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娜娜 张婷
摘 要: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基础课程,在小学实践课程中居于重要位置。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操作、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教师只有正确看待科学学科,并实现其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科学;科学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0-0046-02
引 言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学科。为了最有效地结合小学阶段各学科的知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通过实验呈现知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
随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已开展了数十年的自然学科淡出了我们的视线,这是对小学自然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1]。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格致、博物、理科、自然、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科学的演变。研究发现,科学课程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03—1948年),这时我国尚未形成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而是模仿其他国家的经验,于1903年开始在全国各公立小学堂开设格致课,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科学课。
第二个阶段(1949—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了自然常识课,后又改为自然课。这一阶段我国仍未形成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
第三个阶段(1980—2000年),这个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中明确指出“根据四化需要,必须加强小学自然科学常识教育,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并将课程命名为“自然”,从三年级起开设。
第四个阶段(2001年至今),我国科学教育体系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教材、教法实践。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学科的名称由原来的“自然”变为“科学”。进入21世纪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全社会都对科技有了新的认识,教育界也对科学学科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这为推动新课程改革、实现科学学科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能够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2]。小学科学课程与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是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学科学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为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阶段的早期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还有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实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最后将其融入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全科教学中,实现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目标。
三、提高科學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他们营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课堂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3]。第二,通过悬念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悬念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课堂设置让学生对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产生“紧张与期待的心理”。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通过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是一种自身能力的建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积极的探索者。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还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还要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正确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引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多启发、多鼓励、多发问,积极改变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开展操作实验,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做不做实验差别不大,学生只要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记住便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背道而驰。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学科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探索研究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小学生的好奇心对提升实验水平、验证实验结果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更多操作技能和探索本领,以及验证实验结论,是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为学生营造积极、宽松、和谐的实验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实验设想和目标,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操作实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会有不同见解,而这些不同的看法会使学生更好地展开交流、提高实验积极性。教师应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和必须遵循的规律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将求知欲望转化为实验的兴趣,通过动手具体操作和仔细观察得出实验结论,从而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形成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良好意识。
(三)融入其他学科,达到互促、共进、同提高
要想将科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相互贯通,达到相互促进的目标,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在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要帮助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例如,通过科学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中关于动物、地理、天文方面的课文,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课中有关太阳、月亮、地球等方面的知识。第三,教师应推广科学学习方法,提升其他科目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科学学习、实验过程中积累的学习方法延伸至其他学科。比如,观察法对提升语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数学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电的知识,学生了解了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等各种家用电器的原理,掌握了安全用电的方法;通过学习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用火、防火的知识,以及消防器材、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火警电话;通过学习信息科学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手机等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学生生活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课中的自行探究、科学实验、经验推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方法和技能,受用终身。
结 语
综上所述,科学学科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教学,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带领学生更好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使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分析、去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从而真正实现科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张华.虚拟现实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03):61-62.
马振瑛.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2020(12):80.
陶佳君.地理天文软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6):80-83.
作者简介:白娜娜(1985.8—),女,甘肃宁县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张婷(1984.11—),女,甘肃宁县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