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阳
[摘 要] 农村老年教育的实施和推广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文章针对当下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滞缓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丽水市为案例,通过数据分析和实践调研,指出当下农村老年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剖析限制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各类因素,探索出推进农村老年教育实施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老龄化;乡村振兴;农村;老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3-0001-04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国家进步的表现,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需要面临的基本国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保持持续增长。2000年至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9亿人,同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从10.2%上升至17.9%。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带来的除社会保障压力加重、养老服务缺口扩大等社会问题外,更有财政支出压力等经济问题和产业升级动力不足等创新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随着乡村适龄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高于城镇[1]。此外,相较于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农村老年群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受教育年限普遍较短,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必备的卫生保健知识。因此,面对日趋严峻的农村老龄化现象和农村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现实困境,需要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不断摸索当前条件下开展老年教育的现实途径,以此全面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技能和知识水平,将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口优势。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达国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老年教育体系,与发达国家拥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发展历史的老年教育体系相比,我国老年教育还处于初始的摸索阶段,尤其是农村老年教育[2-4]。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规划强调了坚持积极应对、共建共享、量力适度、创新开放的基本原则,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综上,在借鉴发达国家老年教育开展经验的同时,依托我国国情,融合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农村老年教育实施的现实途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符合我国重大战略部署
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4.87亿人,占人口总数的34.9%[5]。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外流等原因,农村“空巢”老人除分布集中外,更面临着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等严峻问题,农村地区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和难点。2017年2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个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内涵不仅是经济的振兴、社会的振兴、科技的振兴,还包括文化的振兴、教育的振兴。农村老年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素质提升、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6-7]。与此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精准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后,作出的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各类需求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城市地区,但他们也有着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等各方面完整的养老需求,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对精神关怀的需求还会越来越高。当下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群体面临着以下养老困境:
1.在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口往往只能达到物质生活上的勉强满足,精神文化活动十分缺乏,独居老人面临着孤独、寂寞等种种精神侵袭,并且老年人口的日常总是局限在家务、农活上,难以发展自己的兴趣,收获自己的快乐。
2.由于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等原因,伴随着“空巢”老人出现的往往还有留守儿童,而这些儿童的抚养任务就落在了祖辈的肩上,但由于隔代抚养和老年人自身文化素质有限等原因,这些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着溺爱等许多问题,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其影响。
3.农村地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甚至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根本没有上过学,因此在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缺乏和相关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一些封建迷信活动甚至不法宗教活动的发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以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而推进农村老年教育的普及,并将乡风文明、道德伦理、技能培训、健康养生、政策法规、休闲娱乐等诸多内容有机融入老年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能力、自理能力、鉴别能力,还可以帮助农村老年人通过学习而增强参与感、收获感和幸福感,推进老年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一)发达国家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
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较好,因此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在20世纪中叶以后,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倒逼发达国家寻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通过一系列尝试和评估,发达国家初步摸索出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难题的基本途径,即采取延迟退休,建立学习型养老体系,进一步挖掘老年人群体潜能,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与服务等来应对人口老龄化[8]。此外,美国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成功老龄化”的理念,该理念认为社会是广大老年人群体赖以生存的基本场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只有不断参与社会活动才会持续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而老年教育可以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有力支持[9]。
(二)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农村老年人群体参与老年教育的模式主要分为3种。第一种是政府投资型模式,即由政府投资开办老年教育机构,办学相关支出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采取该模式的典型国家有法国、瑞典、日本等[10]。第二种是自治自主型模式,即老年人自发成立相关组织,任何有专长的老年人都可以参与执教,一个班的老师也会是另一个班的学生。英国是采取自治自主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与该国重视提升老年人的自信和自尊的教育理念有关[11]。第三种是社区型模式,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各个老年大学构成学习网络,依托于社区进行自我管理和发展。总之,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自治自主及社区主导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各国根据实际条件和教育理念又侧重于特定的开展模式。
(三)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主要特点
1.资金来源多元化。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形成了政府拨款、老年人自筹、大学或企业赞助、慈善机构募集等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2.办学方式灵活化。如英国各地有500多所老年大学由老年人自发组建,并依据学员兴趣进行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参与性,内容丰富灵活。
3.教育目标层次化。以日本为例,该国开展老年教育的机构可分为老年大学、长寿学院和大学院。这些机构各有侧重,老年大学主要帮助老年人实现生存价值及拓展交际圈;长寿学院与地方大学和教育机构合作,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大学院则主要针对老年大学的毕业生,其目的在于让部分有需求的老人获得更深入、更优质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周边老年人的带领者[12]。
(四)对我国发展老年教育的借鉴意义
1.充分认识到老年人的主体地位。老年人是一个差异性很大的群体,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家庭环境及志趣爱好,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不尽相同。因此老年教育应该充分满足老年人求知、求樂、求健、求为的需求,以老年人的兴趣与选择为主,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开展。
2.教育形式应灵活多样。第一,充分利用各地区原有教育资源,例如青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教育资源。将老年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第二,依托互联网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建立老年教育信息网,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经验的共享,为老年人提供交流的平台。
3.扩宽老年教育资金渠道。应注重老年教育的战略优先地位,加大老年教育财政投入,建立社会和个人对老年教育的捐赠机制,鼓励地方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从而形成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多主体分担和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13]。
以丽水市为案例,通过数据收集和实地调研,发现丽水市老年教育面临以下困境:
(一)总体参与率低
据《浙江省2017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近年来丽水市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系数由2007年年底的14.14%提高到2017年年底的19.17%,老年人口总数由2007年年底的35.90万人,增长到2017年年底的51.43万人。结合丽水市教育局所统计的数据可知,在2017年丽水市至多只有23.93%老年人参与了老年教育培训,可见丽水市老年教育参与率低。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根据丽水市教育局所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丽水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培训共计有123086人次,其中莲都区和缙云县的受培训人次最多,分别为39245人次和35408人次,云和县和景宁县的受培训人次最少,分别为954人次和1369人次。地区间老年教育接受水平的巨大差异性是该数据最主要的特征。本研究认为造成该特征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各异
根据《丽水统计年鉴2020》中的数据显示,2017年丽水市各县(区)生产总值中前三名分别为莲都区、青田县和缙云县,生产总产值分别约为329.4亿元、203.9亿元、191.7亿元。排在最后两名的县(区)为景宁县和云和县,生产总产值分别为56.2亿元和62.2亿元。再结合2017年丽水市各县(区)的财政总支出数据来看,财政总支出最多的县(区)依然为莲都区、青田县和缙云县,分别约为84.1亿元、45.7亿元和42.6亿元,财政总支出最少的县(区)分别为云和县和庆元县,分别约为23.4亿元和31.8亿元。依据生产总值与财政支出的正比关系,结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各地老年教育发展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大致成正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有更多资金投入社会建设,解决社会问题(包括养老问题),所以该地区老年教育发展水平更高。
2.老龄化人口数量不同
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20》中的数据显示,2017年丽水市各县(区)中60岁以上人口最多的县(区)分别为缙云县、青田县、莲都区,各有94218人、94162人和81129人,分别占该地区总人口的20.09%、16.85%和19.79%。60岁以上人口最少的县(区)为云和县和景宁县,各有22940人和31171人,占该地区总人口分别为20.12%和18.17%。说明地区老年人口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的老年教育规模,但并不存在比例上的明确关系。
(三)教育产品样式单一
老年人群体的文化起点各异,学习背景、社会阅历不同,异质性强,因此对老年教育的产品需求差异性比较大。但根据实地调研走访,目前丽水农村老年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科目受教育资源限制严重,很多情况下老年教育只是在一个简陋且空间有限的老年活动中心进行简单的宣传手册讲解,或是基于现实条件所开展的“写写画画,唱唱跳跳”,内容单一乏味,不能引起老年人的兴趣,且缺乏系统规划,但涉及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的课程极少,无法达成实现老年人能力拓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目标,未能与老年人身心健康、个人发展等内容有效衔接。
(四)办学条件堪忧
各地对于老年教育的财政投入程度都限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例如在教学场地等基础设施方面,农村的老年教育机构普遍缺乏固定的教学场地,以丽水市为例目前老年教育的教学场地大多是利用村委会的闲置用房,难以保证良好的办学环境。另外,师资队伍的缺乏和参差不齐现象也是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就当前丽水市老年教育的师资情况来看,师资队伍的来源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老年教育机构从其他企事业单位或中高等职业院校聘请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不仅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是临时性质的,难以保障教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另一类是拥有一定特长,愿为老年教育提供服务的有充足精力的老年人,包括乡村书画家、退休干部、医生、教师等,这些人在老年教育师资队伍中占有较大比例。总而言之,经费投入的不足、专业师资的缺乏、队伍的不稳定使得农村老年教育的办学条件堪忧,且质量无从保证。
(一)政府层面: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方面的作用,加大支持力度
1.把老年教育纳入乡村振兴的工作内容,推动农村老年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在各级部门成立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指标。各级政府和村委应当积极为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
2.将有关农村财政支出向老年教育适当倾斜,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对老年教育进行投资,多元筹集农村老年教育的经费,为农村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解决农村老年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广开思路,如通过税务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或赞助农村老年教育。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加强监管,严格落实每一笔老年教育经费的支出。
(二)社会各部门:进行各类资源整合,流动即是最好的利用
1.开展城市地区老年教育领域对农村地区的对口帮扶。农村地区老年教育机构的发展存在着资金、师资、办学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为了加快农村老年教育的体系化和成熟化,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老年教育机构可以开展对口帮扶。除了硬件上的援建如教学场地、设备等,更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经验、管理模式分享等“软件”帮扶,使农村地区能形成独立的、成熟的、因地制宜的教学体系,并最终能自主地可持续发展。
2.整合城市或农村地区的其他教育资源向农村老年教育领域输送。如动员城市图书馆、科普中心、职技院校等教育单位开展定期的“知识下乡”活动,向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提供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村民们只用走几步甚至不用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且丰富的文化服务。同时各类高职院校如卫校等,可以结合教育中的社会实践要求,将农村老年教育机构作为这些院校康复学、护理学等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基地,在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能提升老年教育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地区健康水平。
3.将现有农村老年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利用网络弥补农村老年教育教学资源有限的短板。号召相关公司或企业为农村老年教育提供数字化教育资源输送途径的架设服务,由地方政府进行财政补贴,建立与城市地区老年开放大学的网络资源通道,实现网络“送教下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或者建立网上老年大学,通过推介和宣传活动以及各种培训活动,逐步培养老年人的网络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形成利用网络自主开展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农村老年教育机构:充分尊重老年人主体地位,将乡风文明、健康养生等理念融入教学
1. 为克服老年人对老年教育传统课程兴趣不足,参与度不足的问题,教育机构可充分利用老年协会、志愿者协会、各类文娱工作者等资源,开展各类书画展、剧团演出、摄影展进乡村活动,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其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再者,定期举办棋牌比赛、“村晚”文艺汇演、红歌会等活动,将文化教育与文体活动相结合,从而提高老年教育的实效性。
2. 以乡风文明为抓手,开展“我身边的好人好事”“家风家训我传承”等道德文明宣传活动,而不是进行书面的、传统的、古板的道德修养教育,从而引导广大老年人群体并带动农民群众形成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的优良家风,让乡村的和谐之气蔚然成风,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又一精神动力。
[1] 国卉男,游赛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职教论坛,2019(12):91-98.
[2]闫怀品.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调查分析与思考——以延庆区为例[J].成人教育,2017,37(09):60-65.
[3]孔凡俊.关于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的几点思考[J].成人教育,2010,30(07):12-14.
[4]陶颖.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临海市农村调查[D/OL].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5.
[5]蔡梓祺,胡星怡,李卓男,等.吉林省老龄人口结构及变化趋势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9(13):99.
[6]张晓报,王怡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老年教育走进农村的必要、可能与路径[J].成人教育,2019,39(05):49-54.
[7]董勇.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动因及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18(11):152-154.
[8]李文文,毛瓒.发达国家学习型养老的经验及对我国老年教育的启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2):67-69.
[9]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9,32(01):201-205.
[10]岳瑛.外国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0):63-66.
[11]丁志宏.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英、美、日三国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9):15-17.
[12]盧明.城镇老年教育模式问题的研究[D/OL].天津:天津大学,2009.
[13]张少芳.老年人养教结合模式发展瓶颈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37(13):3363-3366.