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华,聂芳,王国娟,王兰,范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医学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通信作者 聂芳 ery_nief@lzu.edu.cn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在我国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二位[2]。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80%~90%,起病隐匿,约70%以上发现时已属于晚期,预后差[3-4]。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HCC早期筛查的重要血清学肿瘤标志物,但临床上约30%~40%的HCC患者AFP呈阴性[5],易误诊为其他肝脏肿瘤。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AFP阴性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改善预后尤为重要[6]。超声造影(CEUS)可显示肿瘤微血管灌注情况,在HCC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EUS LI-RADS)自提出后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该分类LR-5、LR-M类标准对HCC的诊断效能方面,但对AFP阴性HCC诊断价值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探讨CEUS LI-RADS对AFP阴性HCC的诊断效能,以期提高对AFP阴性HCC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HCC高危患者,纳入标准:①具有HCC高危风险因素,包括肝硬化(不含18岁以下先天性或血管性因素所致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目前或既往有HCC病史、成人肝移植的供体及受体等[7];②无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过敏,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CEUS检查前未接受任何治疗;④血清AFP为阴性且均为CEUS检查前后1周内测定结果。排除标准:①无HCC高危风险因素;②CEUS图像不完整或图像质量不佳;③CEUS检查前已行手术切除或消融等治疗。最终纳入108例HCC高危患者,均具有肝病背景,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6例(70.4%)、乙肝肝硬化26例(24.1%)、丙肝肝硬化5例(4.5%)、自身免疫性肝硬化1例(0.9%)。其中男85例,女23例,年龄26~82岁,平均(54.5±9.5)岁。共筛查肝局灶性病变112个,最大直径0.7~18.0 cm,平均(4.7±3.6)cm,最终所有病灶除HCC经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证实外,其余病灶均经病理证实。
HCC临床诊断标准[8]:对于肝癌高危患者,当肝内结节直径≤2 cm时,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CT、CEUS或普美显增强MRI 4项检查中至少有2项显示“快进快出”的肝癌典型特征或当肝内结节直径>2 cm时,上述4种影像学中有1项检查显示该典型特征即诊断为HCC。以本院检验科AFP(化学发光法)正常值0~7 ng/ml为依据,AFP<7 ng/ml为AFP阴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在CEUS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 EPIQ 7、Siemens ACUSON Sequoi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配以凸阵探头C5-1、5C1,频率均为1~5 MHz,于低机械指数模式下进行CEUS。造影剂使用声诺维。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常规扫查肝脏,记录病灶的部位、大小、回声等,然后选取病灶最佳切面,将SonoVue加入5.0 ml生理盐水稀释,反复振荡混匀后根据仪器和患者情况抽取1.0~2.0 ml采取团注法注射,在CEUS模式下连续实时动态观察病灶4~6 min并存储图像。
1.3 图像分析 由2名具有5年以上腹部CEUS诊断经验并可独立分析图像进行LI-RADS分类的主治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分析,并参照CEUS LI-RADS v2017对每个病灶进行分类。2名观察者仅被告知图像来自有HCC高危风险因素的患者。观察者间诊断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位具有10年以上腹部CEUS诊断经验的副主任医师进行最终分类。
CEUS LI-RADS诊断标准见表1。LR-NC类:图像质量不佳或不完整而不能分类;LR-1类:明确良性,如肝囊肿、典型血管瘤、典型局灶性脂肪沉积或缺失;LR-2类:良性可能性大,直径<10 mm的实性结节或任意大小的非实性结节造影始终呈等增强和持续2年及以上直径均未增加的LR-3类病灶;LR-3类:中度可疑HCC;LR-4类:HCC可能性大;LR-5类:肯定HCC;LR-M类:可能或肯定为恶性病变,但不一定是HCC;LR-TIV类:明确的静脉内瘤栓[7]。动脉期高增强:整体或部分增强,非环状或周边不连续团状增强。早期廓清为病灶在注射造影剂后<60 s开始廓清,晚期廓清为≥60 s开始廓清。显著廓清:病灶在注射造影剂后2 min内在声像图上表现为“黑洞”。轻度廓清:病灶较周边肝实质呈低增强,但非“黑洞”表现,≥2 min表现为“黑洞”也为轻度廓清。
表1 CEUS LI-RADS分类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组织病理学或临床诊断为标准,计算CEUS LI-RADS分类诊断AFP阴性HC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最终诊断结果 112个病灶最终经病理证实为HCC 32个,经临床标准诊断为HCC 60个。其余20个病灶均经病理证实,分别为血管瘤3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1个、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1个、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4个、肝转移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MLC)3个、肝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个。
2.2 CEUS LI-RADS最终分类情况 112个病灶CEUS LI-RADS分类:LR-1、LR-2、LR-3、LR-4、LR-5、LR-M类病灶分别为3个(2.7%)、2个(1.8%)、5个(4.5%)、15个(13.4%)、70个(62.5%)、17个(15.2%),见图1~3。最终LR-1类3个均为血管瘤;LR-2类1个再生结节、1个不典型增生结节;LR-3类1个再生结节、3个不典型增生结节、1个HCC;LR-4类1个不典型增生结节、13个HCC、1个HEHE;LR-5类1个FNH,69个HCC;LR-M类9个HCC、4个ICC、3个MLC、1个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图1 男,47岁,LR-4类,高分化HCC。肝S8可见一低回声病灶(箭),大小约3.5 cm×2.8 cm,动脉期18 s呈不均匀高增强(A);门静脉期56 s等增强(B);延迟期168 s持续等增强,未见明显廓清(C)
2.3 CEUS LI-RADS分类对AFP阴性HCC的诊断价值 LR-3、LR-4、LR-5、LR-M类诊断AFP阴性HCC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0.0%(1/5)、86.7%(13/15)、98.6%(69/70)、52.9%(9/17),见表2。与最终诊断结果对照,LR-3类80%(4/5)为再生结节或不典型增生结节。LR-4类中AFP阴性HCC达86.7%(13/15)。LR-5类诊断AFP阴性HCC阳性预测值高(98.6%,69/70),但敏感度偏低(75%,69/92),若将LR-4类及以上分类作为AFP阴性HCC诊断标准,敏感度明显高于单独应用LR-5类[89.1%(82/92)比75%(69/92),P<0.05],且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88.4%(99/112)比78.6%(88/112),P<0.05],同时两者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LR-3、LR-4、LR-5、LR-M类对AFP阴性HCC的诊断效能(%)
表3 LR-5类、LR-4类及以上分类对AFP阴性HCC的诊断效能比较(%)
图2 女,46岁,LR-5类,高-中分化HCC。肝S6可见一低回声病灶(箭),大小约4.8 cm×3.7 cm,动脉期16 s呈不均匀高增强(A);门静脉期62 s等增强(B);延迟期128 s轻度廓清(C)
图3 男,59岁,LR-M类,胃腺癌肝转移。肝左叶可见一低回声结节(箭),大小约1.5 cm×1.1 cm,动脉期23 s呈不均匀环状高增强(A);21 s达峰(B);28 s开始廓清(C)
3.1 概述 影像学检查作为最常用的无创监测及诊断方法,在肝癌的检出、定性、分级及治疗中至关重要,多国肝癌诊断指南已将影像学诊断作为临床诊断标准。有研究表明:CEUS对HCC的诊断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9],分别为84.4%和89.3%,与普美显增强MRI相似。2016年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在增强CT和MRI LIRADS基础上发布CEUS LI-RADS,并于2017年更新,该分类对肝癌高危人群肝内局灶性病变进行分类,能有效提示病灶为HCC的可能性。既往研究表明,CEUS LI-RADS对肝硬化背景下的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10],但其诊断AFP阴性HCC的价值还需进一步探究。
3.2 CEUS LI-RADS对AFP阴性HCC的诊断效能本研究结果显示,LR-5类诊断AFP阴性HCC的阳性预测值较高,与既往不限制AFP表达情况的相关研究结果并无明显差异[10-11],但敏感度及诊断符合率偏低。LR-4类对AFP阴性HCC的阳性预测值为86.7%,敏感度仅为14.1%,将LR-4类及以上分类作为标准后诊断敏感度提高,同时阳性预测值及特异度未见明显减低,诊断符合率也得到提高。LR-5类为明确HCC,但是部分HCC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未见明显廓清而被纳入LR-4类,考虑与病灶分化程度有关[12],既往有研究表明AFP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肿瘤负荷[13],其水平升高多与肿瘤分化不良相关,因而AFP阴性HCC多分化程度较高,恶性程度较低,癌细胞分化接近于正常肝组织,病灶内仍存在网状内皮细胞及门静脉供血,因此廓清较为缓慢,Feng等[14]研究发现:在无明显廓清的HCC病灶中高分化者占73.7%,提示HCC的廓清行为与病灶细胞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15例LR-4类80%病灶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表现为未见明显廓清,其中AFP阴性HCC占91.7%,因此对于AFP阴性肝内局灶性病变,当延迟相未出现明显廓清而被纳入LR-4类时,仍需高度怀疑HCC。其余3个LR-4类病灶门静脉期均有晚期轻度廓清,2个最终诊断为HCC,1个最终病理诊断为HEHE,主要原因可能是HEHE恶性潜能在肝血管瘤与血管肉瘤之间,为低中度恶性肿瘤[15],其血供不丰富,因此动脉期呈不均匀低增强,且该病例具有慢性乙型肝炎背景,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故纳入LR-4类。另外,本研究LR-5类病灶中1例最终病理诊断为FNH,其原因可能是FNH内无门静脉及中央静脉,其内血流直接引流至肝静脉导致FNH门静脉相造影剂消退呈低增强改变[16],因此被纳入LR-5类。
LR-M类为明确或可能的非HCC恶性病变,其主要目的是区分ICC等肝脏其他恶性病变及HCC[6]。Terzi等[10]研究发现:LR-M中48%的结节为HCC,本研究LR-M类52.9%(9/17)病灶最终诊断为AFP阴性HCC,与上述结果相似,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标准较为严格,纳入LR-M的其他恶性病变较少,致使LR-M中HCC占比相对升高。较低分化HCC生长速度快,新生血管扭曲,门静脉系统加速消退,廓清速度越快,出现廓清的概率越大[12],因此部分HCC被纳入LR-M类。而在一项针对≤20 mm肝脏局灶性病变研究中LR-M类HCC占75%[17],明显高于本研究结果,其原因可能是ICC等其他恶性病变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直径明显增大,纳入上述研究的病例较少,从而导致LRM中大部分病灶为HCC,但本研究尚未对不同病灶大小的CEUS LI-RADS进行相关性分析,未来可进一步探究。同时有研究发现:将早期廓清时间调整为<45 s时,可明显提高LR-M类鉴别HCC与其他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8],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本组1例MALT淋巴瘤的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早期廓清且延迟期明显廓清,呈现恶性病灶增强模式[19],符合LR-M类诊断标准。因此,CEUS LI-RADS中LRM类标准能够鉴别AFP阴性HCC与肝脏其他恶性肿瘤,但可能需要更为严格的LR-M标准才能提高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其诊断效能仍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确认。
LR-3类为HCC中度可疑,但具体概率尚不明确。本研究中LR-3类多为再生结节及不典型增生结节,AFP阴性HCC仅占20.0%(1/5),明显低于相关文献报道[10],其原因可能为很多LR-3类患者仅选择观察随诊,未进一步治疗,无法获得病理,导致病例数偏少。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①各组病例数分布不均衡,大多数为LR-5类,其他类别病灶数偏少,可能存在偏倚;②未对各病灶造影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未来可使用定量分析软件进一步验证;③未比较AFP阴性HCC与AFP阳性HCC的CEUS LI-RADS分类,今后可进一步研究。
CEUS LI-RADS分类标准对AFP阴性H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以CEUS LR-4类及以上分类作为诊断标准时,具有较高敏感度和诊断符合率,有利于对AFP阴性肝癌高危患者肝内局灶性病变做出早期诊断,为临床医师诊断HCC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