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德育,让语文课堂更具有魅力

2021-08-26 05:49陈燕燕
求知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学生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肩负起德育的重任,因为小学生正处在思想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把握好学生的人生航向要依靠我们的努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文本解读、生活化迁移、扩展阅读以及实践互动等方面培养学生优秀、健全的人格,让德育渗透于无形,渗透于每时每刻。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1-0089-02

语文学科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忘却融入德育,让课堂彰显出品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呼吁思维教育,呼吁品质教育,但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总是忘却我们教育的初衷,真正的教学应该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的,而小学语文课堂更应如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交流,还要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单纯地依靠课程知识讲授的确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做得更多,无论是对文本的探究还是对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为出发点。

一、利用导入,让学生感受品质的力量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好的导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全情的投入,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层思想。导入不仅仅是随口的一句话,也不仅仅是教师随机的选择,它应该是经过教师对于文本的沉淀、对学生思想的掌握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探究精雕细琢而成。课堂导入的设计,不仅要唤起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欲望,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内在学习的品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入语来渗透德育,选择一些好的故事或者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欣赏融入的过程中体会到这节课学习的精髓,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例如在《匆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让学生能够懂得文本的思想内涵。“同学们,时间是我们人生当中唯一不可挽回的事物,如果你错过了时间,那么便无法追回。时间永远是向前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向前的,匆匆流去的时光,我们抓不住,那么我们就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它随时都可能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散文,它与时光有关,与珍惜有关,大家想不想读一下呢?” 在教师的导入语中,学生感受到了文本的思想内涵,感受到了珍惜时光的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的引导向学生传递了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应珍惜当下,未来可期。

利用导入环节渗透德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更能让学生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感受语文的思想,在课堂中与文本的思想进行深层的对话,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

二、探究文本,让学生体悟思想的魅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主感悟思想的能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能力的发挥应该更加有效,探究文本的思想不仅是单纯地停留在对单篇文章的感悟中,更应该让学生在这样探究文本思想的过程中感受到精神的光环,让每个学生都在这样的精神光环中得到精神的洗禮,从而懂得如何明辨是非,如何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怎么审美,怎么鉴赏,我们还要教给学生怎么去做,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只要让学生深入地挖掘文本的思想教育意义,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精神的蜕变。

例如在《为人民服务》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主对比文本,探究文本的思想主题,从而引导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意识。“同学们,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我希望大家能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品质?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我们大家仔细阅读文章,交流、探究一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而且提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中都感受到了思想的光辉,感受到了动人的精神力量,他们也许会受到鼓舞,但是,这种力量应该会推向何处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像他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真实的自己,在我内心埋下一粒奉献他人的种子。” 这样,学生的思想品质就会在无形中得以提升。

探究文本思想不仅要求学生感受文本的思想魅力,还应该让学生在这样的感受中得到自我品质的发展,教师要教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我们更要教的是文本当中那些鼓舞人的力量,学生在这样的力量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生活迁移,让学生感受人生的美妙

每一节课当中,我们总会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无奈,很多学生认为我们学习文本内容没有任何的价值,因为有些内容离我们生活的时代都很久远,但是他们的思想光环却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间。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迁移,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美妙,让他们能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真实地提升自己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的精神养成大有裨益。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与生活有关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课堂上的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的领航人。

例如在《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启发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让学生找到文本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样的关联中感受到思想的启发和自己人格的提升。“同学们,在鲁滨孙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闪光的精神呢?在我们现实社会当中,这样的精神是否还有着闪光的价值呢?联系你的生活实践,让我们感受一下人生的美妙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从内心将文本与生活进行有机的联系,而且这样的联系对于学生思想养成大有裨益,生活化的迁移不仅可以内化文本的思想品质,还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迁移中实现自我鉴赏能力的提升。

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主题是我们要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策略,更需要生活的支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支持学生在生活中体悟文本的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扩展阅读,让学生探究生活的真谛

阅读就像是一扇窗,它可以为我们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之一便是海量阅读。拓展阅读,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更美好的品质,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进行迁移阅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书籍,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习和成长,这才是语文教育的初衷。拓展阅读的形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每周开设阅读交流课程,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有计划地阅读一些书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在无形中锻造学生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开展拓展阅读,因为这篇文章出自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而小学生对《三国演义》了解不是很多,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推荐无障碍阅读版的书籍,学生感受到名著的思想光环,而《三国演义》当中的忠和义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养成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利用一些课下的时间对这本书的整体架构和思想情感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同学们,我们有没有勇气去听名著呢?其实名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只是由一些小的故事构成的,这些故事精彩绝伦,我们会看到那些人物的闪光的品性,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到自身的成长。”在教师的推荐下,学生便可以敞开心扉去阅读,这样,他们便能够得到更好的滋养。

扩展阅读,需要教师做出科学的指导,也需要学生的全情投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关注,让学生能够持续快乐地阅读,从而在阅读内容中寻找自己想要的思想力量。

五、开展活动,让学生彰显个人的价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在每个单元我们都涉及了有关实践活动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自己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思想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自我的价值。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向学生多传达一些有关知识技能方面的语文知识,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不但不能夠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社会属性,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是实践活动非常有效的途径,学生乐于参与,而且实效性非常强。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这篇文章的思想主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相信大家对于地球都产生了非常浓厚的情感,那么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呢?今天我们就化身地球小卫士,深入我们生活的周围宣传环保知识,让每个人都能够跟我们一样做一个地球的守卫者,这次活动由我们小组成员自己组织,我希望大家能够满载而归。”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无须过多讲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便可以在无形中得到增强,实效性非常强。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个人风采充分地展现出来,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生活的能力,还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更强,更懂得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至关重要,它可以在学生人生最关键的时期给予精神的支撑,还可以引领学生走向更高的阶梯。渗透德育的方式有很多,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课程实践活动、课内交流活动、文本思想探究、海量阅读、生活化思考等多种途径让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得以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洗礼,促进优秀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秦晓丽.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8):48-49.

[2]田 玲.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教育论坛,2020(8):87.

作者简介:陈燕燕(1984— ),女,江苏南通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语文学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