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荣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河南省经济总量中,有2/3来自于县域经济的贡献。由此可见,提升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通过发展县域经济,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另外,相比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上述几个因素,本文首先阐述县域经济的特征,然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探析新路径来改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一、县域经济特征
(一)地域性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受区域人文环境与自然资源影响较大。并且,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与地方政府政策关系密切,由地方政府引导与调控。因此,县域经济具备清晰的地域特性,地方独立性以及市场开放性。
(二)综合性
县域经济,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并包含多种经济成分与多层次经济关系,属于一种综合性经济体系。因此,地方政府在统筹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时,应从宏观层面把控方向,并从微观着手协调配置县域内部资源,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层次性
县域经济,秉承“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以县城为经济发展中心,逐步向镇、乡地区扩展,在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层次性特征。
(四)开放性
县域经济发展具备开放性,即基于县域优势,实现县域内部与外部的生产要素的流动,突破面积、资源以及人口限制,积极对外开发,吸收有益的生产要素,以构建完整的经济体系,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为城乡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即推动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是农村经济,战略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现代化。因此,充分发展好具备区域特色与完备供能的县域经济,既能够实现畅通的城乡发展沟通,也能够丰富经济发展模式、创造就业岗位等,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进度,进而实现乡村振興战略目标。
三、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河南省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改革与发展结合以及城镇发展与乡村发展结合的发展方向,积极从政策与财政方面推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据河南省人民网站数据统计,河南省经济总量的2/3是来自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但是,相比于我国其他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其他地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不足,仅有7个县(市)入围2020年全国县域经济发展100强且排名靠后,因此,河南省需要积极立足于发展现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解决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特色不足,同质化比较严重
河南省,属于农业大省,受传统思维和发展环境的制约,其县域经济发展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本质上,县域经济,应该基于区域特色,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等,选择适合本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够突出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现阶段,可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选择的发展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种,即现代农业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模式,注重农产品深加工;消费带动模式,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服务带动模式,规范发展农村电商。现阶段,通过探索与优化,河南省部分县域的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将特色产业和比较优势向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的转变。但是,整体而言,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产业集群不显著、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
(二)城镇规划不合理,发展协调性不强
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实到在城乡融合。现阶段,河南省部分县域扩大行政区域,拓宽城镇覆盖范围,由于其在城乡发展统筹规范方面存在不足,即城镇规划不合理,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协调性不强,既未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显著改善,也未形成规模效益。具体而言,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协调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布局不均衡、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链较短、产业发展与县域发展不匹配等,不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较高的工资水平,不能够实现区域劳动力实现个人价值与提升生活水平,进而导致这部分群体外出务工现象较为明显,主要是集中于向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流动。
(三)创新驱动不足,高质量发展乏力
相比于我国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其他省份,河南省相关政府部门、银行等主体未能够从政策、财政、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导致河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经费不足,经济发展主体受限于发展资金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平台与发展环境存在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其中,衡量“创新驱动”的主要标准是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据相关数据统计,县域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大多在高中、大专,综合素质水平整体偏低,乡村振兴的实施和顺利推进缺乏合适的人才,导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比较缓慢。
同时,县域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升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如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等需要科技的支撑。但是,河南省县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程度比较低,缺乏资金、人才支以及服务体系支持,导致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的现象。
四、探索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一)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理念
推动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发展,首先要革新发展思路。县域经济发展,应该明确经济发展方向,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水平,并根据县域特色来制定自身情况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一言以蔽之,要与自身区域的产业结构层次、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同时,还要创新发展理念,即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改变传统的种植农业方式,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如整合土地集中利用,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采摘园、种植园等,融入观赏、农事采摘体验等项目,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到乡村观光、消费,继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能够改变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不高、生产主动性差的现状。只有把传统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因此,要认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