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竹
【摘 要】 小学阶段学生知识储备内容少,思维发展简单,加上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就必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素质以及学生等方面入手。当前小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的素质水平较低,对审辩式思维认识不到位,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效果不明显等。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推动小学生形成具有审辩式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及时进行思辩与思变。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审辩式思维 能力 培养策略 思辩与思变
一、审辩式思维的内涵
审辩式思维根据信仰或假定的知识背后的依据及可能的推论来对它们进行主动、持续和缜密的思考,又可以被定义为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积极地、熟练地解读、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那些信息的过程。
二、培养小学生审辩性思维的必要性
(一)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
教学改革背景下发展审辩性思维之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审辩性思维的培养是英语课程标准改革的内在需求。对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客观而辩证地看待与解决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审辩性思维的培养是践行学科素养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独立地处理所获取的信息,将所学从分析到概括,建构在自己的认知系统当中。这也正是在小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审辩性思维的目的与归宿。
(二)学生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
审辩性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标要求在知识与技能层面,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建构,并要求学生在学习小学课本知识的过程中,能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概括的方法解决一定的问题。同时审辩性思维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发展的程度与思维型人才的成长、供应是息息相关的。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聚焦在经济增长力上,而是聚焦在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上,思维型和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更是意义重大。
三、培养小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学会思辨与思变
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思变,思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审视和进行思维辨别,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审辩式思维面对学习中的内容,可以积极主动地发现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自觉进行思考。同样在生活中,学生可以在这种审辩式思维状态之下,主动进行探究,挖掘问题,提出系列的解决方案,进而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处理零用钱”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所拥有的生活经验,并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得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结论。然后将现在的结论与之前的结论相比较审视,二者出现不同的原因,并分析出结论中哪部分是依靠经验所取得的,哪些是依靠理性思维,经过分析判断所做出的。
(二)在英语课程中进行审辩式思维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小学英语时,因刚接触到英语课程,对课本中的知识点无法完全理解,又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较少,理解知识点较为困难,容易出现语法学习上的问题。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审辩式思维进行学习,辨识语法使用的不同之处并自主将其理解内容构建与知识结构之中,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当英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开展英语辩论,比如以“是否我们需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脑”为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论述,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兴趣、有动力运用审辩式思维技巧思考问题,这也属于小学阶段独立思维训练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完整地掌握课本中的英语知识体系,就必须要带着全面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并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因为英语学习内容具有系统性等特点,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审辩式思维,找到英语学习的核心规律。
(三)英语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英语课堂上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主动权完全地给予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去思考一些问题,并自主运用审辩式思维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公,这是培养审辩式思维的关键之处。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加义.我国批判性思维研究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6(11):135-138.
[2] 谢小庆,刘慧.审辩式思维究竟是什么[M].北京:中國教师报,2016.
[3] 谢小庆.审辩式思维[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郑毓信.英语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6.
[6] 李文婧.英语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