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反思与优化

2021-08-26 21:23常雪松岳桂华周小雅周元明韦志强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双高

常雪松 岳桂华 周小雅 周元明 韦志强

【摘 要】本文针对“双高”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建设基于能力导向的资源共享发展平台,建立校企人才双向双协共建的教师团队,开展基于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的育训工程,建立多元立体的考评激励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水平专业群 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082-03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赋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使命。“高职专业群”自提出以来见证着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双高计划”的步步推进。而打造高水平与高层次、结构化与专业化、国家级与国际化和多元合一的教学团队,是促进高职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紧跟广西大健康产业需求布局专业,聚焦“医、养、管、食、游、动”等广西大健康重点发展产业,为广西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学院根据广西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护理和药学两个专业群建设国内高水平专业群。学院始终按照临床和生产经营一线岗位人才素质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知、德、技”三维标准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教学创新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面临的新问题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学校针对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平台期”和“职业倦怠”等问题,提出了“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即“3线3精4平台N个(类)量化指标”教师成长模式。其中“3线”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科研能力3条主线;“3精”指学校教师主管部门针对促进教师成长路径进行精心设计和策划,做到培训内容精细化、培训对象的精准化和培训形式的精致化;“4平台”指在信息化的教学与教师继续教育平台上,结合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3个梯次平台;“N个量化指标”指给予各个平台分别赋予一定的资源(N1)、政策(N2)配置和若干个评价检测指标体系(N3)。该模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继续教育的规模和数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增大;三是教师的获得感有所提升;四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五是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均得到提高。

然而,在高职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该模式虽然在指导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专业群”视域下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短板,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打造高水平与高层次、结构化与专业化、国家级与国际化和多元合一的教学团队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成长平台辐射范围以及精细化程度不够,比如对教师学生管理能力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原模式侧重校内专任教师的个人发展考虑,缺乏以整体性团队建设考虑;(3)原模式主要面对校内在编在岗教师,针对企业或医院兼职教师的成长考虑较少;(4)教师分层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路径优化

“专业群”建设需要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的支撑,教学团队建设是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和研究领域的合作主体的优化组合,是基于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教学创新团队作为支撑专业群发展的新型集群,只有充分挖掘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的竞争优势动力源,才能实现团队和专业群建设创造性发展。

(一)建立基于能力导向的资源共享发展平台

依托广西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教師发展中心和教师社会实践基地,融合政、校、院、企人力资源,建立专兼职教师资源库和专兼职教师双向管理、业绩互认和双职称认定工作机制,为校企双元育人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力。在“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提出的“4平台”基础上以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实习实训四个方面为维度,以点成线,以点搭台,进一步优化资源共享平台,涵盖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多个方面,扩大平台的辐射范围和精细化。推进大健康创新创业基地,搭建众创空间,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从医院和企业引入名师和名医,建立校、院、企技术创新团队,与院、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培试点,打造工匠培养平台。

(二)建立校企人才双向双协共建的教师团队

国家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是重要任务,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又是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抓手。针对普遍存在的“双师型”教师不足、教师顶尖人才流失严重、教师结构化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高职院校要详细评估教师队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不断引进企业人才的同时,加大校内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丰富教师发展资源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水平,优化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依托合作交流平台及创新研究平台而搭建成结构化创新团队,将原“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提出的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三个层级结构精细化为校内新进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专业群带头人共六层级教师专业成长模式(见图1),以及来自校外企业、医院(研究院所)的技术骨干、技术能手、技能大师、领军人才和名匠名师共五个层级,逐渐培养为专业带头人和专业群带头人。结构化更加完备,教师专业发展路线更加清晰,导向更明确。

(三)开展基于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的育训工程

基于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的育训工程,精准对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教师标准的需要,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与提升社会服务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师培训,夯实“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基于“四有”教师标准的师德培训,实施覆盖全员的理念更新工程;(2)基于专业群建设项目为主体需求的业务培训;(3)加强教师资格与职业岗位资格证的“双证制”教师培训;(4)推进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专任教师与专职辅导员、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科研各具特长的教师以及不同专业教师组建“跨界”教学和科研团队,以团队的复合能力支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强化以团队协同、跨界合作、校企双向流动为导向的育训概念(见图2)。

(四)建立多元立体的考评激励体系

1.完善分类和分层的教师评价考核标准

形成四种类型、四个层次的教师标准体系和教师队伍评价考核制度体系。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为核心,按照“教学‘双师型、服务专家型、科研技术型、文化育人型”四种类型,建立并实施“大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合格教师”四级评价考核标准,提升教师发展的目标引领力与评价推动力。

2.落实常态化的教师自我诊改及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分层、分类教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依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按照“三年一规划,每年一诊改”工作机制,推进以“双高”目标为引领的教师层面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常态化,完善系部和校级双层教学督导制度,为完成“双高”任务提供决策与改进的机制保障。

3.制定专业群建设为导向的教师分析测评表

按照双高建设的要求,教师队伍要求专兼职结合,除了开发校内专业教师发展新体系,还要充分挖掘企事业单位及研究院所的人才优势,发展兼职教师发展体系。要针对校内和校外多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建立针对性的考评指标体系,引导激励教学团队正向发展。

4.建立多元化的绩效激励体系

要依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合理诉求,发挥激励因素中能带来积极态度,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推动激励机制的健全。对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技能大赛、社会服务等重大质量工程项目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加大职称评审等权重。创造中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运用激励机制,让教师积极主动完成挑战性工作和承担工作职责。综合考虑教师任用情况、晋升制度、工资制度、参与程度及奖惩办法,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建设的关键任务,而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过程中,平台化、团队化、模块化和系统化是关键的标准,要从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有效监控等诸多方面考虑,全面提升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为促进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的高效运行,提升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品牌效应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君,张玉凤.专业群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构建及治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

[2]周小雅,常雪松,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探略[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20(5).

[3]曾照香,李良明.“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业与技术教育,2021(2).

[4]崔宇馨,石伟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逻辑、困境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0(10).

注: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9〕63号);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医学职业院校临床技能实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9A026)

【作者简介】常雪松(1979— ),女,河南永城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岳桂华(1969— ),男,山东东营人,医学博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管理、中西医结合防止心血管疾病;周小雅(1963— ),女,浙江宁波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学职业教育;周元明(1963— ):男,通讯作者,浙江诸暨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医学教育管理、外科临床;韦志强(1967— ),男,广西岑溪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流行病学。

(责编 黄 煌)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双高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