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正确处理四对关系

2021-08-23 06:18李文勇卢成观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

李文勇 卢成观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涉及多元民族、蕴含多层内容、需要多方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视角审视其内生与外延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论域。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正确处理“一体与多元”“古与今”“破与立”“刚与柔”四对关系,即认同中华民族的“一体”与“多元”,构建好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赓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决国内外交织的民族问题,破立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刚力”与“柔力”培育的结合,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

关键词: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对关系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1.01.011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1)01-0062-07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指引。系统梳理党的十九大以来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学者们更多从单向度的某一视角开展研究,而较少从整体视角进行考察。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而且本身是一项涉及多元民族、蕴含多层内容、需要多方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亟待从整体上回答好铸牢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症结何在、怎么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列宁曾强调:“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1]回应以上问题,无疑需要我们充分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好其内生与外延的“一体”与“多元”、古与今、破与立、刚与柔等四对关系,统一思想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一、“一体”与“多元”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体”与“多元”是辩证统一的,这好比是源与流、根与枝的关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正确处理的“一体”与“多元”关系,回应的是“铸牢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问题,聚焦解决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的认同问题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体的认同问题,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三者间的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廓清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第一,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互为存在。远至炎黄和尧舜禹时代,先人们便在原始社会中根据血缘和地缘关系组成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一种“自然的共同体”来抵御野兽侵害、适应自然,以从恶劣的环境中求得生存。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多民族统一国家,无论哪个民族问鼎中原,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并推行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政策,这在“自然的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封建体制为基础的、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步入近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亡国灭种的危机,梁启超首创了“中华民族”概念,孙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理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各族人民高度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形成了以救亡图存为特征的、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保证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越发具有感召力与凝聚力。这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古就存在。马克思并没有给“民族”下过明确定义,但在他看来,民族是“人作为某个共同体的成员的存在;因而,也就是这个共同体的存在”[2]142,民族与共同体是互为存在的。第二,因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152,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它的生成依赖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存,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产生则必须要有中华民族的存在。中华民族只有一个,但其有56个民族成员;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只有一个,但其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共同体形式。因此,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与“多元”关系,就表现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两组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成员对上述提及的民族存在与共同体的存在这“两个存在”形成认同,即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

其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持中华民族的“一体”与“多元”,以民族关系的友好融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认同基础。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把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归为人的类特性,突显了人类意识的独一无二,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人的一种意识,其主体只能是“活的”人,而不是“死的”共同体。将这种“人”的民族身份放大后,可以发现他们兼具“中华民族”与“本民族”的双重民族属性。为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在中華民族的“一体”与本民族的“多元”之间求同存异,使这种意识的主体彼此平等尊重、友好团结。中华各民族所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共同培育的伟大精神,有力证实了中华民族离不开各民族的“多元”,各民族也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4]29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践行民族平等的理念原则以调和共同体成员间的主体关系,引导各民族在认同本民族时,也尊重其他民族、认可其他民族的存在,摒弃那种划分三六九等和高低优劣之分的资产阶级民族偏见,以56个民族的多元并存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求我国56个民族要认同中华民族的身份。需要指出的是,各民族认同本民族与认同中华民族的主张并不矛盾,强调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并不是要取消多元民族间的差异性或是消灭哪个民族,而是要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汇集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对这两者的认同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共生共存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基因使然。概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认同各民族平等的多元存在,又要主张对中华民族的一体认同,这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才能“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5]。

其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好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以民族共同体的繁荣发展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认同。按照“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唯物史观逻辑展开[2]15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后者呈现的生活图景决定了前者意识生成的广度、深度与效度,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构建一个为各族人民所认同与归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阶级社会以来形成的“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2]199。资产阶级建立的社会共同体所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对于被统治的各民族而言,无疑是水中映月与空中楼阁,因为他们只是作为那种阶级的附庸隶属于这种共同体,而不是作为真正的共同体成员生活于这种共同体。所以“虚幻的共同体”与被统治的各族人民总是相对独立、彼此敌对的,人与共同体始终无法统一起来、互相成就彼此,人们对共同体也就达不到真正的心理认同与情感归属。因此,我们要打碎“虚假的共同体”的虚幻镜像,以马克思心中“真正的共同体”为目标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走向“自由人联合体”过程的较高发展阶段的共同体,它旨在为我国各民族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为现实的条件,而不是要去消灭民族的多元或进行新的民族剥削与奴役。“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这就意味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要以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等利益为导向,建设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如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等等。这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母体”就衍生出了多个“子体”的共同体,所以在建设“母体”的同时也要求兼顾“子体”的发展,反之亦然。

二、古与今关系

只有继古,方能开今。这里的“古与今”指的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承袭发展内在的独特基因,以更好地延续历史、指向现实与开创未来,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在新时代,只有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古今关系,才能传承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在根本上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简言之,这对关系应答的是“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这一问题。

在一定的哲学意义上,人的一切实践活动是把对象世界改造为人的作品、人的现实以创造“人的本真世界”的文化活动,文化可以说是“人的存在方式”与“人的生活世界”的表征和确认[6],因而文化的问题跃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7]349。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不同的文化映射出特定族群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的方面上作出的内容诠释、意蕴赋予和价值追求图景,以至于民族的存在本质升华为了“原子式”层面的文化存在,因为民族间的相互区别就在于涵括其鲜明民族特性的文化之中。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以视作由各民族特殊历史文化联系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體,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建筑服饰、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等民族文化元素蕴含着的价值内核、道德情感和思维范式,无一不黏合了个体与自身民族共同体、“小的民族共同体”与“大的民族共同体”彼此间的融合,经由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检验与发展,最终质变为脱胎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虽然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同属社会意识范畴,但文化因其特有的“以文化人”力量,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解读、滋养与建构,成为个人或集体确证自我、寻求归属、形成自觉以趋向共同、凝聚共同体意涵的群体标志”[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在于这种意识主体的认同,进而延展生发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4]253,“以共同文化基因与民族历史记忆为精神养料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义”[9]。这表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与核心就是解决中华文化认同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黏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张力,在古今文化的跨时空对话中交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格文化答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继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的给养凝练出为各族人民所共鸣且遵循的历史记忆与核心价值来浇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厦。中华传统文化既有涵盖“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彰显正面积极的优秀文化,如仁政爱民、民为贵、德法相辅等国家治理思想,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等理想社会追求,重家教家风家规建设的“家文化”传统,修齐治平、仁义礼智信、敬业乐群等个人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导引,同时也不乏各种陈腐污浊与封建迷信的落后文化。于各民族而言,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行为方式的施行、价值标准的确立都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2]699概言之,人们在创造新的历史活动之时总会受到旧的历史文化遗产或好或坏的影响。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毛泽东倡导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10],这要求我们正视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滤掉杂质、筛出精华。习近平也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予以看待,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313。因此,对于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要加大传承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民族风俗节日、民族文艺作品、民族历史遗迹蕴含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11],在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的新时代注解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另一重要维度。随着近代国门的打开,中国开始了以主动式与被动式并存的中西文化交流,彼此也在不同文化的浸润中经受着洗礼与熏陶,两种文化之争也长期处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所以在多元社会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内蕴的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发展性等理论特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生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性息息相通。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也是中国人民在体认中华民族的“自我”文化与界分外来民族的“他者”文化的对抗和对话中演绎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催生出来的中华文化发展新样态。它重塑着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身份”认同,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集体情感”,无论对于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都包含着强烈的主体自觉意识、实践自觉意识和理性自觉意识。文化自信体现的是人民对其所属地域文化的高度认可与精神归属。在这个意义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可以有效促进中华民族重拾“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哲学诘问,更加主动自觉地在中华文化“基因磁场”中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编码”。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重要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1]。这在侧面上反映出二者关系是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质上是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家园之外的精神生活栖息地,它是由有形或无形的多元民族文化元素外化而成的文化精神系统,进而内化为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背后的道德准则、思想观念等文化内核的价值认同。也就是说,隐匿于文化背后的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最深层次隐喻,借以中华文化认同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则是寻求为各民族人民所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来作为这种意识生成的精神支撑与精神支柱,所以坚持中华文化认同就要上升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上来。为此,一方面需要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统摄“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与践行,从中提炼出中华民族的共生、共建、共担、共享意识来反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破与立关系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及了“破与立”的关系,认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不破不立”[10]695,必须对残留中国的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进行彻底的革除,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这意旨推进新事物的发展要对阻碍其前进的内外因素进行有力破除,遵循新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立”带“破”、以“破”促“立”。所谓“破与立”关系引申到文中论域,就是破其存在的困境以立意识的问题,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予以回答的。

一方面,要破国内影响民族关系的困扰,在维护中华民族和谐的大家庭关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内部难题主要有以下三类:从宏观视野上看,有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三股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从中观视野上看,有民族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专项教育活动和理论宣传形式单一,学校课程设置不健全、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等因素;从微观视野上看,还有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差异、少数人存有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倾向等[12]。以上困境的存在无疑会冲刷与稀释人的社会属性,影响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源码”构造与“编码”序列。为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发展中华民族和谐的大家庭关系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时抓防范和打击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分裂、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加强和改进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活动,在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方式方法上加以优化,探寻系统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促进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是提高学校立德树人质量。推进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一体化”课程设置与有效衔接,按照“八个相统一”“六个要求”[13],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倡导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坚决防范和抵御西方的舆论诋毁、意识形态侵蚀和政治干预,在展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优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常常利用在全球建立起来的主导话语权和话语体系优势,以所谓“普世价值”为华丽外衣,打着人权幌子,颠倒扭曲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维护社会治安或组织少数民族开展就业培训等正常活动,大肆鼓吹“中国霸权论”“中国专制论”“中国剥削压榨少数民族论”等。这不仅极大误导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民族政策、民族工作的认识,还会影响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信心与热爱,削弱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归属与情感皈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开辟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中,把“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2]404变成了现今“鸡犬相闻、阡陌交通”的全球化时代,但“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2]404,大搞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不断融入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敌对势力不断植入消费主义、民族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意识形态观念,为的是从根本上颠覆马克思主义、贬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消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冲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西方一些反华势力还密谋在中国搞“颜色革命”,千方百计阻碍中国发展,破坏中国民族关系。无论是应对内部难题还是外部挑战,我们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习近平强调,要“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体系,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11]。因此,要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方法,提升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权,讲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故事,传播好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幸福心声,坚定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自信。

四、刚与柔关系

中国古人早已意识到,“刚与柔”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在治国理政乃至为人处世方面从来都不可能绝对地推崇一方或舍弃一方,而是强调二者结合后的“刚柔并济”境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处理好“刚与柔”的关系,把准“刚力”、找准“柔力”,打出“合力”。

人们意识的形成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共同体中“刚力”与“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中借用物理学上的“合力”概念,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是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历史合力,即历史结果”[14]。“历史合力”并不是凭空产生、虚无缥缈和漫无目的的,它要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制约下进行“力的产生”、释放“力的大小”和引导“力的指向”,但是不同“分力”的作用会呈现出明显的刚柔差异。如经济或政治上的“分力”代表不同社会阶级的直接且根本的利益,围绕这种利益而展开的“力的碰撞”与“力的交锋”会表现出异常激烈的状态,从而略显刚性,可将其视为“历史合力”中的“刚力”。与前面的“分力”相比,不同阶级在哲学、宗教和法律等方面上的“力的冲突”则略显柔性,可将其看作“历史合力”中的“柔力”。“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161。在恩格斯“历史合力”的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可能和何以必然的秘密就在于中华各族人民创造的历史合力中,作为派生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铸牢路径也应当置于“刚力”与“柔力”的框架下加以探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刚力”,就是给予各族人民切切实实、看得见的利益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培育路径在于以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建设一个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曾告诫我们:“‘思想一旦離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5]这说明人们意识的培育不能抛开利益而空谈意识,因为人生成的意识是否稳如磐石、坚不可摧,与他们既得利益大小、利益的兑现落实是紧密相关的。人民的需要就是人民的利益所指。从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再到党的十九大,我国围绕人民需要的新变化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应调整,为的是维护好与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新时代,各族人民作为“现实的个人”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等人的基本需要后,对“自由的人”和“发展的人”的需要也提上了日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愈加强烈。这表现为人的需要的结构、层次、内容等方面的要求愈加丰富与优化。“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419-42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落实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上,以发展共享、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等利益共同体来哺育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柔力”,就是涵养各族人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耦合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培育路径在于以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介质铸造一个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6]在某种意义上,“精神”之所以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柔力”,是因为它承载着特定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链接着个人与共同体的情感,尤其是凝聚着共同的价值追求,能够给予人昂扬向上的意识力量。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各族人民共生共存、共居共融,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创造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流淌于各民族的血脉之中,打不掉、灭不了。因此,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传承与弘扬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塞罕坝精神、“抗疫”精神等,以中国精神蕴含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来滋养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正确处理上述的四对关系。实践只有进行时,理论也应当没有完成时。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然需要根据实践发展不断完善并解决好相应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1).

[6]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93.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 张前,张晓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J].贵州社会科学,2019(11).

[9]卢成观,李文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20(3).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1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2).

[12 ]李文勇,卢成观.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20(4).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331.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34-235.

责任编辑:潘宏纹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