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2021-08-26 03:43吴佳妮王景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牛膝独活川芎

吴佳妮,王景红,苏 爽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骨伤疾病发病人数逐年递增,给社会造成巨大压力。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虽然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同时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病情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身体素质达到手术指征时,方可考虑手术[1]。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该疾病积累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可有效缓解腰腿痛、改善神经源性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本研究拟通过对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索其用药特点,以期为当代医家临床诊治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脊柱科、骨关节科等科室主任医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内服处方,建立包括患者登记号、姓名、性别、年龄、中医疾病、西医疾病、中医证型、中药组成及剂量等情况的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经筛选获取与本次研究相关的处方1 826首。

1.2 纳入标准

①第一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处方为中药内服汤剂;②年龄≥18岁,无明显其他疾病;③门诊和住院部资料详尽,姓名、年龄、诊断、用药等重要信息无遗漏。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明显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传染病等;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精神病患者;⑥中药外用处方。

1.3 数据处理与录入

本研究采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软件,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腰椎管狭窄症数据库,并进行中药数据规范化处理,如“酒苁蓉”统一为“肉苁蓉”,“生黄芪”统一为“黄芪”,“元胡”统一为“延胡索”,“黑顺片”“黑附子”统一为“附子”。之后将规范后的中医疾病、中药组成及剂量逐个录入,并由一名专业人员对数据库进行再次核对,以保证数据准确无误[3]。

2 结果

2.1 基本用药情况分析

共筛选出1 826首处方,应用中药30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川芎、茯苓、牛膝、当归等,药性以温、平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多属肝、肾、脾经,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以活血化瘀、补肝肾、祛风湿类为主。

2.2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共收集1 826位患者信息,其中女性患者1 089例占59.64%,男性患者737例占40.36%。所有年龄段中,就诊频率最高的是60~69岁(占34.99%),其次是70~79岁(占27.82%),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68.21岁,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就诊次数高于男性患者,且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居多。

2.3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频次及用药分析

收集到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处方应用中药304味,总频次27 014次,分析用药频次频率、平均剂量、最小与最大剂量等情况,使用频次≥300次的单味药有27种,并归纳用药频次排名前30名药物功效,见表1、表2。

表1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处方高频药物(使用频次≥300)

表2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用药频次排名前30名药物功效分布

2.4 中药属性分析

根据中药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腰椎管狭窄病的中药药性归属以温、平为主,以温性药最多,使用频次为10 324次(占38.22%),平性药使用频次为6 727次(占24.90%);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以甘味药最多,使用频次为12 836次(占47.52%),苦味药使用频次为10 965次(占40.59%),辛味药使用频次为10 504次(占38.88%);归经多属肝、肾、脾经,以肝经最多,使用频次为15 107次(占55.92%),归脾经使用频次为9 745次(36.08%),归肾经使用频次为9 309次(占34.46%),中药的性、味、归经根据使用频率的雷达分布见图1,图中数字代表药物使用频次。

图1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处方用药性味归经分布图

2.5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对1 826首治疗腰椎管狭窄处方统计后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当同现频次(中药A和B同时在处方中出现的次数)>400时,设置置信度≥0.5,且支持度≥0.22,可以得到药物关联分析结果,见表3(置信度指中药A出现时,中药B出现的概率;支持度指中药A和B同时出现的概率)。

表3 1 826首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处方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2.6 复杂网络分析

对1 826首处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设置边权重>700,从中抽取多层次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核心药物组合:黄芪、三七粉、鸡血藤、当归、茯苓、白芍、泽泻、甘草、川芎、桃仁、牛膝、独活、红花、威灵仙、延胡索、狗脊、赤芍,见图2。

图2 1 826首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处方核心药物组合网络图

2.7 聚类分析

对1 826首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处方中使用频率排名前17的中药(频数>490,且同时为核心药物组成)进行聚类分析,以分组距离>35为界,将上述中药分为4类,见图3。第1类:鸡血藤、白术、黄芪;第2类:牛膝、延胡索、狗脊、独活、白芍;第3类:甘草、茯苓、当归、赤芍;第4类:三七、川芎、泽泻、桃仁、红花。

图3 1 826首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处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图

3 讨论

当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椎间融合术、椎管减压术等手术方式,术后仍然存在诸多风险,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4-5]。腰椎管狭窄症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特点,随着中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增多,他们的治疗意愿发生改变,多数患者会选择保守治疗以改善疼痛。《景岳全书》云:“腰痛之肾虚十居八九”;《景岳全书·腰痛》云:“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医学心悟》曰:“大抵腰痛悉属肾虚”,腰椎管狭窄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6-8],《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三八肾气平均……五八肾气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由此可知肾与骨的关系和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衰竭,骨病也随之高发频发,肾虚所致的腰椎管狭窄症,首当补益肾气,肝主筋,肾主骨,肝充则筋健,肾充则骨强;同时肾乃先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精也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充养,因此脾胃健运,才能保证肾精充足,临床中常运用补阳还五汤、独活寄生汤、身痛逐瘀汤等经典名方来治疗本病[9-11]。

本研究发现使用频次≥300的中药以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排名前10的中药有川芎、茯苓、牛膝、当归、泽泻、三七粉、桃仁、红花、独活、甘草,其中活血化瘀药有4味,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到“痹症有瘀血”,表明腰椎管狭窄症病因是瘀血停滞导致的气血不足,不通则痛,因此重用川芎、红花、桃仁等活血药,以辛散温通。本研究提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大多性温平缓,且以甘、苦、辛味为主,甘能缓急止痛、能补能缓,例如甘草等可调和诸药,治疗虚证;苦能燥湿散寒,辛能疏通气血等[12-13]。其中辛温药使用较多,应不可多用久服,易耗气伤阴;补虚药应温服以减轻患者胃肠道不适等情况[14]。

通过对1 826首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处方进行聚类分析显示,是以活血化瘀、补肝肾、祛风湿类中药为主。所谓“脾旺则胜湿,气足无顽麻”“血瘀日久必生水湿”,故采用茯苓健脾,甘草补脾益气,配伍桂枝即苓桂术甘汤为主药;苓桂相合温阳化气,合白术益气健脾,以利水湿,与甘草同用温阳化饮[15]。健脾益气和补血活血的中药常配伍使用,如当归和茯苓组合,经数据挖掘方法统计,二者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使用频次最多的药对,也是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药物。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为桃红四物汤组方,用以活血化瘀止痛,其中当归在临床上常与川芎配伍以行气活血,调理血脉,这也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中的常用药对保持一致;独活祛风胜湿,通痹止痛,归肾和膀胱经,与当归配伍治疗腰膝、关节疼痛;独活配伍牛膝活血化瘀,补肝肾,再与杜仲合用,三者共奏补肾固本、活血化瘀之效[16]。牛膝、川芎、甘草、白芍、当归、茯苓、独活为独活寄生汤的加减,再加用黄芪,有增强补气血、益肝肾的功效。

本院是一所以中医骨伤为临床重点专科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研究纳入骨伤科、脊柱科、骨关节科等科室主任医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内服处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性。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用药规律和特点,旨在结合病因病机深度探索中药治疗该病的优势,为进一步探索腰椎管狭窄症的诊疗方案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推广中医治疗成果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牛膝独活川芎
入侵植物牛膝菊研究进展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牛膝栽培技术对其药材品质影响的研究概述
等风来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基于ITS 序列鉴别特色民族药材土牛膝及其混伪品的研究
独活入味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乡情川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