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审美与文化

2021-08-23 22:36
商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祭孔服装文化

6月8日,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龚鹏程来到即墨古城大讲堂,做主题为“审美与文化”的专题讲座。龚鹏程认为,当代最大的审美问题,是“自以为美”,在表现自我、呈现个性的同时,丧失了文化内涵。他指出,我们要追求一个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连基本的审美能力都需要锻炼、提升,这是当代最大的课题。

我在学术界提倡中国文化,有一个口号,或者说标签,就是我希望把传统文化落实到生活里,不是只在书斋里做学问,我更希望我们所谈的儒家的文化理想、道家的生活态度等等,都能够在生活上体现。所以,今天我们谈的问题可能不是一个深刻的问题,主要是从生活上的具体状况做一些说明。我要说的这些东西,大概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自然的生命,在自然生命状态之中,人的衣食住行是每天的日常生活。在衣食住行中,就可以看出我所说的审美跟文化上的矛盾或冲突,或者说它们之间怎么样在生活中体现审美能力或者生活态度。同样,在艺术生活中,我们也有一些艺术的追求、艺术的创作,这更涉及审美。这两个部分各举一些例子,做一下说明。佛教说“佛性大事,不过穿衣吃饭”,就从日常生活中怎么穿衣服、怎么吃饭讲起。

展现自我要有文化内涵

当代最大的审美问题,叫“自以为美”,20世纪跟过去已经不一样了。20世纪以前,我们的美是由社会塑造或者长辈塑造,怎么样穿衣服、怎么样吃饭、怎么样坐、怎么样说话、怎么样应对进退等等,我们受到很多传统的教导或约束,我们也受到很多长辈的教诲,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但是20世纪以后,我们自己觉得我们已经挣脱了很多传统的束缚,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审美来打扮自己,过自己喜欢的文化生活。所以,20世纪以来,大家主要的审美问题或者文化问题,就是我说的所谓穿出自我、表现自我,以表现自己为主,呈现自己的个性。

但是到了21世紀,大家就会疑问,你表现出来的自我有什么价值呢?20世纪的时候我们谈的都是“我有说话的权利,给我说话的权利,言论要自由”,每个人在争取说话的权利。可是,我们现在应该问的是什么?是你有没有说话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说话,都可以自由表达意见,但问题是你讲的意见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文化内涵。现在的问题跟早期的问题不一样了,现在还有很多人讲胡适、鲁迅他们那一代人所讲的话,重复翻译他们的书,重复他们当时的言论。这已经是一百年前的事,他们当时的问题不是你现在的问题,他们当时要挣脱传统,要活出自我,要表现出自己的精神,这个问题现在可能还有,但不是最主要的。更主要的是我刚刚讲的,人人都有权利说话的时候,你说的话有什么价值呢?有什么意义呢?你有说话的能力吗?

所以,美不美,没有别人规定的标准以后,就要靠自己的判断。没有人管你说什么话,爱说什么说什么的时候,你说的话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内容?我们过去追求是很低微的,我要说话,但问题是你的话有什么价值?就像刚刚讲的穿衣服一样。我们自己如果没有文化,穿衣服穿出来就会产生自以为美,别人都会偷偷笑或者当面嘲笑你,只能产生这种效果。

譬如伊能静,她在我国台湾成长,后来她妈妈带着她到日本生活,但在日本住不惯又回到台湾。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从日本回到台湾?伊能静解释,她跟妈妈虽然在日本,她妈妈也跟日本人结婚,在日本生活时间也很长。但是在日本生活不舒服,为什么呢?她虽然会日语,但是她不懂日语里面的敬语,日语的敬语很多,男人讲话和女人讲话的词法、文汇都不一样,对长辈有很多敬语,她搞不懂这个,经常被人嘲笑,所以就回到了台湾。她在2009年带着小孩到日本玩时发了一张照片,其中她穿着浴袍,摆姿势拍照,很高兴的样子。但是照片出来以后被全网嘲笑,因为她的服装穿错了,衣襟开反了,将浴袍穿成寿衣,引起了很大争议。

章子怡的宣传很厉害。有一次,章子怡穿着旗袍,非常美艳,秀出旗袍的样子,有很多粉丝、团队或者是水军,就说“穿着太漂亮了,而且旗袍开衩到大腿根,显得很有韵味。”这都是不知分寸的话。有一次颁奖活动,颁奖给张艺谋的,结果她也上去了,而且穿着肚兜就跑上去了,把肚兜变成了礼服,弄得很尴尬。当然她很得意,为什么?为了名气,趁着颁奖典礼的机会又红了一把。刚才讲她的旗袍引起更大的争议,后来金星在节目中批评,说很多艺人,他们都找了很多很好的团队设计他们的服装,特别是国外的设计师。可是国外的设计师对中国文化不是很了解,所以常常闹出一些笑话。比如章子怡的这个服装,衣襟开在左边。中国人穿服装得右衽。孔子说了,如果中国都变得蛮夷的话,就是“披发左衽”。这种是夷狄的服装特征,比如宋代时候的辽国,就是这种服装,如果做成左衽的话,在汉文化圈,包括日本,是死人了才做,披麻戴孝的服装才这样穿。所以金星说,明星自己没有文化,没有时间学习,至少要找一些有文化的团队之类的询问,这样才不会丢人。当然了,金星的话有没有道理?在传统上是对的,因为《说文解字》里面谈过,死掉的人就这样穿。所以伊能静穿的浴袍为什么被笑话说是寿衣呢?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有朋友在丽江,找我帮忙做一个项目,他们发了一些照片,我一看大吃一惊,照片上的人觉得很美,后面都是东巴文字,头上是一个个圈圈。我说披肩怎么戴头上了?他们说很多来旅游的女孩、外地人自拍,都把这个戴头上。我说这个不是戴头上的,纳西族的女孩,穿的服装有讲究,中间要系腰带,底下穿的是多褶围裙,背上披着七星日月图案的羊毛披肩。他们有个说法叫做“披星戴月”,这都是当地妇女原来的服装。现在这些女孩,就把披肩戴头上,这是不对的。特别是丽江这个地方,现在的文化宣传,都把它宣传为母系社会、东巴族、纳西族。“东巴”是他们的巫师,它们的文字,东巴文字,巫师才会认得,所以有时候叫他们是东巴族。这些地方,主体不是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人没错,但是汉化程度很深了,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社会,崇拜关公,这个地方最重要的也是关帝庙,还有文昌帝君。少数民族文昌帝君的信仰是很盛的,一直深入到缅甸去,每个村子几乎都有拜文昌帝君的庙会。现在当地做推广旅游的时候,打出来的旗号是“纳西古乐”,怎么是纳西古乐呢?纳西古乐是道教音乐,是道教拜文昌帝君时候的音乐,不是纳西族的传统音乐,是纯汉族的。而且这个地方为什么拜文昌?因为文风很盛,孔庙、文庙、祭孔、科举一应俱全。清朝时期,光是其中一个书院就培养出150多名贡生,其它各地书院加起来多的不得了。徐霞客游历四方,到这里就感慨文风鼎盛。我们把这些文化都遗忘了,把它当成藩邦来看。

都说新疆是好地方,山好、水好,瓜果好,但是讲不出新疆的传统文化。新疆这个地方,汉文化非常兴盛,和尚都写汉字,包括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出土了很多残片。在这里还可以找到最古老的《论语》的注本——郑玄的《论语注》,在汉地中原地区早就没有了。我们今天看到最早的论语的注本,是在新疆看到的。我们一谈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山、水,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就不懂了,过去这些地方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但是我们根本搞不清楚。我们自己没有文化,也把人家看得没有文化,其实不是这样的。

中国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要走出去,文化要复兴。今年春晚也提倡文化,找来服装设计师做中国风的展示。但是展示出来以后,大家一片哗然,这是中国的吗?有件衣服是高脚杯式的托领,这跟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贵族做的托领非常类似,在中国古代的服装里面是没有的。还有把西方黑暗女神拿出来直接套用,还有头上的头环,都是西方有宗教意义的,都是不对的。可以看出现在的时尚界、服装设计界,表面上说中国风,结果不懂中国传统文化,他们谈传统文化的时候,都是把中国的元素拿出来重新拼贴,重新跟别的东西扭和在一起,再不然直接抄袭西方的东西,造成现在非常恶劣的风气。这些都是设计师们在国际上推广的,都是所谓的中国风。我们自己看得一头雾水,老外看得也一头雾水。有些向外国推广的所谓中国文化,都是不伦不类的东西。

应正确传承传统文化

除了时尚界,社会上也有很多领域想要恢复传统文化。有些地方的祭孔仪式,例如服装的样式,像中间黑色,里面绣花的,是明朝、清朝官服用的“补子”。官服形式基本上差不多,如果升官、贬官,位阶会改变,换“补子”就可以了,所以称之为“补服”。这个是有讲究的,是跟官衔职位相配的。跳舞的人群穿的是仙鹤补服,就不正规。文官的图案是飞禽,武将是用走兽,比如熊、老虎、狮子、豹子等,文官比较优雅,武官比较刚猛。仙鹤补服是文官里面的最高级,穿这个的人应该是一品大员,而祭孔跳舞的这些人叫“礼生”,手上拿着礼器,都是太学的学生,连官衔都没有,怎么可能穿一品大员的官服跳舞,这是搞不懂服装跟礼、官的关系。还有一群女孩子,穿着现代服装的宽肩膀领子的衣服,这些服装都是错的。在服装、帽子等方面,是我们自己发挥想象做出来的各种样子。有的把帽子越弄越高,有的拿一块竹简,竹简是从前的书本,在大典礼的时候拿一本书上去朗诵,一看就很笨的样子。

祭孔是中国最大的典礼,祭孔跟祭天地一样。因为它最重要,所以相关的记载非常详细,什么时候唱什么音乐,演奏什么曲子,动作怎么做,等等,都有记载。我在四川都江堰帮他们恢复了孔庙,找都江堰早期的县志,早期叫冠县,他们的县志专门有一卷“祭祀典”,把当地祭孔的仪式记录得一清二楚。后来我去办祭孔仪式,全国各地的媒體都来采访,问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我说书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我还拿了书送给他们。下至地方志、县志,上至明代国子监专志《南雍志》,记录都非常清楚。跳的舞是“自生民来”,记录都非常详细。而且服装经过了两次改革。我在都江堰办祭孔的时候,服装是明代的朝服,中间有一个心字形,可以戴也可以不戴,因为明朝两次制度改变,一种是戴着的,一种是没有戴,这都是合乎体制的。

北洋政府时期的祭祀服装,是从清朝的服装延续下来的,原来是一朵花,现在是好多花。中国台湾也根据北洋政府以来的制度,慢慢做修整。头上戴的礼冠帽子,跟皇帝戴的差不多,它的差别是,没有前面的冕旒,这种礼服,从清朝到了北洋政府,是一种传承。主祭官穿长袍马褂,是在中华民国时期,国家有个礼乐馆,负责外宾来访,元首出迎,要演奏什么音乐,或者大典用什么样的礼乐等等。长袍马褂这种服装,就是当时定的礼服。民间很多搞不清楚这种服装,说这是满人的服装,不承认这是中国汉服系统。实际跟汉服服装一脉相承,长袍马褂从孙中山以来,就是中国的礼服。

大家都想不到,规模大的孔庙都在所谓的边疆。在云南建水,紧挨着越南那个地方的孔庙,很多人说仅次于曲阜,但是据我看来,搞不好比曲阜孔庙还大,那个地方都是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但是汉文化很重。甘肃武威的孔庙也不错,规模还是很大的,仅次于曲阜。这些年复兴传统文化,也开始祭孔。中国大陆的祭孔算是不错的,可是还有很多错误,例如戴白帽子,白帽子不是不能戴,白帽子在中国有特殊含义,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一般老百姓跟官员都戴黑的帽子,就是“乌纱帽”,“乌纱帽”现在已经变成专指官员,吃公家饭的。但这是宋朝以后,早期官员跟老百姓都戴乌纱,里面是硬壳,外面刷上漆,只有皇帝是戴白帽子的。比如太子,在宫中可以戴白帽子。如果皇帝来了,就把白帽子换上黑帽子。六朝的皇帝被杀、被废,要先把白帽子去掉。但是祭孔戴白帽子不伦不类,又没有美感,服装也是不对的。

还有揖礼。我们现在的汉服活动、还有电视上出来的,都是大开大合式的拱手。中国的敬礼,从来没有这样的揖礼。现在揖礼,肩膀拉起来,要平的,这不是中国的姿势,这是西方的姿势,西方强调美感。中国人的肩是圆的,是不一样的曲线线条,很美的,拱手的时候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如果是道教,就是手插进去变太极图。拱手就行了,胳膊不用张开,称为拱手或者作揖。女孩子可以左手在上,也可以右手在上,男的右手在上说明家里有丧事。如果是道教,就握太极拳,这就是揖礼,现在都不会了。很多书院,举行典礼的时候也是错误的揖礼,有的大拇指翘起来不知道在干什么,也不知道往哪放。现在很多传统书院,都完全是错误的。

浏阳孔庙做得还是不错的。浏阳祭孔典礼,过去很有名,祭孔音乐还保留了很多。但是现在各种服装也是不伦不类的。还有穿着皇帝的朝服祭祀,但是要搞清楚,皇帝祭祀不是穿朝服的,是看电视被误导了。皇帝的服装分很多种,有朝服(上朝时穿的)、吉服(祭祀时穿的)、常服(日常生活时穿的)、行服(出去外面走的时候穿的),祭祀应该穿吉服。为什么穿吉服呢?因为祭祀是吉礼。有次武威文庙祭孔,打着白色的灯笼,灯笼上写着黑字,和乡下办丧事一样,这是完全错误的。像祭孔,祭天地、祭日月山川、祭社稷、祭宗庙,这不是丧礼,是吉礼。殡葬扫墓才用白色灯笼,现在祭孔用白灯笼在前面做先导,完全是没文化,完全搞错了。应该要有文化的地方没有文化,变成了笑话。

还有杂用俗礼俗舞,跟样板戏一样。很多祭祀的时候,抬着花篮,踢着正步,找一个首长念祭文,还“尚飨”,“尚飨”是叫祖先的灵魂过来享用祭品。你的祭品是什么?祭品就是花篮,来吃你的花篮吗?都是不配套的。你用鲜花素果祭祀也是可以的,但是那不叫祭,“祭”字的本义就是手持肉举行仪式,这叫祭。如果是鲜花素果那叫“荐”,宗庙祭祀也有用鲜果素果的,但是也不能把不同的东西拼凑在一起。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的校庆活动,几个女孩跳舞,大家嘲笑这是坟头蹦迪、赶集卖艺、洗浴城開业。清华是一个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的好学校,要庆祝校庆,跳一支舞,也是要有斟酌和考虑的。她们其实是模仿韩国女团,结果最后变得不伦不类,不中不西。

曾经主导国内时尚界20年、江湖人称“时尚女魔头”的苏芒,近期在综艺节目里因“一个人一天650元伙食费不够”引发热议。她过去主编《时尚巴莎》,代表了时尚的生活和时尚状态。但是过去是过去,现在不是这样的,现在社会有一点醒觉的味道,大家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在生活上更追求一种有文化的生活,跟过去20年是有很大不同的。特别是最近这些年,过去“苏芒们”都时尚,成为社会中观看的标杆。但是现在大家对于“苏芒们”提供的时尚生活,是很有质疑的。早期,中国时尚界才刚刚开始,可是现在中国时尚界开始醒觉,已经拥有自己的时尚意识。早期我们学西方,但是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对时尚的要求自主、多元,靠物欲、靠钱堆砌时尚的理念已经过时了,对怎么带领中国时尚走向新时代,大家就有很多意见。所以最近对他们这些人有很多批评,大家更强调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而不是买西方的东西,只是购买奢侈品。

艺术创新要以文化托底

现在以书法为例谈谈审美文化、艺术生活,因为写字谁都会,把字写好了就是书法家,跟穿衣吃饭一样。

我们知道“国王的新衣”这个故事,过去说小孩子看到国王没有穿衣服,但现在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穿衣服,很多人自己不知道自己没穿衣服,还东涂西抹,看起来也是练字,但实际就像一个没穿衣服的小孩子写字。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现在的一些所谓的书法家要么是两只手来写,要么是鼻孔插着笔来写。或者用脚来写,还有手脚并用的,脚上手上同时写,嘴巴上可能还吹口琴或者干别的。还有用眼眶夹着笔写字,或者写空心字,只写字的两边。或者反着写,倒过来写,脚上头下。还有在水上漂着写,像仰泳一样。还有两个人抬着一个女孩,用头发蘸墨来写。或者凌空写,人悬空着写。至于用大喷枪来写的,现在还很流行。这些行为已经完全杂技化,像耍杂技一样。像蒙着眼睛写,有位川大教授,做一种试验手法,他并没有看他写什么字,完全是随机的,让几个女孩拿块布,有时候让布从天上飘下来,然后在上面写。

还有一种人体书,就是强调女人的身体,在女人的身上写字,像把“小姐”二字写在女人身上,再不然就是用身体在纸面上打滚。过去,因为性是压抑的,要能够突破这种禁忌,就好象凸显了它的勇气。这种情况早就过去了,还有很多艺术家搞不清楚,还在做这个。现在“性”还有什么好禁忌的?现在的社会,“性”不是禁忌了,已经太多了,这些性批判早就没有批判性,现在只有性媚俗,这些艺术家还拿着性批判来批判社会、批判禁忌,非常可笑,自己不知道自己落伍了。

把书法变成画画一样也不是传统的书法,有时候是拿着中国的草书跟中国的篆字重新调整,变成新的造型,基本跟画图一样。还有一类称为丑书,不追求美,追求丑。丑书有各种类型,有些如蝌蚪状,有些如杂草。过去是排斥丑的,画一幅画,画的东西要有美感,过去说“猪不入图画”,就是因为猪本身很丑。大家为什么画仕女图呢?因为好看。不可能画一堆苍蝇在一堆烂肉上,因为这个恶心。但是现在因为正好古人没有画过,美其名曰创新,其实是审丑。审丑也行,但是在书法上把一个字的部分拆解,或者是搞成一团。或者是“破法书”,把字拆开,看起来没头没尾,靠着墨块颜色形成它人为的美感。这好像是一堆乱麻绳拆解下来,它强调“破法”。

书法,我们被这个“法”束缚太久,要打破它。在过去,你做什么不重要,只要破法,大家都欢迎,要有勇气,强调创新。

现在的一些创新,古人当然没有做过。但是走路用脚走路,结果现在颠倒过来,脚在上头在下,这叫什么创新?所以,所谓创新,没有什么创新,写字该用手的,他用脚、用嘴巴来写,但是你不可能倒着走路。破法,过去每个人都强调自己舒张个性,但最后写的字完全没有美感,也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文化。

越是强调创新的很多人,特别是现在的书法家,根本没有创新精神,面对我们自己传统的时候,打着创新、打破传统的口号,很有勇气。当它面对西方,面对日本、韩国,就去偷人家的,跟着人家后面走,这就显得非常荒谬。很多人学日本的“少字派”,日本上世纪50年代发展出来的,我们中国到80年代以后才流行这个,学人家,早就过时了。

我们的书法要超越传统,但是我们都是抄袭,要么是抄西方,要么是抄日本和韩国。日本有名的井上有一,他的字虽然也是黑糊糊的,但是他本身带有创作状态,跟我们的油腻腻的街头卖艺完全不一样。所以井上有一在艺术上能获得承认,而我们这种,像江湖卖艺,弄个大拖把,在地上拖,都是“扫地书”了,毛笔越来越大,体力活都干不动,这么大的笔在地上拖,怎么谈什么笔法、构图、线条?做出来有什么美感效果呢?都谈不上。

利用喷枪写书法,而且认为这样就能超越日本现代书法,这都是非常可笑的。我们现在的艺术家不受人尊重,不是观众的问题,是艺术家自己的问题。还有一种“武打书”,写之前要大吼一声,翻来覆去跳起来写字。你说它是行为艺术吗?它也不是。你说是书法吗?不敢苟同。

书法艺术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错字连篇。中国台湾演员归亚蕾在接受某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当地书法家协会主席上台送她一幅字——“影后”,打开后所有人都很尴尬,为什么呢?影后是皇后的“后”,但书法家用繁体字写的后面的“後”。一般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不认识繁体字,不知道它的繁简转化,但是书法家不应该这样,因为你天天练字,看字帖,应该很熟悉传统文字。起码《兰亭序》写过,都是传统文字。所以一个现代书法家,写错字而且错字那么多,不是繁简转换中产生的错误,很多都是没文化产生的错误。

有一位书法专业的博士后,本科还是文字学专业出身,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也是书法家。最近帮央视做一套节目,谈中国书法。她说颜真卿的字,“刺史”写作“刾史”,这是个错字,还开玩笑说颜真卿自己不知道。节目播出以后,全网大笑,因为这个字从来都是“刾史”,这跟“刺”是同一个字。明明你自己不认识,还说颜真卿不认识。颜真卿不是一般的书法家,他有个祖先是颜之推,家族里面全是大书法家、大学者,唐朝人只要去做官,就要通读的字典《干禄字书》就是颜真卿的叔叔、书法家颜元孙创作的,而且颜真卿还到全国各地将其立碑,通行各方。不是人家不认识字,是我们自己不认识,颜真卿家学、治学、文字学、书法,都是天下第一流的。我们随便臧否古人,说古人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是我们没有文化。清华百年诞辰,被人家挖出来清华大学的一个书法家,刻印章把清华大学刻成了“清垂大学”。类似案例还有很多,例如有书法家把“日进斗金(日進斗金)”的“斗”,写成了“战斗(戰鬥)”的“鬥”。

前面是以丑为美,大家还觉得很好,而且是东施效颦,都是学日本、韩国的东西。在日本韩国本来也有争议的东西,还去学人家的。本来好好的一个人,歪着眼睛扭着嘴做这种东施效颦的事。这些都是装模作样,矫揉造作,拼凑很多东西来用。

所以,长期没文化也不关心文化的结果,就会变成这样。袁隆平过世,很多人悼念他。有人发了“国土无双”,怎么能叫国土无双呢?应该是“国士无双”,这是了不起的“士”,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是“国士无双”。结果寫成“国土无双”,然后几十位明星都来转“一路好走,国土无双”。“一路走好”也体现了我们现在没有文化。人死掉了,古代人都知道叫“音容宛在”,这是珍惜,不忍心你离开我们。我们现在却“一路走好”,其实这是错的,还以为这是个好词,每个人都这样讲。

总之,这里面处处显示了没文化,书法家抬头就没文化,底下一般人对文字也不重视,所以文字上、遣词造句也不重视。

开头的时候讲伊能静母女到了日本,都被人家看不起,觉得你不会用敬语。我们现在哪里会用敬语?很多人都不会用。写给老师是“某某你好”,写给同学也是“某某你好”,送我一本书写“龚鹏程先生指教”,写“惠存”已经不错了。这都是错的,哪有直呼其名的?还叫我“惠存”,让我好好保存。过去参见、拜见、觐见、叩见、跪见等等,有很多词语,对上对下词语都不同,我们其实都不会。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很粗糙的,我们从自己的衣食住行,从前半部分讲,到后半部分,动笔的文字,还有讲话、口语什么的,讲出来让大家觉得你是读过书的人,有文化的人,不是那些地痞或者北京人说的“胡同串子”,讲话的时候你是个文雅人,不是俗人。现在往往把最没文化的口语练得很遛,还觉得很牛。现在的词都非常粗俗,没有文化,而我们以为正常,或者以为是美的。

这些实际的例子让我们思考如何提升基本的审美能力,追求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当代最大的课题。

培养国学经典阅读习惯

现在小孩子从小就开始学国学,有人问我,如果一个孩子想接触最正规的传统文化,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什么样进阶的体系最合适。但实际上根据我的了解,国学有一个递进的体系,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不这样做而已。古代的小孩子识字,通过《三字经》《千家诗》《百家诗》。《三字经》中间又有很多故事,这些都是最传统的童蒙读物,刚开始不太认识字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些。小孩子怎么读《说文解字》呢?不知道谁教的。古人也不读《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作为专门的研究来做的,《说文解字》的每个字都是用小篆来写的,所以小孩子是没有办法读的。清朝人为了在小孩子阶段打好文字学的基础,就重新遍了一部《文字蒙求》,这本书也是可以看的。但是,如果诗词教育的话,这些书就不用看了,读《三字经》《千家诗》或者读《唐诗三百首》也行。诗是要读的,第一就是识字教育,认字。第二就是读诗,从《唐诗三百首》入手可以,从《千家诗》入手也可以,《千家诗》的版本比较杂,没有太多整理。《三字经》琅琅上口,方便背诵,因为有押韵。入手很简单,诗就要背诵,吟诵阅读,但不是光背诵,最好还要加上礼仪的演练,古代人叫洗礼,有很多礼仪的演练。我们现在讲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童蒙教育,15岁以前的小孩,可以照着这个体系来做,贵族子弟他们要学射箭、骑马,这些体育活动也是现在小孩子应该要做的。如果有体系,最早的体系就是这个体系。我们现在的家长,最大的问题是把射、御放弃了,光读书。小孩子背诗,我是反对背多少多少字,《三字经》这些琅琅上口,能记得住就行。因为小孩子的特性就是好动、好玩,坐不住的,你要用运动、游戏让他去玩。小孩子的本领只有几种对他一生有帮助,其他的读哪本书不重要。

第一个重要的是体育。一个人老是身体不好,病恹恹的,没有豪情壮志是不行的。要让小孩子去玩,让他有很好的体力锻炼,对他一生都有帮助,人生会比较豁达开阔,因为要游戏,自然会跟朋友有交往,所以朋友之间的游戏、玩乐是第二个最重要的。要跟人玩,培养人的交往能力。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常常不在我们读的书上,而在于跟人交往的能力上。刘邦比他的部下,一个也比不上。梁山泊英雄好汉那么多,宋江比他底下的人都不行,但是他怎么能当头呢?他有当头的本领,他能够把这些群众整合起来。第三个能力就是数,这个能力不用发展,基本上会运算就够了。可能有很多中学老师,未必同意,物理、化学、数学,学那些东西,长大还用得着吗?除非你后面还延伸的专业,否则根本用不上。所以基本上能够用得上的,是基本的数学的条理和逻辑性的能力,就跟西方人学哲学一样,学到它的条理化的能力。再来就是书法,练字,要认识字,掌握文字。掌握文字是最重要的,因为掌握了文字,慢慢养成阅读的兴趣,将来长大了一辈子受益。具体读什么书不重要,只要你培养出了阅读兴趣,爱看什么就看什么,都能够自由所得,很高兴。因为面对未来的世界,只要培养出他的好奇跟阅读习惯就够了,其他的不用。礼、乐,那是基本的规矩,还有面对社会的时候,要进行合理化的生活,要洗礼,都是人跟人交往的其中一环。

过去教育都是老师自己编教材,针对学生自己编教材,没有一定的课程。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像现在的国民义务教育体系,清末民初的时候,把这个当成中国衰弱的一大原因,所以就要改造它,就成了现在义务教育的系统。但是现在来看,这个系统它的毛病可能比它的好处更大。早期的教育,以私人教育为主。私人教育的教材都是自己编的,因为没有统一教材,教材不固定,根据小孩的状况来编。但是它有固定的方向和精神,就像刚刚讲的,儒家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向,顺着这个方向,家长也可以提供教材,教材都是自己定的。

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练琴、练书法,也有一定的教材。比如练字,你可以学颜真卿,他也可以学柳公权,有的老师说你怎么可以学颜真卿、柳公权?因为写字的人不赞成写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有些人学更早期的,觉得颜真卿、柳公权代表书法的变动。米芾过去说,柳公权的字丑怪。练书法用什么字体,都没有一定的。有些人觉得欧体很好,有些人喜欢颜体,孔子说了“因材施教”,本来就是这样,小孩子本来也没有说哪个年纪一定要用什么教材,教材要跟小孩子慢慢去磨,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但大体上是我刚刚讲的几个方向,做家长的要注意这几个方向,不偏废。很多家长说不准小孩去玩,天天关着门读书,那是不行的。要教他背诵,背诵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多其它领域。真的要背吗?真正的经典,当然能背最好了。但是你把它做成一个特别的规定,刻板的要求,其实也不用。我到现在我也不记得我背了什么,但是很多东西用的时候自然就想出来。当然经典是要读的,小孩读课本,经典千锤百炼,读经典是没有错的,多读是非常好的。

现在的教育,读不读关系不大,但是我非常感谢小时候我的一个老师,每天找我去他家里,让我从《论语》《孟子》读起,当时也不懂什么意思,天天去他家读,寒暑假也不放过我。我很感谢他,因为后来所有的课本都没有记得的,但是我小时候读的这些我都记得,对我影响非常大。读经典一部,比多少年的教育都好很多。我接触很多早期的私塾的老先生们,你说他读了多少书呢?读了一两年的私塾,可是远远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博士生水平高太多了。要关心孩子的话,在正式教育体系之外还要补充别的东西。这个补充不一定全是书,可能是体育,培养他良好的体魄,培养他去玩的兴趣。比如玩音乐,玩乐器,玩车,玩家具,要有一个兴趣,可以玩的东西,这是一辈子对他来说是长本领的东西。

抱歉,好像不是标准答案,但是我教书教了五十年,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书、卖书,大学都办了好几所,但实际上最后的想法,跟现在讲教育是非常不同的,教育是非常難的事情,要从很多角度去想它。而且每次对小孩子要提供一种教法的时候,要先去想它可能的缺点,先从缺点上去想,可能对它造成不好的地方是什么,减少对小孩教育上的缺失。

(本刊记者初志伟根据嘉宾演讲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祭孔服装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让人心碎的服装
谁远谁近?
《太谷县志》音乐文献浅析
祭孔礼乐之民族文化价值探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研究”的述评
服装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