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学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率的课堂,具体而言,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对恰当运用多媒体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18-02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教师开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备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助力。
一、运用多媒体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优势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可以将数学学科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小学生对内容丰富、形象直观、趣味性强的知识更感兴趣,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转化、编辑等功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在降低数学学科学习难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1]。第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多媒体设备具有多样化、多元性特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学科“教”与“学”。第三,可以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颖、奇特、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能力、数学学科学习动力的提升,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2]。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手法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单一的讲授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也不尽如人意。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较差,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惰性,此时,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效率,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居于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自主思考的机会较少。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其数学学习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三)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割裂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学习经常与生活实际相割裂。这是因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担心一旦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过于活跃,这样的课堂比较难驾驭。因此,大多数教师会避免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保证课堂的严肃性。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背离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思想。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建构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3]。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导入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把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4]。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自然更愿意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圆”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导入。首先,教师可以播放视频:一只小兔子踩着一个木饼摇摇摆摆地玩耍着,两只小狗互相玩着圆形的飞盘,一只小熊拿着一张圆形的饼在吃。之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看看这些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吃大饼!”“玩飞盘!”……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抛出下一个问题:“他们拥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想了想,回答:“都是圆形的。”这样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导入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出几个不一样的图形或实物形状,让学生抢答,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且将圆形加入這些图形中。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好胜心,往往会积极地参与到“抢答”的环节中。在抢答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圆”。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也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融入教学环境中[5]。
(二)运用多媒体保证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新旧知识相联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6]。尤其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马上就要步入初中,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保证数学知识的完整性,那么学生步入初中就很容易出现知识“断层”现象,这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7]。而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保证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例如,在教学完小学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保证数学知识的整体性。首先,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六年级20名同学中,有8名同学喜欢玩跳绳,还有5名同学喜欢玩毽子、3名同学喜欢玩足球和4名同学喜欢玩乒乓球。同学们,我们应该选用哪种统计图才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每种游戏的喜欢人数与班级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呢?”此时,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却很难将它进行实际应用。这时,教师不妨用多媒体设备使学生直观地进行回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虽然能够展示出来每种游戏喜欢的人数,却不能直观地呈现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很明显不适用,它便于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扇形统计图能非常清楚地呈现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继续使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案例,使学生思考每一组数据到底适合使用哪种统计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