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2021-08-26 22:22林虎
求知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和学生也逐渐接受创新教育。把发展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笔者的一些知识和经验,对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有效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0-0065-02

引 言

我国第一次对受教育儿童进行系统、全面的精神研究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语文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来看,对基本文字的掌握尤其重要,它贯穿人生命的始末。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字知识后,学生就要进行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需要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

语言学习是对学生心灵挖掘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积累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有时教师会发现,想直接与学生沟通交流想法较难,但能从学生的写作中深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语文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一、小学语文中的创新思维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的写作技巧是多变而深刻的,如同一个字可以通过巧妙地变化和组合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信息,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更深入、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语境,同时也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革新是指人们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縛,创造新的事物。如今,创新成为当代社会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没有创新,社会将难以进步[2]。21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并非易事,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从小学阶段开始,从最基本的环节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导入创新知识,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变化,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其慢慢实现质的转变。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教育资源和材料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许多名胜古迹和英雄事迹,还有人类运用智慧制作的工艺品等,如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万里长城”、世界上第一座拱桥“赵州桥”、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等。这些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材中,是人们不断创新的成果,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材料。另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英雄事迹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创新教育作用,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伽利略的实验”等,这些故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3]。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才创新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如中国四大发明、爱迪生的发明、地动仪的发明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古今中外人才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且这些发明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些人或事会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其情绪和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其创新意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学习的创造性精神和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创造性,求同存异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从整体来看,语文学习具有同一性,如在读写教学、作文教学、口语教学等方面具有同一性;也涉及很多求异的因素,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小学教育中的创新因素有很多,要求教师不要固守教材,而要积极研究和拓展教材内容。因此,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加强课内外联系,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运用教材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应试教育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教学思想不利于对学生个性、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刀切”,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学生散发出创新精神的光辉。笔者在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能想出更好的称象方法吗?”这一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的学生说:“搬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军官们上船,他们一个一个地称体重,这样便能更轻松地算出大象的重量了。”这便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体现了对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充满趣味、快乐和活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结构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得到创新。比如,在教学视觉感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歌曲,展示画面,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带动下学习[4]。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以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学习,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和想象力。创新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思想,能使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

创造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求知精神,这是小学生积极创造和展现自我的重要前提。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在上课前,笔者认真地为学生准备了一些鸟儿的照片,并使用故事导入法引导学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群可爱的鸟儿朋友,大家猜一下它们都是谁?”学生纷纷为小鸟起了名字,经过热烈讨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笔者对学生说:“这些小鸟都来学习技艺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倍感好奇,他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有效激发。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对事物产生强烈兴趣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并围绕这些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从而进一步激发创新意识[5]。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在其中不断引导,充分激发学生“动笔”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六、运用评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进行评价。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委婉评价的基础上,而“过直”的评价往往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6]。教师应以鼓励或赞赏为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感受学习的乐趣。比如,对于那些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及时鼓励他们,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不断进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肯定和鼓励后,应帮助他们找到不足之处,以免其产生自满情绪。

七、养成质疑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质疑是进步的基础,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通过预习,让学生找到有效提问的方法。

例如,在《詹天佑》一课中有一段关于“人”字铁路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故事进行思考,并据此提出问题。在第二课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方法能解决建造“人”字铁路的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引导学生相互质疑。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其发现新的问题。这不仅是对问题的质疑,还是对所学知识的升华。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重视实施创新教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凌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创新教育[J].科学咨询,2020(45):288.

曹玮.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课外语文(下),2020(09):108-109.

马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读与写,2020,17(26):41.

高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0(09):31-32.

刘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运用教育信息技术[J].新课程,2020(31):142.

殷玉霞.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J].名师在线,2019(02):77-78.

作者简介:林虎(1965.9—),男,壮族,广西上思人,大专学历,高级教师,曾获“县优秀教师”称号,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