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思源 西南科技大学
绵阳市作为仅次于成都,拥有第二多的体育协会及体育指导员。2016年对体育公共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是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不高,特别是对体育场地及场馆还有进行体育锻炼时的指导。而通过对绵阳市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从另一方面找出如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方法,为绵阳市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在国家提出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及四川省第二大经济重地同时也是“西三角”的腹地,其综合设施产业表现会对西部地区起着重要影响。所以对绵阳市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并且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来增强绵阳市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效果。
李瑶对绵阳市体育局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案例研究中对绵阳市的健身场馆开放、退役运动员参与、民间赛事举办进行调查发现绵阳市的体育社会组织参与锻炼的场馆受限、专业组织参与不够、对体育锻炼需求的多样性应对不足。
王健在绵阳市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公众满意度调查与研究中得到学校场馆无法对外开放的原因是安全问题未解决;政府组织的体育锻炼过少,大部分活动是自发组织的;绵阳市体育专业能提供工作岗位的太少,导致专业人才转行。
楼佳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实证研究——以民营企业、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为例中得到提出创新管理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提供政策依据;我国需要借鉴国外的丰富、高效的经验;在民营企业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时主要通过和政府合作,但在其过程中企业承担过高风险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以绵阳市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情况为研究内容。
1.文献资料法
以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等数据库在线检索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提供理论研究和前期研究成果参考。
2.调查法
通过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专网调查2015-2019年绵阳市健身场馆的开放情况,群众体育赛事开展情况,群众体育培训情况。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2020年很多活动被迫中止,所以不把2020年纳入调查年限。
由表1可见,通过查找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专网中的竞技体育发现从2015-2020年绵阳市组织了7项大型的体育竞赛,其中4项为青少年体育竞赛,3项为成人比赛。由此可以看出绵阳市组织专业比赛较少;从比赛项目来看,足球比赛占了3项,棒垒球比赛、体育舞蹈比赛、桥牌比赛、健身舞和健身秧歌比赛各占1项。
表1 绵阳市2015-2019年竞技比赛开展情况
绵阳市包括涪城区、游仙区和三台、盐亭、安县、梓潼、北川、平武6县,代管江油市和省人民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全市共计9个县(市、区)和1个县级办事处,此外还直辖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教创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绵阳市属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所划分区域比较多。通过对绵阳市举办竞技体育的场地馆分布可以发现每次比赛可以利用不同的场馆和地点。同一种类型的比赛可以在不同区域的不同场馆进行,可以说明绵阳市的社会体育场馆开放利用比较充分,绵阳市的社会力量对各项体育赛事的全面支持,不管是从比赛的场馆利用还是各个比赛组织的协会。
但从组织的比赛来看,竞技比赛组织的项目虽具有多样性但不够全面,所以在今后的竞技项目的开展中可以对基层竞技选手进行培养并且可以组织多个项目的基层培训班,针对不同竞技水平开展不同的训练。每年根据不同季度组织相应的比赛来丰富和提高基层的竞技比赛种类。
四川省2009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各级社会指导员共3万人,而绵阳市国家级、一、二、三级人数达13400人,占全省总数的44.66%。
而绵阳市在举办群众体育竞赛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由表2可见,从查阅绵阳市体育局官网的2015-2020年初的群众体育项目,共举办了14次大型群众项目。比赛的项目类别丰富,包括健身跑、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迷你马拉松、武术、柔力球、太极拳(扇)、排舞、健身舞、民族舞、健身气功、羌族沙朗舞、爵士舞、蒙古族舞、街舞、空竹等。
表2 全民健身体育赛事开展情况
从所查找的比赛可以发现个协会参加了各级比赛并积极加入各项比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每年绵阳市组织的全民健身比赛平均有3-4个,也就是平均每3-4个月会组织一场全民健身活动。在每年组织比赛的频次来看还是比较密集的,参与人数逐年增加。
从绵阳市教育局体育局网站可以查找到2019-2020年整个绵阳市的培训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在2020年绵阳市对整个市区的社会指导员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二级和三级,但三级指导员的培训集中在安州区。绵阳市共有3区,1市,5县,但培训集中在安州区、梓潼县、江油市,其他区县未查找到相关培训。
表3
从培训内容来看仅只有柔力球、社会指导员及足球的培训,内容单一且参与人员参与受限。
1.赛事
绵阳市举办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赛事每年频次过少,活动过于单一,每个区县所举办的活动和比赛没有很好的联系,从以上的数据收集来看,每一次的活动和比赛都是某一个区或市只是把活动引进来但没有走出,所以每一个区市可以两两联合或多个区域联合将本区域的公共活动和赛事联合起来从而提高整个绵阳市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效率。
2.培训
对于培训来说最重要的是使更多的地方普通群众参与进来,可以采取“传帮带”的形式,逐级分配指导对应基础的人民群众,再根据不同水平的人组织不同的比赛,给一定的奖励机制促使每个人民群众都有锻炼的机会和感兴趣的项目。
培训不仅仅针对专业人员,还可以为感兴趣的群众提供学习机会。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组织不同的教学及培训,使培训进入到每个社区或者是几个社区,根据每个社区的需要安排不同的社会指导人员。
总而言之,赛事组织没有形成赛事网,培训没有着重性。
1.绵阳市从2015-2019年开展大型竞技体育活动共7次,次数过少,不管是绵阳市体育与教育局还是个协会组织需要提高对竞技人才的培养,并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
2.绵阳市开展群众体育比赛每年频次较多,开展的项目丰富。
3.赛事虽多,但没有系统形成赛事网。
4.培训内容过于单一,培训针对人员范围过小。
1.绵阳市对竞技体育要加大投入,可以与当地大学的体育专业合作解决指导教师的问题。
2.绵阳市群众体育比赛开展的频率很高,但可以在提高其群众的锻炼质量下功夫,多与当地专业团体及专业院校合作。
3.绵阳市在组织赛事时可以区与区之间联系,形成赛事网来促进绵阳市各项群众体育的开展,发挥各个区域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
4.绵阳市近五年的培训过少,且针对的培训群体过于集中,所以在进行培训时刻根据各地区优势进行相关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