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稞是离天最近的粮食,青稞是靠近雪线的作物。粗粝、沉着、忍耐、激情。青稞的气质渗透在高原人的性情和血液中。青稞悲凉。青稞的一生面对雪山。青稞孤单。青稞的一生以自我为伴。青稞辛劳。已是深秋,它还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冬天到了,来不及回家的青稞,就将自己送给过路的牛羊。青稞沉重,无论怎样贫穷的岁月,怎样贫瘠的土地,它总是那样深情和饱满。本刊本期专辑刊登本土老中青三代作者祁建青、王海燕、朱嘉华、老梅、西月等以“青稞”为主题的文章,借以彰显高原特有的“青稞”神韵和本土作家的文学追求。“青稞”写作虽然暂时尚未形成文学意义上的“流派”,但借助于“青稞”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有效挖掘和呈现“青稞”精神内蕴,在文学创作中凸显地域特色,孕育和培植文学高地气质,形成青海文学性情的自我认同和鲜明的辨识度,无疑具有建设性和开拓意义。“青稞”写作专辑还推荐作家贺颖的评论《从地域文化到文学的高原“神粮”》,将“青稞”上升为与每个高原人命脉相连的挚爱血亲,乃至文学语境下某种意味深长的精神符码,肯定和展望了“青稞”寫作在青海地域文学中即将展现的多维精神视域和充沛艺术活力。本刊推出这组主题随笔,旨在鼓励“青稞的子孙”,扎根灿烂辉煌的民族地域文化土壤,创造“青稞一样的文学特质,坚韧而蓬勃,沉默而博大,丰富而内敛,素朴而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