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王培培,郭长春,赵志斌,栾恒飞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致病因素复杂,可能与饮食、环境等有关[1]。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较多,其中外科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能彻底清除病灶,并对淋巴结进行清扫,但手术创伤大,切口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不利于术后恢复[2]。以往改良乳房根治术围手术期镇痛主要采用患者控制的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能有效缓解疼痛,但大量阿片类药物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3]。近年来,超声引导下麻醉被广泛用于临床中,与传统麻醉镇痛相比,具有定位准确、起效快等优点[4]。超声引导下锯肌前平面阻滞(anterior plane block of serratus muscle,SAPB)和竖脊平面阻滞(vertical spinal plane block,ESPB)是两种新的区域阻滞技术,其中SAPB属于肌筋膜间阻滞,具有操作简单灵活等优点;ESPB是一种新型躯干区域神经阻滞技术,主要是通过局麻药可直接进入胸副间隙[5-6]。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SAPB、ESPB联合PCIA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
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1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SAPB组、ESPB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SAPB组中,年龄33~67岁,平均(52.53±5.23)岁;TNM分期:I期15例、II期35例。ESPB组中,年龄34~68岁,平均(52.56±5.28)岁;TNM分期:I期16例,II期34例。对照组中,34~70岁,平均(52.61±5.32)岁;TNM分期:I期19例,II期31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标准[7];(2)有手术指征;(3)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脏器疾病患者;(2)凝血机制异常患者;(3)沟通障碍者;(4)深度昏迷,意识模糊者;(5)复发性乳腺癌;(6)外院行放化疗、分子生物治疗等特殊治疗;(7)不配合治疗、放弃治疗、转院或随访期间失访者。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监测生命体征,在静脉全身麻醉下,SAPB组患者超声引导下行SAPB阻滞麻醉:将针插入第五肋骨与腋中线交点,超声确定针位后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ESPB组行ESPB阻滞麻醉:患者置于正常侧卧位,超声引导下穿刺T5胸椎棘突旁3 cm,确认针头位置后注入20 mL 0.375%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阻滞麻醉。术后患者均给予PCIA:舒芬太尼100 μg,盐酸帕洛诺司琼0.5 mg ,生理盐 88 mL。
(1)术后2、4、8、12、24及48 h时静息与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2)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及PCIA舒芬太尼用量;(3)术后康复情况:包括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术后2、4及8 h,三组患者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SAPB组及ESPB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及48 h,三组患者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SAPB组及ESPB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SAPB组与ESPB组之间比较,除术后2 h静息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
续表1
SAPB组、ESPB组及对照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静Ramsay评分比较分)
SAPB组及ESPB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及PCIA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SAPB组与ESP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围术期麻醉药及镇痛用量比较
SAPB组术后进食时间长于ESPB组(P<0.05);SAPB组、ESPB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B组、ESPB组皮肤瘙痒、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乳腺癌常见术式之一,手术创伤大,手术区域涉及的神经广泛,易引发围术期强烈的应激反应,疼痛剧烈,其中约24%的患者疼痛接近中度至重度,近一半的患者术后出现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8]。手术后的疼痛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有效快速的术后镇痛是关键。PCIA是乳腺癌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但近年来有报道[9]称,PCIA主要是采取阿片类药物实施镇痛,会增加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超声引导下行区域神经阻滞在操作时能准确定位,观察药物扩散情况,避免穿刺造成神经损伤[10]。SAPB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神经阻滞方法,主要是在前锯与背阔肌之间的间隙内注射局麻药,可通过前锯肌阻滞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从解剖学角度来看,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属于肌筋膜间阻滞,扩散范围较广[11-12]。ESPB是将局麻药借助超声引导注射到T5横突上阻滞背侧支和腹侧支神经,依靠局部麻醉剂的被动扩散靶向于平面内[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4及术后8 h时患者疼痛评分升高(P<0.05),且SAPB组、ESPB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及48 h患者VAS评分降低(P<0.05),且SAPB组、ESPB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无明显差异,表明SAPB及ESPB联合PCIA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与纪久雨等[15]研究结论一致,原因可能是因为超声引导下SAPB的定位精确。阻断肋间神经外侧支,即胸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有效阻断切口部位疼痛传导,达到有效地镇痛效果;而ESPB是麻药扩散入胸椎旁间隙阻滞脊神经背侧支、腹侧支及交通支,也能迅速达到镇痛效果。
本研究发现,SAPB、ESPB组术中麻醉药用量、PCIA按压次数及PCIA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SAPB、ESPB能减少术中和术后麻醉药及镇痛药的用量,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SAPB组、ESPB组胃肠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SAPB、ESPB这两种镇痛手段都能通过减轻疼痛,减少围术期药物用量,促进术后早期康复,原因可能是SAPB是对前锯肌周围的肋间神经产生阻滞作用,从而产生有效镇痛的作用,减少了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ESPB能清晰观察穿刺针在肌肉各层的动态进针图像,而竖脊肌平面远离脊神经轴和胸膜,使损伤最小化,疼痛减轻。同时,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SAPB组、ESPB组皮肤瘙痒、恶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SAPB及ESPB联合术后PCIA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SAPB、ESPB联合术后PCIA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可有效预防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