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摘 要:新课改情境下,科学探究成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探究改变被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化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改情境下,使用的新教材体现出教师“讲”和学生“做”并进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动手来探讨相关的性质,注重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质疑能力;求知欲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教学活动形式由传统的“讲授”和“演示”向“引导”和“探究”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新课改情境下,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新的课堂是一种通过对话、讨论交流方式展开的师生互动课堂。
在此,笔者仅就使用山东鲁科版新教材授课过程中获得的一些体会和经验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 革新传统理科教学的模式,大力倡导科学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正体现了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的结合。
以往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解读教材、演算习题的思维方式,把理科教学看成是系统地传授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教学就是把课本知识塞入学生的大脑,然后通过习题反复训练和讲解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使学生只有顺从和死记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完全丧失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对知识的掌握也停留在关键要点的记忆上,不能将知识进行广泛而灵活的迁移。
新课改情境下,科学探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每一章内容上,都会有相应的“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等教学设计反映在课本上,这些环节的设计改变以往课程内容过于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改变被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化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例如,课本介绍自然界中的元素——碳时,设计了一个活动探究:“模拟溶洞的‘形成”,在探究实验旁边还配了一幅溶洞景观的彩图。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都观察到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沉淀,再继续通入CO2使其溶解变澄清,然后对试管加热又使澄清溶液变浑浊的一系列现象。通过化学实验亲身体会了自然界中景观形成的原理,通过感受、领悟和理解的学习过程真正达到了科学探究的实践,丰富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就自然水到渠成了。此时,教师再稍做引导,结合上节课学生刚探究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转化关系:
CO2-3+CO2和H2O+OH-或加热HCO-3。
此外,有些小事还是很让笔者感动的,有个学生下课后跟笔者要了些澄清石灰水,回家后用吹气的办法再次做上述的实验,足足吹了将近9分钟,他父母给笔者打电话说:“从未见孩子这么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样子。”笔者趁机找这个学生谈话,表扬他锲而不舍的追求实验结果的精神,告诉他老师相信今后他的学习态度会有所进步,因为他知道只要有所付出就会有收获。
从此,他学习认真了许多,上课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这让笔者大受启发,原来科学探究还有这样的教育意义。由此可见,课堂问题资源多多,俯首可拾,教育无处不在,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合理、适时、灵活利用,把过去由教师讲授的一些知识让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理解,同时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二、 以学生“做”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突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观察和实验,一直是从古到今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方法,但是,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
以往教学中,学生动手做实验都是在讲完一章内容之后,让学生到实验室重复本单元课堂教学中教师曾演示过或讲过的实验。在这样的教学中,由于实验内容多,时间紧,教师讲授少,就会导致出现如下两种情况: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都不怎么认真听教师讲课,迫不及待就动手,致使教师的讲解有些“失效”;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没有任何兴趣想做实验,因为课堂上大部分实验已经演示过,惊喜和结论都已经提前体验了,没有任何的新鲜感和悬念。所以,每次的实验都会出现旁观者。这样一来,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改情境下,新教材体现出的是教师“讲”和学生“做”并进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动手来探讨相关的性质。这种做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异常活跃,每位学生都为即将要做的而且未知的实验现象而兴奋,每位学生都会全神贯注地观察整个实验过程。虽然,在刚开始的实验探究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规范操作,对如何观察和记录现象也并不是很熟练,但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几次实践后,学生会逐渐地成熟起来,而且变得更善于思考和发现新问题,对自己得出的结论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比以前教师演示、学生看,再听教师和记笔记的课堂效果要强百倍都不止。例如,讲“钠”的性质时,教材中提供了“活动·探究——钠的性质研究”,让学生分别做“钠的切割、钠与水的反应、钠和氧气的反应”等实验。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显得很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得不到正确的现象和结论,颇有些科学家的风范。当学生用小刀切金属钠的一瞬间,很多学生都惊呼“哇,好软”,还有学生很调皮地说:“我原本是准备用九牛二虎之力去切的,没想到轻轻一下就切开了,钠的质地真软呀。”当时,笔者就在想:这个过程在以前上课时是自己在讲台上演示,在用小刀切开金属钠时,直接把切開的金属钠举起让学生看,然后问“用小刀就能切开,说明金属钠的质地是怎样的。”学生都能答出“软”这个字,但和今天这节课堂相比,虽然学生收获到的知识是一样的,但其效果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节课上,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是真实的、生动的,而不是过去的机械接受和死记硬背。接下来钠和水的反应是这节课最轰动的一幕。当然,由于这个实验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在做之前,教师应充分说明注意事项:如何取用钠、勿用手直接接触钠块、限制好切割钠块的大小等等。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因为大部分学生在观察钠和水反应时,往往都只会注意生成的气体燃烧发出的明亮火焰,而对钠在水面上滚动、生成物有滑腻感并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等未多加注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及领悟,理清思维的脉络,先将科学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再讲思维的结果,不能把思维过程和结果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