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崇高主题 优美表达

2021-08-26 19:37泽罗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8期
关键词:革命者李大钊历史

泽罗

我们感知的越多,离教科书上的纸片人就越远,向英烈的内心和信仰就走得更近。这或许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吧。

【剧情简介】:围绕1912年至192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积极探索改变中国、拯救民族的热血历程,热忱追寻正确革命道路的故事。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之下,毛泽东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及广大群众前仆后继,积极投身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以及为建设新的国家而奋斗。

阴森的监牢里,蓬头垢面的李大钊独坐在阴冷压抑的黑暗中。他跷着二郎腿,哼着《国际歌》,一道微光从天窗洒落,光明与黑暗在革命者的头顶交汇,似在吟诵他的词句:“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此时,距离他被施以绞刑还有38小时。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革命者》的开场显得如此写意。我们习惯的同类型电影,开场或是一段大气恢弘的旁白,或是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复刻,肃穆沉实,质感厚重,鲜少会采取这样一个微观写意的镜头切入。

观影伊始,我心里直嘀咕:这样的叙事策略,是果敢,还是冒险?观影结束后,我的感受是前者。这是一次成功的突破。

李大钊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播火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国共第一次合作、“三一八”惨案等历史时间铭刻下了他对中国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与其他耳熟能详的近现代史人物一样,他的主要事迹都曾在过往各类主旋律艺术作品中表现过。对此,我们并不陌生。

然而《革命者》并未采取常见的线性叙事,而是将李大钊归国后参与的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打乱重组,重新穿插到他生命倒计时的时间里。

毛泽东、陈独秀、张学良、蒋介石,工人、农民、学生、妻子、孩子……不同人物的眼中,交织出不一样的李大钊,也多角度地呈现出波诡云谲的历史环境。

倒叙、插叙、闪前……多个视角并联的结构下,观众像是面对一幅拼图,从熟知答案的答题者变成了拼接碎片的探索者。每摆好一块拼图,我们都想知道更多。

闪回叙事和交叉剪辑的手法在这类作品中的确颇具新意,但是必然会提高观影认知的门槛,部分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在失去了“知道”的笃定感觉后,可能会在观影时产生混乱与游离。

此外,对于近现代史题材,观众先天性地会给予“深刻严肃”“精确还原”这一类的期待。基于惯性,他们的反馈会更多地在“认知”的层面打转。对于一部分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来说,时间线一“乱”,视角一多,认知被干扰,如同雾里看花,难以完整拼凑出一个故事。

也许这是《革命者》票房不敌同期同类型影片的原因,它明显不够“大众化”,所以虽然影片口碑更好、评分更高,但从真金白银的票房对比来看,结果确实有些惨淡。

《革命者》的表现手法与其“大男主戏”是极为适配的,所有的表现手法都紧紧围绕李大钊这个核心人物展开,在张颂文高超演技的加持下,故事内核坚定,形散而神不散,避开了群像戏的短板。

但是,观众多年来被“喂养”、被宠爱而形成的观影习惯,似乎更青睐沿着时间线发展的英雄戏,也更享受用全知视角来“拾贝”的群像戏。对于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來说,可能这也是一种“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式的遗憾吧。

另外,《革命者》还充分调动了“感知”的力量,让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在还原历史的厚重质感下,多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甚至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通过绝佳的光影和剪辑,造就了一些类似文学性的表达。这种表现手法的确抬高了观影的门槛,但观众一旦感知到其中的深意,那便是对李大钊行云流水般的追忆。

似乎是第一次,我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英雄人物的意识流中,这远远超出了一般类型电影所能赋予观众的审美体验。

在开滦煤矿大罢工现场,无数矿灯直射天空,无数矿工躺在铁轨上,直面军警冰冷黑暗的枪口,印证着李大钊的名言“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寓意着他在无产阶级队伍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再一次和影片开头呼应,昭示李大钊是“背黑暗而向光明”的觉醒者。

尽管人物的结局是悲壮的,但影片中多次以“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主题,作了明亮的艺术反转。

在大雪纷飞的冬夜,李大钊驾着骡车护送被通缉的挚友陈独秀出京,这充满挫折的历史时刻却充斥着二人坚定而又充满希望的面容。

李大钊与毛泽东登景山俯瞰北京城,金色的城墙在阳光照耀下是如此的明亮,在革命前途未明的时刻,二人畅想着插满赤旗的世界……

光影及色彩美学的运用衬托着这类明亮的反转,为影片增添了不少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革命者的浪漫,在以往的同类型电影中,往往是悬浮的状态,借助高大空洞的表达,强行制造情绪的高潮。然而在这部电影中,是用无数的细节,让革命的伟大深意层层递进,让人的情绪自然到达顶点。

电影中有一处闲笔,是李大钊在窗外一手捧着书本,一手轻抚树下白色花朵的场景。这一幕的他是浪漫的、诗情缱绻的。

在军警枪杀学生后,倒在妻子肩头默默啜泣的他,又是脆弱的、令人生怜的。

在田间地头,对农民嘘寒问暖,亲自给他们倒水喝的李大钊,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革命者,他是善良的、胸怀大爱的。

在不同时空,在一句“爸爸,你回来了”后露出笑脸的他,是孩子永远翘首以盼的父亲,是有着人间烟火气的普通人。

……

类似的画面还有很多。

与电影画面冷暖色调鲜明对比相似,我们在审美体验上也可以同时体验到崇高和优美这两种经典范式。我们既可以读取到他的伟大、豪迈、振奋、强大、坚硬……因此而感到心潮澎湃,对英雄充满敬仰和赞叹;同时又会在他身上看到宁静、优雅、温暖、柔情、轻快……因此而产生极强的代入感,似乎他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观众因为这部影片重新认识了李大钊。从认识到喜爱,再到目睹他的牺牲,观众会产生更多的共鸣和共情。

我们感知的越多,离教科书上的纸片人就越远,向英烈的内心和信仰就走得更近。这或许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吧。真心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的李大钊,一起走进他的似水年华。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

猜你喜欢
革命者李大钊历史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革命者爱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关怀青年的李大钊
李大钊资助北大贫困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打车市场“革命者”Uber的乐与怒
历史上的4月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