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娟 广州市天河区棠下小学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测试数值持续朝着低水平发展,特别是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肥胖问题出现概率与视力不良检出率均加速上升。这与我国长时期依赖应试教育体系、过度重视文化课考核以及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具有较大关系。因此,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朝着高水平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章拟以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前、大课间体育活动进入尾声时参与学生(6-12岁)的体质健康测试值为样本,结合学校常规体育教育锻炼形式,探索富有效率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方案。
通过清晰划定大课间体育活动、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水平朝着高水平发展相互作用的状态,可以为体育教育界、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策划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提供数据样本,进而为6-12岁学生体质健康朝着高水平发展的途径研究提供理论性支持。
研究对象为:大课间体育活动、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水平朝着高水平发展相互作用的状态。根据研究需要,随机抽取200名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作为样本,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关于6-12岁小学体质测试的限额要求为参照,结合体育大课间活动策划方案,对样本定期不间断的体质健康测试,并统计50m跑、身高与体重比值、1min跳绳、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等数据[1]。
1.文献资料法
根据大课间体育活动、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水平朝着高水平发展相互作用的状态研究目标实现要求,进入当地公共图书馆或校图书馆,以“大课间体育活动”“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水平影响因子”为搜索词,查阅了与之存在关联的期刊文献。并登录中国知网、维普网,收集了与前述搜索词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大课间体育活动、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朝着高水平发展相互作用的状态判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以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策划始点为节点,面向全体抽样样本,以最想参与的体育项目为调查项,开展调查。调查中根据样本量发出问卷,回收198张,有效张数为196张,有效率为98.99%。进而以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执行尾声为节点,面对全体抽样样本,以参与体育兴趣、课外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为调查项,开展同样的工作。共发出200张调查问卷,回收196张,有效张数为190张,有效率为96.94%。
3.跟踪调查法
在研究过程中,围绕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所处级别,面对全体抽样样本,就其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情况开展跟踪式调查。获取抽样样本数据后分析其内在运动规律[2]。同时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准,划定详细的分值评测标准,对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策划始点、执行尾声时刻抽样样本数据,了解研究目标达成影响因子。
4.统计分析法
利用SPSS24.0,对全体抽样样本的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平均数,6-12 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朝着高水平发展相互作用的状态,以及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变更时6-12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学习者体质健康水平的差异化转变,形成结论[3]。
1.开展形式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形式的选择,需要以国家规定的眼保健操、冬季长跑、中小学广播操为基础,增设班级自选项目。比如,跆拳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以班级为单位,由各代课教师负责,大课间活动时间在每天下午第二节课结束后,每次活动时间为60.0min。
2.开展项目
抽样样本为入学时随机生成的两个自然班,接收的学校体育教育内容、进度、负荷均无差别,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存在差别,自然班1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为跆拳道,包括跆拳道前踢、基本步法、横踢、旋转技术(旋风踢、后踢等)、弹跳技术以及上下肢力量、核心力量基本练习,同时穿插太极一章、太极二章等品势训练活动。自然班2每学年进行一次项目变更,如篮球、羽毛球等。在篮球活动中,主要项目内容为篮球球性以及基本的投球、运球、拍球技术,同时穿插花式拍球、高低运球等小游戏。
3.活动计划
对于1班,在第一学期,以跆拳道的基本步法、横踢、前踢等为主要内容。控制身体素质针对性练习占据比例为45.0%,主要为上下肢力量、爆发力与核心力量;技术练习则占据55.0%,包括腿法、步法、基本站架、品势等。在第二学期,增加技术难度,调整技术练习比例至60.0%;在第三学期,提高组合技术练习占比,并适时组织竞赛活动。
对于2班,在第一学期,以大课间足球周、篮球周、羽毛球月的形式开展。控制各项目身体针对性练习比例为50%,技术练习比例为50%。
将项目测试数据录入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评软件内,获得结果如表1:
表1 抽样样本总值(/分)
由表1可知,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策划始点,1班、2班学生总成绩无显著差异,且均处于稳步提升状态。而从大课间活动开展第二个学期开始到执行尾声时刻,2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显著高于1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且增长幅度较为明显,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有序驱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朝着更高层级发展。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策划始点与执行尾声时刻抽样样本均值进行统计可得:
表2括号内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前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均值。由表2可知,经过3个学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学生总成绩以及身高/体重、肺活量、50m、1min跳绳、坐位体前屈指标均出现明显差异,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50m成绩提高效果最为突出,坐位体前屈、1min跳绳也出现显著的提高。从身体形态上来看,经过三个学期的锻炼,学生在身高/体重具体指标数值上出现了显著增长(自然生长),但增长幅度没有出现较大变化,变化幅度基本一致;从身体素质上来看,50m跑是检测学生爆发力素质的项目之一,测试前后数值差异明显,对比1班、2班可知,后者学50m跑成绩显著高于前者,而1min跳绳主要评价学生耐力素质、身体协调能力,进行测试后发现2班学生显著高于1班,但两者均高于初始成绩,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参与兴趣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课间体育活动后学生对体育项目参与兴趣有效提升,初步形成了课后体育锻炼的习惯。
表2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均值(/分)
大课间体育活动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培养学生骨干,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基于学生兴趣倾向而开展的活动,具有专业辅导人员,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而运动技术水平是运动的基础,通过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能训练活动,提升每日训练时间、强度,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础。
由于学生处于发育高峰期,身体、心理均处于快速变化状态,极易产生前期积极参与而后期懈怠的情况。因此,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发现学生出现懈怠情绪时及时改变体育活动项目的内容、组织形式。
身体练习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目标达成的途径,而必要的场地、器材是身体练习的基础。为突破教育投入不均造成的场地、器材壁垒,学校应发挥自身优势,贯彻因地制宜原则,进行体育场地的开发,以及简易器材的自制,为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考虑到不同项目对体能素质增长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应组织校内体育教师,在持续总结经验的情况下丰富练习方法、手段,并根据项目差异进行体能训练的协调安排,实现不同项目组织背景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