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8-26 08:53张梅
求知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张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数学课程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锻炼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邏辑思维与空间几何思维。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其思维能力和综合学科素养也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4-0048-02

引 言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更注重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探索中,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灵活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将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题,提出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策略。

一、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思考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其中,思考能力包括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形成的思维模式及思考方向,因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而其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意识较弱,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很难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学生之所以无法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其思维方式不正确,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抓不住学习的要点与重点,难以形成有效的学习体系。对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正确思考,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学生的无效学习,同时还能提升其学习效率。总体来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其独立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只有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认知,进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事物的认知出现偏差。此外,大多数小学生更愿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有趣的、和自己相关的事物,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很难集中注意力,也不愿意主动进行思考。可以说,很多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都是被动开发的,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很难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主动提出问题,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1]。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思维培养方法,学生就只会使用传统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非常烦琐,很多学生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就会产生畏惧心理,进而失去探究思考的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科学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请同学们思考鸡有几个头、几只脚?兔子有几个头、几只脚?”这样的问题较为简单,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轻易地回答。之后,教师再提问:“如果所有动物都失去两只脚,那么笼子里还剩多少只脚?”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逐渐领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顺利打破传统数学思维模式,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又如,在进行“找规律”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悬挂的花朵及树叶图片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寻找图片排列的规律与排列的顺序。”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同的图片进行标记,并让其带着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生经过探究会发现图片存在的一些规律,此时,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不同物品的排列顺序。

二、创设情境,深化知识理解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难度较大,其在接触及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畏惧及不自信的心理,这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不仅是学生感知新事物的基础,还是其发展学习内驱力及智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利用不同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时,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动态的图形平移及旋转的过程,通过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视频及图片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探索生活中由不同图形通过平移或者旋转构成的物体,并指出该物体的构成规律。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还能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供充裕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情境创设有多样化的展开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出合理选择。对于一些知识点,教师可以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作为教学导入,这样就能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促进课堂教学的良好推进。

此外,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并让学生结合这一情境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不仅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在不断深入的知识应用与实践中,更好地吸收与掌握新内容。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购物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加法和减法,并体会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可见,合理的情境设计能够对数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在学生思维的训练上发挥很好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