效果。在此种情形下,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势,逐渐凸现。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疾病护理研究;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常规护理)和中西医护理组(常规护理+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旨在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为达到预后能力提升目标,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护理研究;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中西医护理组,各40例;纳入标准:糖尿病肾病获得证实;患者24 h尿蛋白在500 mg以上;排除标准:沟通、意识方面障碍;患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传统护理组男、女各30、10例;年龄45~79岁,平均(65.29±2.88)岁;病程4~30年,平均(7.29±1.25)年;中西医护理组男、女各31、9例;年龄47~81岁,平均(65.33±2.89)岁;病程5~30年,平均(7.33±1.2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P>0.05),具有均衡性。
1.2.1 传统护理组 就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表现进行分析,给予病症介绍、健康宣教等干预。
1.2.2 中西医护理组 (1)积极展开情志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将患者交流沟通力度增强,对其心声耐心倾听,对其诉求及时了解,并对于诉求尽可能满足,以使患者依从性提升;(2)积极展开饮食护理干预,就饮食控制对于病症恢复重要意义加以讲解,对于甜食摄入量严格控制,对于水、盐摄入量给予限制,对于各种豆制品禁止使用,防止患者肾脏负担加重;(3)积极展开中医护理干预,通过辨证合理采取针对性方法展开护理干预,对于脾阳不振患者,就预防感冒、防寒保暖加以告知,定期做好病房消毒工作。准备健脾渗湿利尿食物要求患者食用;对于肾虚水泛者,积极做好病房管理工作,防止房间呈现出阴冷潮湿现象,对于任何不适症状,对医生及时告知;(4)积极展开运动护理干预,在患者病情表现稳定后,对其适当运动给予鼓励,将患者体质增强。运动期间依据身体状况,对应完成针对性运动方案创建。
(1)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即包括三酰甘油、总胆固醇、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2)比较两组血压指标,即包括舒张压、收缩压。(3)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即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
研究结果导入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表现形式为(%),计量资料以t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 (±s);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中西医护理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s)
组别 三酰甘油(mmol/L) 总胆固醇(mmol/L) 24 h尿微量白蛋白(mg) 24 h尿蛋白定量(g)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n=40) 2.69±0.65 1.59±0.25 6.79±1.59 5.03±0.79 153.11±7.09114.69±6.35 2.49±0.25 1.25±0.59传统护理组(n=40) 2.65±0.67 2.49±0.25 6.77±1.62 6.13±0.69 153.13±7.11129.92±6.59 2.51±0.29 2.05±0.59 t 值 0.271 0 16.099 6 0.055 7 6.632 6 0.012 5 10.525 3 0.330 3 6.063 9 P值 0.787 1 0.000 0 0.955 7 0.000 0 0.990 0 0.000 0 0.742 0 0.000 0
护理前,中西医护理组血压指标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血压指标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mmHg, ±s)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mmHg, ±s)
组别 舒张压收缩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n=40) 97.02±6.13 80.25±5.69 162.03±11.25 131.13±8.02传统护理组(n=40) 97.11±6.15 90.19±5.72 162.05±11.29 149.29±10.53 t值 0.065 5 7.791 9 0.007 9 8.677 1 P值 0.947 9 0.000 0 0.993 7 0.000 0
护理前,中西医护理组血糖指标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血糖指标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n=40) 8.59±1.69 6.02±0.79 15.29±2.69 9.13±0.79 7.68±0.79 6.13±0.59传统护理组(n=40) 8.61±1.71 7.91±0.59 15.33±2.72 12.29±0.73 7.71±0.82 7.49±0.52 t 值 0.052 6 12.123 1 0.066 1 18.580 2 0.166 6 10.937 0 P值 0.958 2 0.000 0 0.947 4 0.000 0 0.868 1 0.000 0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出现对糖尿病患者造成威胁程度极为显著[4-5]。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于早期,其症状主要体现为肾功能下降,患者血压、血蛋白以及血糖等系列指标呈现出上升现象。就其发病机理进行分析,主要因为血糖上升而使患者呈现出血管受损现象。并且患者GFR水平会呈现出一定程度降低,如GFR水平在10 mL/min以下,患者会表现出肾衰竭现象,即呈现出晚期糖尿病肾病现象,对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因为此类患者呈现出代谢紊乱复杂特点,如病情逐渐发展,最终会呈现出终末期肾脏病的现象,会导致疾病治疗难度呈现出进一步增加。对此针对疾病采取有效措施展开早期诊治,对于病情康复具有意义。对此需要依据患者病情状况,合理完成早期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制定,以将应用效果显著提高,对病情发展进行延缓。中医学分析,糖尿病隶属于消渴症范围,其发病机理同患者身体功能失调存在相关性。对于脾肾功能而言,二者能够相互弥补影响。对此临床护理期间,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方式有效运用,可将患者病情较大程度缓解,使其心理状态获得有效改善[6-15]。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前,中西医护理组三酰甘油(2.69±0.65)mmol/L、总胆固醇(6.79±1.59)mmol/L、24 h尿微量白蛋白(153.11±7.09)mg、24 h尿蛋白定量(2.49±0.25)g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三酰甘油(1.59±0.25)mmol/L、总胆固醇(5.03±0.79)mmol/L、24 h尿微量白蛋白(114.69±6.35)mg、24 h尿蛋白定量(1.25±0.59)g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前,中西医护理组舒张压(97.02±6.13)mmHg、收缩压(162.03±11.25)mmHg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舒张压(80.25±5.69)mmHg、收缩压(131.13±8.02)mmHg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前,中西医护理组空腹血糖(8.59±1.69)mmol/L、餐后2 h血糖(15.29±2.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7.68±0.79)%同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空腹血糖(6.02±0.79)mmol/L、餐后2 h血糖(9.13±0.79)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3±0.59)%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方式有效运用,其主要通过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中医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等多方面,将患者身心状况进行显著改善,对于治疗确保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将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改善。通过此种方式,可将患者血压水平、血糖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方式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护理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方式应用后,观察生化指标、血压指标、血糖指标均获得改善,可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