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法治教育

2021-08-26 08:53倪晓燕
求知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小学思想品德法治教育

倪晓燕

摘 要:法治教育要从小抓起,加强对小学生的法治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懂得法律知识、遵守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会将法律知识作为自身行为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将法治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法治教育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法治教育;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16-02

引 言

在法治社会,國民生活和法律法规息息相关。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健全,我国社会发展更加稳定,经济更加繁荣,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思想品德教师要担当起为学生普及法律、渗透法治知识的重任,将法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与社会氛围。

一、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将法治教育灵活融入其中,是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小学生年龄较低,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其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相对较弱,相对来讲,在社会生活中是弱势群体,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害[1]。虽然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还是存在不和谐的状况及不安定的因素,导致许多小学生受到伤害,影响其身心健康。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法治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辨别是非与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较好地保护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将法治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及综合素养,降低学生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概率,促进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法治教育

(一)营造法治教育环境,积累法治教育素材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渗透法治教育,要时刻规范自身行为,提升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断收集、了解典型的法律案例,特别是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材料和案例,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2]。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运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法律知识,使法治教育做到润物无声,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促使学生掌握较多的法律知识,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量。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1.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阶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相比教师耳提面命地教授,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互助讲解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形成负责、认真的学习态度[3]。例如,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合作学习“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有关条例与文件,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自己身边人的宗教信仰。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法制类型的小品《被洗脑的邪教人员》,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邪教给人们思想与行为带来的危害,从而远离邪教。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怎样拒绝他人向自己宣传邪教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2.构建新型课堂

思想品德教师要想在课堂中更好地渗透法治教育,就要将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和活动中探究、体验法治知识。教师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深入了解道德规范、道德观点及各项行为准则的含义、了解社会存在的意义,对法制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与理解[4]。例如,在教学“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课中,教师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运用观看录像、参观访问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地交流探究,在探究中明辨是非,了解相关法律内容,深刻理解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每个人都应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工作中,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法治观念和环保观念,做到不浪费各种资源、自觉保护环境。

又如,在教学“法律,生命的保护伞”一课中,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灵活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投入课程学习,从而更好地渗透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学生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应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如,在教授“我们爱和平”一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观看视频及朗诵等教学模式,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及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平意识[5]。

3.结合网络教学资源渗透法治教育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灵活利用互联网收集符合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法制案例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真实的法律案例中开展综合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模式及情境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对法治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针对具体的法治知识内容设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然后在互联网上收集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针对性案例,有效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资源,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理解及运用法治知识[6]。例如,“我们爱和平”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战争带给人类的危害,引导学生珍惜现今的幸福生活。课前,教师在网上收集关于本节课的资料。课上,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很多的战争,你们知道有哪些战争吗?这些战争带给当时的人们怎样的伤害呢?”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对本节课进行深入学习。最后,在知识拓展环节,教师可引入法律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危害和平的行为,做出这样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惩罚,从而既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提升学生遵守法律、维护和平的意识。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小学思想品德法治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浅谈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